1.興師動眾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基本釋義:興:發動;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出處:《吳子·勵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
相關成語:黷武窮兵 驚師動眾 行師動眾 小打小鬧 偃旗息鼓
2.力爭上遊 [lì zhēng shàng yóu]
基本釋義:上遊:河的上流,比喻先進的地位。努力奮鬥,爭取先進再先進。
出處:清·趙翼《閒居讀書作》詩:「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遊;性靈乃其要。」
相關成語:不甘後人 爭先恐後 力求上進 甘居下遊 得過且過 知難而退
3.附耳密談 [fù ěr mì tán]
基本釋義: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
出處:《動搖》
相關成語:附耳低言 附耳低語
4.譚言微中 [tán yán wēi zhòng]
基本釋義:說話隱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督撫·海忠介被糾》:「真所謂譚天微中,可以解紛矣。」
5.計過自訟 [jì guò zì sòng]
基本釋義:檢討自己的過錯而內心自責。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吾未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