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平涼實驗中學是由平涼市政府和陝西師範大學合作創辦的一所市屬公辦完全中學,是2017年市政府十大惠民工程之一,寄託著平涼人民對優質教育、對名校的熱切嚮往和追求。
昨天路過陝西師範大學平涼實驗中學門口,發現大門對聯貌似貼反了。原對聯上聯是「譜教育華章」,下聯是「聚奮進力量」。
基本常識,漢字橫寫,從左往右讀;豎寫,從右往左讀。對聯也遵從這樣的規則,所以人面向大門,右手處為上聯,左手處為下聯。陝西師範大學平涼實驗中學右手處貼的是「譜教育華章」,為上聯;左手處貼的是「聚奮進力量」,為下聯。這是誤把上聯當下聯,貼反了。
為什麼說貼反了呢?也就是說,怎麼區分上下聯呢?這涉及到對聯的一些常識,主要從兩個方面判斷。
一、平仄。
對聯要求上下聯平仄相反。雖然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並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詞組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陝西師範大學平涼實驗中學大門對聯的尾字「章」為平聲字,「量」為仄聲字,據此可以判定「聚奮進力量」為上聯,「譜教育華章」為下聯。
二、含義
有不少對聯是無法通過平仄聲調一下就區分上下聯的,可以通過上下聯的語義關係來區分。
1.並列關係。上下聯在形式上平行並列,語氣一致,上下聯分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說明同一個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題的稱為並列關係。
2.承接關係。上下聯按時間順序敘述連續的事件,或者按意義上的承接關係構成,稱連貫關係,關聯詞多用「已又」、「才又」等。
3.遞進關係。對句和出句的關係從小而大,由淺入深,由表及裡,這種關係被稱為遞進關係。常用的關聯詞有「況」、「更」、「不但而且」等。
4.假設關係。出句提出假設,對句作出結論,這種句法關係稱假設關係,常用的關聯詞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5.條件關係。即出句提出條件,對句得出結果,這種句法關係就是條件關係。
6.轉折關係。出句推出條件,對句卻從相反的方向去敘說,稱轉折關係。這種句法在對聯中很常見。常用關聯詞「但」、「卻」、「然」等,但也有不用者。
7.選擇關係。上下句分別說兩件事,表示二者擇一,稱為選擇關係或稱取捨關係。
8.因果關係。出句和對句分別推出原因和結果的關係。 -般出句講原因、理由,對句講結果、或作出結論,但也有倒裝者。
9.目的關係。出句和對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動的關係。或者出句是目的,對句是行動或措施,但也有互為倒裝者。
講清楚這些,再回到陝西師範大學平涼實驗中學大門對聯上來,此聯上下聯明顯構成目的關係,「聚奮進力量」的目的是為了「譜教育華章」。當然目的關係的對聯也可以倒裝,但這副對聯上下聯之間的目的關係非常明顯,先說行動,再表目的,符合人的認知規律,不宜顛倒。
說的對不對,請大家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