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喜劇!《家有兒女》14年後再看,滿是細思極恐的情節!

2020-12-05 鄭教處

主任說

再看《家有兒女》

再次聽到《家有兒女》這部記憶裡的家庭情景喜劇,是因為一個段子:張一山對李現說:你的佟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

再見竟然是在微博熱搜《夏東海的教育方式》。

當我們的童年一去不返,當我們成立一個家庭,有了兒女,重新近距離接觸童年,這個時候再看《家有兒女》,一定做不到當初的一笑了之。

這部家庭情景喜劇

曾經看的是喜劇,

現在看的是家庭情景

《家有兒女》

「我叫夏雪,我叫夏雨,我叫下冰雹……」

一眨眼,《家有兒女》已經播出14年了。

那時總以為,它不過是一部為博人一笑的喜劇,而今再看,卻滿是令人深思的情節。

01

誰讓你們生出來了,

你們經過本人同意了嗎

《家有兒女》中有一幕,夏東海劉梅二人為了給孩子們過六一,憑著自己喜好買了一堆禮物卻不被孩子們喜歡。

最後雙方不歡而散,劉星脫口而出:

「誰讓你們生出來了,你們經過本人同意了嗎?」

看似不痛不癢的一句話,

卻不禁讓人思考,

父母對孩子而言,

到底意味著什麼?

如果孩子可以選擇父母,

你會是他的第一選擇嗎?

對父母來說,

孩子是生命的饋贈,

是他們無法拒絕的禮物;

對孩子而言又何不是如此,

他們也同樣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

胡適關於父子關係曾經說過:「這個孩子自己並不曾自由主張要生在我家,我們做父母的不徵得他的同意,就給他生命,況且我們也並不曾有意送給他這條生命。我們既無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為有恩於他?

對於沒有自立能力的孩子,

他們只能選擇和父母共生。

而大多數的父母,

卻認為,自己生養孩子萬分不易,

孩子們必須要聽從。

可是,卻往往忘記了,

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

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

父母,不過是幫助他們長大,

參與他們自立的過程,

而不是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

你的愛,孩子看在眼裡,亦記在心裡,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達,他愛你,總會以出乎你意料的方式讓你知道。

02

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小孩,

但你們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縱觀全劇,劉星一定是其中最淘氣的孩子,

在家,他是最令媽媽頭疼的孩子,

鬼靈精怪,調皮搗蛋,

在學校,他考試難得及格,

總排在班級倒數,

似乎怎麼看他都是一個「問題少年」。

他不如小雪成績好,

也沒有小雨的聽話,

相比之下,劉星不僅僅是一個「熊孩子」,

更是理所應當的「背鍋俠」。

有一集,小雨因為要賠朵朵玩具而偷偷把家裡的東西拿去賣,劉梅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劉星所為。

一如曾經也不愛學習的我們,慘白的成績總是令父母頭疼,即便是弟弟做錯了,他們依舊不分青紅皂白地責怪自己。

就像劉梅怪劉星,毫無道理。

一念之差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深入習俗、盤踞於人心深處的謬誤與偏見。

儘管後來找出了真正的「罪犯」,劉梅卻沒有向劉星道歉。

而長大的我們,也依舊沒有得到被誤解的一聲歉意。

雖然被誤解,可劉星依然全心愛著自己的母親,不論何時,她始終都是他心中最好的母親。

當同學詆毀劉梅「兇神惡煞」時,他卻義正言辭地說,「我媽就是跟別人的媽不一樣!

「連鞋帶她都用牙膏給刷好幾遍,

我生病了,

她氣都不喘背著我上六樓……」

孩子雖小,

但媽媽的一舉一動他卻全記在心裡,

孩子眼中的父母,

生而完美,無可挑剔。

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

但其實,孩子對父母的愛,

才是真的不留餘地。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但你們從來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為人父母,總是下意識地以為,自己比孩子多了幾十年人生經驗,便比他多了許多認知。可是,明明自己也是第一次當父母,誰又能保證自己就是最合格的父母呢?

要知道,孩子天生就是來給父母當老師的,他小小的腦袋裡,總能出乎你的意料;

你的責罵,他總能轉身就忘,他不一定會向你說出愛,但他會用行動告訴你。

劉星說過一句,「我頂著壓力上了這麼多年學都沒離家出走,你們不覺得我很堅強嗎?」

看似搞笑,卻也隱藏這對母親深深的愛,

因為他一直記得,

我媽說了,

「我就是她的心臟」

03

你有說不的權利,

可你不好意思

通觀全劇,夏東海無疑是教科書般的父親,

但也讓每一個父母看到,

自己在養育孩子長大的同時,

也被孩子教育著成長,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一次,夏東海搬來一位新鄰居,他家女兒是劉星的同學,因為孩子,他們對這位新鄰居格外友好。

鄰居卻把別人的好當做理所應當,一再向他們家借東西,從梯子到鍋碗瓢盆,總是有借無還,還不以為意。

礙於面子,他們從未拒絕過。

生活中,總是不乏這樣的「好人」,

因為你好,所以大家都喜歡找你幫忙,

因為大家都知道,

你一定不會說「不」,

久而久之,

你的好便成了別人眼裡的理所應當。

因為理所當然,

所以你的好從不會被記住,

你也沒有因此多被喜歡幾分,

反而,一旦你開口有所要求,

只會被嗤之以鼻。

你有說不的權利,

可你不好意思。

當那位鄰居要借走小雪的雜誌時,

小雪脫口而出,「不」,

強硬的態度不容拒絕。

父母把鄰居送走了,

轉身便異常認真地向女兒請教,

「你是怎麼說出這個不,

而且不需要理由?」

還是孩子的女兒告訴他們,

「說不本來就不用理由,

我有權利拒絕別人」。

從何時起,

說不成了我們難以啟齒的字眼,

拒絕他人,這本來就是於情於理的事,

而身為成人的他們,

這次卻被孩子們教育著。

無可厚非,

父母有比孩子多幾十年的人生經驗,

但生活的難題總是層出不窮,

初次為人父母,

教育孩子的過程,

又何嘗不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每個父母只有一次體驗機會,你或許可以選擇不參加,但若錯過了,那便是永遠失去。

孩子的人生,從1歲到20歲,他們比連續劇更糟糕,電視劇錯過了可以補看,可孩子的長大的過程,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父母的陪伴,至關重要。不僅僅是看著他們長大,也是和他們共同成長。

04

為愛情賭氣,

就喪心病狂了

一直以為,

《家有兒女》是一部教育孩子的喜劇,

卻怎麼也沒想到,

它教人成熟,比教孩子更扎心。

說起小雪往家中帶男朋友的那一幕,大概沒有人不記得「狂野男孩」,也都知道,這只是初來新家的小雪怕被新媽媽欺負而立的下馬威。

大家把誤會解開,又成了和睦歡樂的一家人。

可是,就在夏東海知道女兒交男朋友時,著急得在屋裡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劉梅也著急,仍不忘安撫他不能急,她說,「我就是活生生的教訓,那時光顧著對抗家長,稀裡糊塗地就跟胡一統閃婚了」。

說的是她自己的「慘痛經歷」,

又何嘗不是如今的我們呢?

年輕氣盛的你我總是聽不進父母的一切言語,

總以為眼前的就是永遠,

總是自豪地認為,

我已經長大了,成熟了。

可是,有誰問過自己,

真正的成熟到底是什麼?

是長到30+,抵擋住遊戲的誘惑?

或是已經脫離父母獨立了?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回答:

成熟,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欲望,了解自己的局限;

同時,理解別人,理解別人的欲望,理解別人的局限。

劉梅為了和父母賭氣,毅然決然地嫁給了當時熱戀的胡一統,那時的她卻從未理解過為什麼父母會強烈地反對這段戀情,只是自以為他們老了,不懂自己。

直到離婚後才看到,這個男人一身陋習,那時,他們都沒有準備好為婚姻負責任。

曾經有人說過,

為愛情賭氣,

就喪心病狂了

感情衝動,無疑是一種痛苦的錯誤,對於那些沒有足夠經驗來掌握自己未來幸福的人,帶來的只有一生的不幸。

不是每個人都有劉梅一樣的運氣,能再次遇到自己的幸福。

05

它不是最好的家庭喜劇,

卻承載了一代90後的回憶

「媽,我想把這玩意兒染成綠的」,「我怎麼這麼倒黴呀」……

就算是長到為人父母的年紀,

熟悉的臺詞,至今仍是歷歷在目。

這部情景喜劇,沒有隨口就來的人生哲理,

但是它卻滿滿都是一代人的回憶。

他愛搖滾,

她也愛看小說,

也在新世紀初朦朧的網絡世界裡約見網友。

雙節棍、野蠻女友、

痞子蔡和輕舞飛揚……

哪一個不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

相比所謂的非主流,

其實這才是大多數90後的模樣啊。

時光這東西總是自帶濾鏡,

回頭再看,總是無比動人。

小時候看《家有兒女》時,

偶爾會被父母吐槽,

但背後總有做好的飯菜等著自己。

恍然間,這劇似乎成了一個回不去的夢,

無憂無慮的少年,

在歲月洪流中,

坐在家中的舊沙發上,

一遍遍地看著已經看過很多遍的電視劇,

卻依舊被逗得哈哈大笑……

曾經,我們看《家有兒女》,

看的是熱鬧與歡樂,

後來,看三觀,

而如今,看教育觀,

並試著看自己回不去的少年時代。

總以為自己會一直不諳世事,

可以肆意妄為,

以為自己永遠也學不會乖巧,

哪怕自己成不了聰明乖巧的小雪,

也要是老實可愛的小雨,

總之一定不能是臭小子劉星,

而今,卻期待著自己

能成為如夏東海一樣的家長。

相關焦點

  • 《家有兒女》裡那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家有兒女》可是說是80後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曾經帶給了我們無數的歡樂。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這部片子竟然有很多可以說是巧合也可以說是隱藏的細節。有一集是一個男生喜歡小雪,在小區樓下舉「夏雪我喜歡你」的牌子。
  • 張一山身價暴漲十倍 再演《家有兒女》升級版
    據了解,張一山即將進組大型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初長成》出演男一號,該劇是張一山經典之作《家有兒女》的升級版,將於9月15日在北京開機。據悉,張一山目前商業演出、片約不斷,檔期已經排到明年年中,更有爆料稱其片酬從之前的300萬已經飆升到3000萬,漲幅達十倍。  在此之前,大眾眼裡的張一山始終是那個「承包了《家有兒女》一半笑點」的搞怪童星。2004年,年僅12歲的張一山出演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的「劉星」一角,成為家喻戶曉的小明星。雖然之後他也出演了一些影視作品,但一直不溫不火,甚至還一度被調侃為「童星長殘」。
  • 灰姑娘中3個細思極恐的情節,白馬王子原來是隔壁老王的兒子?
    它出自《格林童話》,講述的是在父母去世後淪為繼母以及兩位繼姐姐僕人的仙度瑞拉在神仙教母魔法的幫助下,身著盛裝並坐上南瓜車出席了王子的歡迎晚宴,並與王子相愛,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1950年迪士尼將灰姑娘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版本,但是動畫版本的灰姑娘真的像童話故事中描繪的那樣美好嗎,下面小編來聊一聊這部動畫中三個讓人細思極恐的情節,看完或許你會覺得我們的童年都太過天真了!
  • 《家有兒女》有哪些讓人細思極恐的鏡頭,第一部就出現棗夾核雛形
    《家有兒女》這部承載我們童年的情景喜劇,你還記得嗎?小時候的我們天真爛漫,但現在回想一下裡面還是有很多鏡頭是有更深的意義的。 1、第一部第90集 最早有了棗夾核桃的雛形這是劉星做的吸菸者的肺hhh2、在第二部上有一集是劉星做了一個克隆的夢 夢裡以他為原型的複製人劉星星十分乖巧聽話 他和劉星在外形上的區別就是穿著實驗服以及在手腕上有個標記並且到期要被銷毀 劉星為了逃避功課偷偷的要求劉星星和自己互換身份 然後借劉星星的身份各種瘋玩
  • 《家有兒女》重開機,原來他們一直在我們的記憶中從未離開!
    不知道小夥伴們聽說了嗎~《家有兒女》首播11年後,又要開機啦!
  • 為什麼「開心麻花」的喜劇電影,你卻笑不出來?喜劇不是擠眉弄眼
    或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許多觀看了該影片的影迷在走出電影院後表示,情節一般,笑點設置了很多,不知道為什麼感覺都笑不出來。「開心麻花」參與的喜劇電影,甚至包括其它很多的喜劇電影,觀影者在看完後都表示,笑不出來呢?
  • 《名偵探柯南》中細思極恐的情節,小蘭從可愛的大姐姐變成工具人
    導讀:漫畫《名偵探柯南》開始連載的時間是1994年,當時我還沒有出生。本就是短中篇的動漫作品,因為種種原因延長,這其中大概率會出現變故。在《名偵探柯南》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呢?小蘭從可愛的大姐姐變成工具人。文/小鳴人用一個字來形容《名偵探柯南》,那一定是「熬」。
  • 《家有兒女初長成》爆全家福 神似《摩登家庭》
    原標題:《家有兒女初長成》爆全家福 神似《摩登家庭》 今日(12月8日)《家有兒女初長成》爆出首款官方海報,張一山、高亞麟、王琳等一眾主演或坐或立,畫風陽光清新,透出家的溫馨,神似曾蟬聯五屆艾美獎的美國情景喜劇《摩登家庭》。 《家有兒女初長成》是中國經典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升級版,由原班人馬傾力打造。《家有兒女》講述了兩個離異家庭結合後發生在父母和三個孩子間的各種有趣故事,張一山當年正是憑藉劇中「劉星」一角成為家喻戶曉的童星。
  • 《愛情公寓》裡細思極恐的,才不是劇情
    每一部播出時間長、集數多的電視劇都躲不過這樣一個話題——劇中細思極恐的細節。《愛情公寓》是一部喜劇,如果不以喜劇的眼光看待它,自然會覺得劇中的每個角色都很有問題。唐悠悠第一次出場的時候,為了多幾個鏡頭,握住劍不讓男主演拔出來,不照劇本演就罷了,編臺詞完全不按邏輯出牌,在「惡魔獵人」的劇情裡,生生編出了「愛情公寓」,把導演都催眠了。
  • 回看《家有兒女》,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言歸正傳,我最近實在有些無聊,就打算看一部電視劇緩解一下筆者無聊的業餘生活,結果打開電視後就更後悔了。全部都要VIP啊,筆者也確實囊中羞澀,就在電視劇一欄漫無目的地瀏覽著。結果一眼就看到了《家有兒女》第一部,筆者的童年回憶瞬間就重現了。提起《家有兒女》這部劇,可能零零後的這些後浪不太清楚,但對於大部分九零後和八五後絕對堪稱滿滿的童年回憶。
  • 系列功夫喜劇《功夫之家》殺青,梁天沈羽倩再現胡同文化弘揚武術精神
    今日,由梁天監製,沈羽倩、張健龍導演的系列功夫喜劇《功夫之家》在北京正式殺青。這部24集的系列喜劇融合了傳統武學、胡同文化與當下時尚新潮的喜劇元素,由經典劇集《我愛我家》的金牌班底傾情打造,將於2020年暑期播出,笑鬧一夏。
  • 《不完美的她》那些細思極恐的道具和隱晦情節,讓人不寒而慄
    因此需要細細的看劇,去體會導演通過道具運用,情節暗示,以及剪輯的巧妙,隱晦的表達出更悲劇的罪惡。劇中有一幕,依然是尚武跟蓮生在家,而穆靜下班回來後,發現尚武在洗澡。聽到穆靜來到浴室跟自己說話,正在洗澡的尚武,慌忙中第一件事是衝馬桶!他為何在洗澡,為何穆靜一回家靠近自己時,慌亂中先衝馬桶?答案其實很快揭曉。
  • 《海綿寶寶》裡五個細思極恐的細節,網友:小時候根本沒看懂!
    還記得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看著海綿寶寶中那些有趣的故事情節嗎?是不是愜意呢?當我們聚精會神的看著動畫的時候,大家往往都忽視了動畫片中很多不太符合時宜的畫面,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是不是又記起來什麼了呢?《海綿寶寶》裡五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小時候根本沒看懂!
  • 小豬佩奇中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真的看懂這部動畫片了嗎?
    小豬佩奇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看的低齡少兒動畫片,可以說對於許多孩子們而言是流行的動畫片。在少兒動漫排行榜前列中,我們也能經常看到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這部動畫片雖然深受孩子們喜歡,但是這些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真的看懂這部動畫片了嗎?
  • 《家有兒女》全家福來了,楊紫張一山引領合唱,鎖定北京春晚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不管在外打工的人有多忙都會抽空回到家,與親人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如今《家有兒女》已經播出了15年,我們早已從一個毛頭小子長大成人,但《家有兒女》帶給我們的歡樂卻一直存在心中。北京春晚曝光參加的人員名單,其中《家有兒女》全員到達,他們彩排的照片被網友曝光,楊紫張一山牽手在舞臺中央引領合唱。這幾年楊紫張一山一直在娛樂圈中活動,2019年楊紫和李現主演的《親愛的熱愛的》還讓楊紫大火了一把,據說2020年還會有新的電視劇上映。
  • 中視美星張林書:都市家庭劇創作有秘笈,《家有兒女》明年將回歸
    中視美星是由張林書一手創立的影視製作公司,誕生於2002年,至今已15年。而公司的第一部劇就是風靡全國、直至現在也被諸多觀眾視作育兒經的《家有兒女》系列。之後,公司又出品了綠色家庭系列電視劇《樂活家庭》《非緣勿擾》《愛的婦產科》、電影《如夢》《妖醫》等十幾部影視作品。可是,《我的繼父是偶像》卻差點擊碎張林書一直堅持的做純粹家庭劇的理念。
  • 《家有兒女》多「毒」?宋丹丹說的話又中了!網友:細思極恐
    《家有兒女》多「毒」?宋丹丹說的話又中了!網友:細思極恐《家有兒女》有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就經常會去看,因為劇情裡有非常搞笑的情節,所以大家也都看得不亦樂乎。看過劇的一定都知道在這部劇中有一個梗,就是神預言。因為在劇中,之前宋丹丹和張一山說過的很多話都應驗了,就比如說在之前的宋丹丹在剛睡醒說過這麼一句話,他說他夢到劉星進少管所了,但到後來張一山就真的拍了一部劇,在劇中的確是進監獄了。
  • 港式喜劇的沒落,由周星馳後繼無人開始,衛冕喜劇之王是一種落寞
    喜劇之王這個頭銜對於周星馳來說,是不是最重要的呢?從他在《長江7號》後拒絕再當主演可以看出,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他退居幕後,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製作成電影,讓觀眾去觀賞,同時也能讓公眾進一步了解自己。比起長期衛冕「喜劇之王」這個頭銜,他更希望有人能繼承下來。但要繼承周星馳衛冕了二十年的頭銜,談何容易?
  • 看完包你神清氣爽 細思極恐的電影推薦
    看完包你神清氣爽 細思極恐的電影推薦 2016年07月16日 00:07作者:李佳輝編輯:李佳輝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警察鍾久的女兒受牽連後,找來道士聯手查出真相的一系列故事。
  • 細思極恐的動畫片細節,毀了我的童年
    小時候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準時蹲坐在電視機前等心愛的動畫片開播,一起跟著動畫人物歡喜和悲傷……長大後,回過頭來想想,記憶中的動畫是否還是如以前那樣簡單?小印就在兒童節這天,為各位粉絲們奉上一些細思極恐的動畫情節。��蛇精硬撩葫蘆娃???《葫蘆兄弟》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