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醫用價值高 眼鏡王蛇毒素效果是嗎啡200倍

2021-01-1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 外媒稱,它幾乎無所不在,看到它總令人感到恐懼,它甚至是致命的:全球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因它而死。但是有些時候它又能幫助人類治病。對眼鏡王蛇和緬甸蟒的基因序列的解讀能夠解釋蛇和它的毒性演變的關鍵,這也成為未來製藥業發展的基礎。

西班牙《趣味》月刊2月號刊文稱,最勇敢的爬行動物學家在大自然中尋找和捕捉致命的黑曼巴、響尾蛇或亞馬遜巨蟒。然後把它們帶回到實驗室反覆研究。時至今日,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要想了解蛇這種爬行類動物,從最根源處探究它的分子生物結構是最為有效的方法。現在一個研究團隊已經首次獲得了眼鏡王蛇這種劇毒毒蛇的基因序列。另一組科學家則分析了緬甸蟒的基因序列。這兩項同時進行的研究成果讓比較兩種基因序列和了解蛇類毒性來源成為可能。蛇類的毒性是醫藥應用的關鍵物質。

科學家分析的這兩種蛇代表了蛇亞目相反的兩個極端,這種差異性可以幫助科學界揭開蛇的進化路程。緬甸蟒一年當中只吃3到5頓飯,一次進食就可以為它提供全年1/3的能量。而世界上毒性最強的蛇類,長達4米的眼鏡王蛇其毒液的主要成分是肽和蛋白質,可以快速地殺死獵物。被稱為「毒蛇醫生」的進化生物學家布賴恩·格裡戈·弗賴伊指出,遺傳因子證明,作為一個整體,蛇類以非常快的速度得到進化,它們在進化中改變現有的一些功能,使其他新的功能得到發展。

來自荷蘭萊頓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弗雷克·馮克負責主持破解眼鏡王蛇基因組序列的工作。這個研究團隊還包括了來自其他國家的一些專家。研究揭開了眼鏡王蛇的與眾不同之處,比如毒腺和附屬腺體內不同的基因活動方式。附屬腺體是一個尚不太了解的組織結構,毒液在從毒蛇牙噴射出去之前就要經過附屬腺體。其他物種的附屬腺體能夠產生一種與致命合成物結合在一起的凝聚素。但眼鏡王蛇毒液中的凝聚素卻沒有毒性,而是發揮著一種仍待破解的神秘作用。

研究人員「閱讀」了眼鏡王蛇在毒性物質產生中的基因表達,認為眼鏡王蛇的毒素是從具備不同功能的其他系統進化而來,比如代謝或消化系統。在生物進化競賽中,毒蛇的最大優勢在於,毒性功能的基因表達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馮克認為,「這是基因自然選擇的最完美例證」。對毒性基因不斷突變的分析,以及對眼鏡王蛇和緬甸蟒的基因與其他陸地脊椎動物的基因進行比較揭示出,毒蛇的基因序列經歷了很多快速的變化,滿足了它適應自然的需求。科學家認為,蛇類基因的積極選擇是脊椎動物的10倍,這意味著蛇類的基因突變對這一物種而言都是具有優勢性的。科學家們剛剛開始整理已經獲得的一些數據,希望能為蛇類進行更加詳細的基因排序。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校區的生物學家託德·卡斯託還在關注盲蛇和其他更多的蛇類。他認為,「自然史留下了太多的問題,要想回答所有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分子生物學」。

報導稱,隨著對蛇類越來越了解,也在它們身上發現了越來越多實用且有益的價值。研究人員希望從蛇體內的毒性物質中找到能用於開發治療各種疾病的藥物的成分。來自於這種爬行動物體內的肽成分和蛋白質與負責調解血壓和血液凝結的分子相結合,引發心血管系統的致命關閉。還有一些蛇類能夠釋放出抑制神經系統的分子。但是,這種殺死人體器官組織的方式或許也是治癒一些疾病的關鍵。在蛇毒腺產生的混合合成物中隱藏著能夠抑制疼痛和降低血壓的胺基酸。科學家認為,還有有待發現的肽有助於預防心肌梗塞或治療癌症。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基尼·曼朱納塔在《科學》雜誌上指出,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在蛇類的毒腺中存在著很多種獨特的蛋白質,「我可以肯定地說,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用蛇毒開發出來的新藥問世」。

事實上,近年來醫藥專家們結合使用光譜測定法和超深測序法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這是兩種能夠幫助科學家快速確認蛇毒中未知肽成分的技術。科學家感興趣的不僅僅是毒蛇,因為據估計世界上存在著大約17萬種不同的有毒生物。基尼·曼朱納塔指出,「按保守估計,如果每一種毒物中平均含有250種肽,那麼我們面對的就是一個超過4000萬種有待開發的物質的龐大自然圖書館」。

藥物學家對蛇毒的早期研究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當時正在研究矛頭蝮的毒素效應的巴西科學家們發現,這種蛇體內含有的肽能夠迅速降低血壓。不久後,美國醫藥化學專家合成出一種被稱為「卡託普利」的小分子物質,它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可以效仿矛頭蝮體內肽的作用。卡託普利是第一種ACEI類藥物,由於其新的作用機制和革命性的開發過程,卡託普利被認為是一個藥物治療上的突破。今天它已經被廣泛運用於治療高血壓和某些類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1998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一種新藥——埃替非巴肽。這是一種基於響尾蛇的有毒結構開發出的用於抗血小板治療的抗凝血劑。一年以後,一種叫「替羅非班」的類似藥物問世,這是一種從蝰蛇體內蛋白質開發出來的藥物。很多種來源於蛇毒的藥物,比如強大的治療疼痛的鎮靜劑都是在臨床試驗階段被發現的。

在治療疼痛方面,蛇和其他生物的毒素有著十分光明的應用前景。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1.7這種蛋白質在傳導痛覺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2006年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蛋白質發生突變的人感覺不到疼痛。但是要想找到足夠小的分子,在不影響人體細胞內其他類似通道的情況下來阻斷Nav1.7蛋白質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有研究人員建議可以利用動物的毒素來完成阻斷的任務,但是這卻是一項極為複雜的工作。要想分離構成毒素的肽成本高昂,有時還會導致免疫反應,而且必須使用注射的方法,因為人體的胃可以將其分解。儘管如此,科學家還是找到了可以通過口腔攝入的穩定的肽。它就是眼鏡王蛇的毒素,它的作用是嗎啡的20倍到200倍,只需將其含在舌下。

為了生存,蛇這種生物必須為自己進化出一套最佳的自然生存技能。從蛇的這種尖端致命機體中,人們或許可以找到更多對抗人類目前尚不能治癒的疼痛的有效武器。(編譯/王萌)

相關焦點

  • 眼鏡王蛇過山峰
    人工繁殖  眼鏡王蛇,亦稱扁頸蛇,大眼鏡蛇,為一種毒蛇。屬爬行綱、眼鏡蛇科。分布於中國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等省,也產於印度及東南亞一 帶,野生資源極少,其蛇毒(晶體)以克計值,蛇肉價格較高,人工養殖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廣闊。 場地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帶,採用室內籠養或露天建池養殖。
  • 比眼鏡蛇毒強80倍的毒素,為何突然出現在貽貝裡?
    貽貝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海鮮,然而有時候,貽貝當中會出現一種強大的毒素,讓人苦不堪言。這種毒素被稱為PSP,翻譯過來就是「麻痺性貝毒」,中毒的症狀跟河豚毒素非常相似。人類第一次發現貽貝中有這種毒素是在1793年,隨後世界範圍內多次發現,不只是貽貝,在牡蠣、扇貝中也有發現。
  • 最具傳奇色彩的毒蛇之王——眼鏡王蛇
    很多人會想看一下眼鏡王蛇在野外和蜜獾以及蛇獴之間的決鬥,我們都知道這兩種動物都是毒蛇剋星,擁有超強的抗毒體質,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它們的抗蛇毒主要還是抵抗神經毒素,而且也有上限,像眼鏡王蛇這種混合毒素加上超大的蛇毒劑量,再強的抗毒體質也得掂量一下,真實情況在野外它們遇見,最大的可能便是試探過後各行其道,冒險挑戰危險動物並不是獵手的最好選擇
  • 眼鏡王蛇實力名副其實,能和蜜獾硬碰硬,蛇獴遇見不得不「搖人」
    ,增加了躲避其他蛇類攻擊的能力,在與其他蛇類對峙時,眼鏡王蛇會不斷的試探挑釁,故意激怒獵物,待獵物因疲憊的攻防鬆懈時,看準時機一擊致命,相較於攻擊,眼鏡王蛇的防禦就顯得很單調了,可以免疫蛇毒的影響,這真的很讓那些毒蛇打也不是逃也不是。
  • 祖屋前除草被眼鏡王蛇咬傷 大叔驚險獲救
    眼鏡王蛇不但排毒量大,而且毒性極強,被它咬上一口,毒量可毒死12個成年人。所以,國內外被眼鏡王蛇咬傷後,獲救的概率都不高。  閩清一男子,被一條4斤多重的眼鏡王蛇咬傷。因為三個「所幸」,他被從死神手裡救了回來。首先,他被咬傷後,所幸交警部門協調一路綠燈,不到3小時,他就被送到了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 獵手間的較量,平頭哥和蛇獴誰才能制服眼鏡王蛇,結局出乎意料
    ,眼鏡王蛇的頸部特別靈活可以左右扭動,增加了躲避其他蛇類攻擊的能力,在與其他蛇類對峙時,眼鏡王蛇會不斷的試探挑釁,故意激怒獵物,待獵物因疲憊的攻防鬆懈時,看準時機一擊致命,相較於攻擊,眼鏡王蛇的防禦就顯得很單調了,可以免疫蛇毒的影響,這真的很讓那些毒蛇打也不是逃也不是。
  • 眼鏡王蛇是什麼蛇?
    ,雖稱為「眼鏡王蛇」,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眼鏡王蛇的食物通常是其他蛇類,體內有抗毒的血清,所以當其他毒蛇對眼鏡王蛇施咬時,眼鏡王蛇通常會安然無恙。
  • 地表最毒的蛇,毒性是眼鏡王蛇的20倍,咬一口可殺死100人!
    雖然在大家印象中,眼鏡王蛇的知名度比較高,但是它在毒蛇毒性排行榜裡是相對靠後的。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蛇類是澳洲太攀蛇,據估算,太攀蛇咬一口的釋放的毒液可以毒死100名成年人! 根據實驗,貝爾徹海蛇測試的致死量為0.044mg/kg,而細鱗太攀蛇的0.025mg/kg(約為眼鏡王蛇的20倍),誰是最毒的一目了然。
  • 12米長的菜花蛇能吃掉10米長的眼鏡王蛇嗎?為什麼?
    而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哪一種菜花蛇都無法殺死並吞下眼鏡王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菜花蛇有著明顯的體型優勢,最重要的是菜花蛇在現實中有殺死尖吻蝮這種毒蛇的記錄,而且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菜花蛇對蛇毒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 蜜獾vs眼鏡王蛇!平頭哥真的是眼鏡王蛇的天敵嗎?
    有很多蛇友問蜜獾vs眼鏡王蛇!那麼平頭哥真的是眼鏡王蛇的天敵嗎?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嘮嗑一下:  蜜獾vs眼鏡王蛇我們很少看到,而網上傳出現的都不是專業人發布的,都是眼鏡蛇和蜜獾的圖片,包括一些蜜獾vs眼鏡王蛇視頻,雖然是平頭哥大戰毒蛇,但並不是眼鏡王蛇,基本都把眼鏡蛇當眼鏡王網上了,或許是為了吸引眼球,吸引點擊量的一個假 標題吧!這裡就不多猜忌了,也就是說,目前還沒有看到過蜜獾vs眼鏡王蛇的視頻和圖片。
  • 這就是中國黑寡婦蜘蛛,毒性響尾蛇的十五倍,眼鏡王蛇的五十倍
    小探說事目前我們只知道蛇是比較毒的動物,並不知道世界上最毒的動物是什麼,這種動物毒性是響尾蛇的十五倍,是眼鏡王蛇的五十倍。這種動物就是人稱黑寡婦的一種蜘蛛,黑寡婦蜘蛛是寇蛛屬多種蜘蛛的俗名,黑寡婦蜘蛛它有著強大的神經性毒素
  • 世界上已知最毒動物,毒性是響尾蛇的十五倍,眼鏡王蛇的五十倍
    小探說事目前我們只知道蛇是比較毒的動物,並不知道世界上最毒的動物是什麼,這種動物毒性是響尾蛇的十五倍,是眼鏡王蛇的五十倍。這種動物就是人稱黑寡婦的一種蜘蛛,黑寡婦蜘蛛是寇蛛屬多種蜘蛛的俗名,黑寡婦蜘蛛它有著強大的神經性毒素
  • 閩清男子捧起一堆草,草垛裡居然有眼鏡王蛇,有人做了這兩件事,他才死裡逃生
    眼鏡王蛇咬傷危害:眼鏡王蛇蛇毒是混合毒,既有神經毒素也有血液毒素,被咬後半個小時開始發作。關鍵是眼鏡王蛇的毒量很大,一次性釋放的蛇毒可以同時毒死12個成人。其中神經毒素可以麻痺人的呼吸肌,抑制呼吸,所以男子呼吸驟停。
  • 眼鏡王蛇屬於眼鏡蛇科,一次排毒量巨大,足以毒死19個人
    眼鏡蛇科,另外提到眼鏡王蛇也是眼鏡蛇科,不少朋友評論說眼鏡王蛇不是眼鏡蛇科的,是眼鏡王蛇屬。實際上眼鏡蛇科在世界範圍內記錄約362種,目前分3個亞科。由於眼鏡蛇分布在亞洲、非洲,不同屬類眾多,眼鏡蛇科在中國主要分類為環蛇屬、眼鏡蛇屬、眼鏡王蛇屬、華珊瑚蛇屬。所以,眼鏡王蛇是眼鏡王蛇屬,也是眼鏡蛇科的,只是眼鏡蛇科下也有單獨的一個眼鏡蛇屬。
  • 眼鏡王蛇|毒蛇之王,只許我毒你,不許你毒我的毒王之王
    ,卻無法讓其它毒蛇化解自己的毒才是真的厲害,雖然它不像中華眼鏡蛇一樣能噴毒,但它體內有抗毒血清,能免疫自身蛇毒外的一切蛇毒,因此它也被稱為蛇類煞星、蛇的終結者。能被冠以王之名的,光有勇無謀也不行,眼鏡王蛇的智商奇高,它不僅能憑藉直覺判斷對方有毒沒毒,還能有效的控制戰場,從容的享受捕食過程。
  • ...蛇出沒|眼鏡王蛇|金錢豹|銀環蛇|毒蛇|五步蛇|野雞|眼鏡蛇|中毒...
    廣州毒蛇分布在我國,分布的蛇類有200餘種,廣州市共記錄蛇類5科27屬38種,主要劇毒的毒蛇有8種,分別為:紅脖蛇、舟山眼鏡蛇、眼鏡王蛇、銀環蛇、金環蛇、蝰蛇、五步蛇、竹葉青。下面我們分別來認識一下以上8種蛇。1.紅脖頸槽蛇俗名野雞項、紅脖遊蛇、扁脖子,屬後毒牙類毒蛇。
  • 眼鏡王蛇的養殖要點
    眼鏡王蛇,蛇中之王,野生資源少,發展人工養殖前景廣闊。現將本人幾年總結的養殖經驗介紹如下:1、外貌特徵及生活習性 眼鏡王蛇從外觀看與眼鏡蛇相似,不同之外是眼鏡王蛇頭頂有篆體字形「王」字,且體長比眼鏡蛇長1/4喜歡在陰涼處棲息,性情兇猛,生活習性與眼鏡蛇相似。2、場所設置及日常管理 場地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帶,採用室內籠養和露天建池養殖兩種方法。
  • 劇毒銀環蛇和眼鏡蛇誰更毒?和眼鏡王蛇相比呢?
    眼鏡王蛇和水眼鏡蛇混為一談,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已經足夠遠!有部分眼鏡蛇特殊構造的毒牙可以噴毒,因此被稱為噴毒眼鏡蛇。兩者的毒性誰更強銀環蛇毒素具有麻痺性,被咬後的疼痛感反而會隨時間降低,因為麻痺作用開始生效,而且會讓患者昏昏欲睡,運動神經失調,吞咽困難等。身體局部還可能出現麻痺現象,這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它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呼吸麻痺,一般可能會在8-72小時內因呼吸衰竭死亡。
  • 銀環蛇和眼鏡蛇都是劇毒蛇,但和眼鏡王蛇一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成員都是毒蛇,請不要將其與眼鏡王蛇和水眼鏡蛇混為一談,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已經足夠遠!有部分眼鏡蛇特殊構造的毒牙可以噴毒,因此被稱為噴毒眼鏡蛇。兩者的毒性誰更強銀環蛇毒素具有麻痺性,被咬後的疼痛感反而會隨時間降低,因為麻痺作用開始生效,而且會讓患者昏昏欲睡,運動神經失調,吞咽困難等。身體局部還可能出現麻痺現象,這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它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呼吸麻痺,一般可能會在8-72小時內因呼吸衰竭死亡。
  • 男子被8斤重眼鏡王蛇咬傷 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被8斤重眼鏡王蛇咬傷 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大雪節氣已過,很多以為動物本應藏起來準備冬眠,然而,在福建,竟還有毒蛇傷人!前幾天,福建三明一位47歲的男子就不慎被8斤重的眼鏡王蛇襲擊,差點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