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觀賞魚永遠沒有整不明白的水,只有整不明白的魚!

2020-12-04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魚友飼養觀賞魚,對於自己魚缸的水質總是整不明白,養魚老道左思右想也不知道大家的原因到底出在了哪裡,但是至少有以下幾點我們還是應該注意到的:

一、養水時間不夠是個大問題,沒有整不明白的水質

1、這個養水時間,很多魚友把它歸結於魚兒入缸之前,實際上這個觀點並不嚴謹,即使我們在飼養觀賞魚之前,把魚缸的水質調理的如何如何好,一切最終還是要靠觀賞魚它們親自來檢驗,對於這個即使是闖缸魚也不能算數,最終說了算的就是魚缸裡的主魚。

2、正如我們剛剛購買來的汽車、摩託車是一個道理的,車子的質量再好也是需要時間來磨合的,除非他漏油那就沒辦法了,哈哈。所以說這個磨合期才是我們真正的養水期,至少也需要二十天到一個月的時間。

3、很多魚友的魚缸水質之所以出現了問題,並不是養魚之前的濾材多麼高檔,也不是在養魚之前硝化細菌添加了多少,而是在主魚入缸之後,才開始在水質上無法掌控。

4、那麼在此期間我們需要做什麼呢,其實很簡單:

控制魚缸的有機物數量、控制異養菌的爆發、控制魚兒的飼養密度和投餵量,能夠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這些東西並不是多麼的難以控制,很多時候是我們懶得去調理或者自己貪心的後果。

5、最後一點就是一個時間問題了,我們自己不能急,通過適當的少量換水來慢慢養成硝化系統即可。

6、養殖觀賞魚也要學會捨得的,就像養魚老道的這缸七彩神仙魚,目前來看飼養密度雖然合適,沒有發生任何的問題,但是給我的感覺就是終究還是要出事的,只不過是早晚哪一天罷了。

今天它們的狀態比起昨天更好,由於狀態上接近於最佳,魚缸空間過小,打鬥現象開始明顯了,所以我準備在近期縮減一下魚兒密度,十二條七彩只留下最大的五條就可以了,這樣魚缸的水質也才會真正的保持住。

7、如果說我們的魚缸水質真的是調無可調了,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出在了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上,我們必須要學會放棄,否則的話可能有一天就會面臨整缸團滅的風險。

8、所以說魚缸的水質調理根本就不應該成為難題,既想飼養密度大,又想觀賞魚快快的生長,還不想去加強過濾或者勤換水,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二、整不明白的觀賞魚有很多很多,我們也不必介懷

1、並不是所有觀賞魚的死亡我們都能夠找到原因的,有些觀賞魚極有可能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暴斃,既然我們想要飼養觀賞魚,就要做好這方面的思想準備。

2、再加上我們自己的疏忽和偶爾偷懶或者外出、意外事故等問題,這些不可預測的風險都會導致觀賞魚的瞬間死亡現象,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魚缸的水質是死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去調理,包括了各種水質檢測設備我們也是可以使用的。

3、但是對於觀賞魚的死亡,某些時候我們確實是無能為力,因此在一缸觀賞魚患病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去做適當的取捨。

經常聽到有的魚友說,魚得重病了我從來不治,因為我知道我也不會治,為了以防感染其他的魚,還不如直接扔掉。

我們不如實話實說,來點實在的,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4、事實上很多魚友對於自己飼養的觀賞魚,能夠做到徹底的維護好魚缸水質,真心地為觀賞魚提供良好的食物和飼養環境,我們已經盡力了,至少養魚老道是這麼認為的。

如果我們有一定的治療經驗,尚可以對症去下藥,盡力而為的為觀賞魚去治療。假如任何的經驗沒有,反而會把好魚治成病魚,最終治成死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觀賞魚說,我還沒死呢為什麼給我整缸換水,嫌我死得慢啦?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的新魚友養魚,動不動就會想到給自己的觀賞魚整缸換水,為什麼呢?一般都是魚缸水質調理不明白了,或者觀賞魚部分還是患病了,整缸水發白了、發黃了、雜質柳絮亂飛了,等等,諸如這些問題,我們才會想到給觀賞魚整缸換水。
  • 為什麼說很多新魚友養不好水,養不好魚,永遠也不知道錯在哪裡?
    其實,從開缸養水到現在,也不過就是最多一周的時間,前前後後撈取了80來只小黑殼蝦到這個魚缸裡,雖然之間經歷了放置陶粒、栽種水草、放入黑殼蝦、浮萍、絲藻等操作,而且晚上還是直接關閉小外掛,只有白天開啟,但是這個水質還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 在下述飼養環境下,想要整缸觀賞魚全部狀態極佳,可能性很小很小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一個小魚缸、飼養密度大,然後又飼養著各種各樣的不同品種觀賞魚,它們的習性和食性,甚至於有關心理問題,我們根本無法做到有效的統一。在這種飼養環境下,我們總想著去強求,這其中的每一條魚都不會患病或者壓抑,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簡直有點痴心妄想了。
  • 飼養觀賞魚,造成過濾棉積水的原因只有五個,需要逐一改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現在很多飼養觀賞魚的魚友,都知道了濾棉過水的重要性,因為養魚重在養水,養水的第一個重心就是在物理過濾,而整個物理過濾的核心就是那幾塊白棉罷了。我們不但要求白棉要完全包裹住魚缸的水流、徹底有效地阻擋住雜質的溢出或者回流,更要讓濾棉上無積水,這樣才能達到最佳過濾效果。
  • 飼養觀賞魚,就沒有不開心的事,為什麼很多魚友愁眉苦臉?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要說起養魚人的開心時刻,我認為那可太多了,可以說從觀賞魚入缸以後,一直到把它們養順、養好、養到正常發色、養到繁殖,都是比較開心的。但是我發現,很多新魚友,只要一養上觀賞魚,這個心情竟然瞬間跌落到了谷底,天天愁眉苦臉的,這樣下去,我估計這個觀賞魚永遠也養不好。
  • 很多魚友養魚,只看到自己觀賞魚的長處,永遠不注意它們的短處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當我們購買某些觀賞魚的時候,首先要對這些觀賞魚的優缺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換句話說就是,即使出現了它們的短處缺陷,我們要學會在某種程度上的許可和接受。
  • 觀賞魚混養的最佳原則,只有很多觀賞魚發燒友才明白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最近不少魚友都在問什麼觀賞魚可以和迷你鸚鵡魚混養?事實上如果細講的話會很麻煩,因為小型觀賞魚的品種太多,但是只要在觀賞魚的飼養中掌握以下這些原則,我們基本上就能夠分的差不多了。
  • 養水十天,觀賞魚入缸半個月再不換水,魚缸水不臭了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養魚老道的文章中經常提到,我們飼養普通的觀賞魚,最好是能夠提前養水十天左右,在這樣的水質下,大部分觀賞魚入缸後,只要是魚選的好,沒有交叉感染,幾乎是百病不犯,很快出來狀態。
  • 觀賞魚飼養空間小就容易打架,密度大又不打架,這是不是很矛盾?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一位魚友問養魚老道,有的人說觀賞魚飼養空間過小的話就會出現打鬥事故,但是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比如說在魚店裡,那麼多的觀賞魚擠在一起,我們也沒有看到它們打架,這是不是很矛盾呢?二、為什麼大型魚養單不養雙1、這個道理只要是飼養過龍魚的都知道,只要是魚缸裡飼養有同性的兩條龍魚,或者是年幼的異性小龍魚,它們是非打不可,而且非要分出個勝負高低,即使對方認輸了,趴缸不敢起水,那也是照咬不誤,有些兇狠的其他魚類,就直接把對方給整死了。
  • 養魚先養水是正確的,但是過度重視養水問題,觀賞魚照死不誤
    針對魚兒的反應和魚缸裡有機物的沉澱多少,過濾設備的運行如何,魚缸的水色是否正常等問題,我們根部不需要任何的檢測儀器,就會明白自己的魚缸水質達到了哪一步,需要如何去調水,甚至於魚缸的水質差點,觀賞魚體質好點,也沒有任何的問題,這就足以說明了觀賞魚體質強健的重要性。
  • 飼養觀賞魚的重點,只有以下三個大方向,掌握好了輕鬆養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接到諸多新魚友們的各種問題,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多新魚友在飼養觀賞魚的時候,根本抓不住重點,而是經常去關注一些所謂的細枝末節。
  • 整缸觀賞魚遭遇死亡現象,是不是需要翻缸,如何消毒清理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由於季節性原因,以及我們選魚不當等問題,導致很多心新魚友的觀賞魚,遭遇到了全軍覆滅的境地,而且為數還不算少。因此,很多新魚友都前來諮詢,我魚缸裡的觀賞魚已經全部陣亡了,到底應該怎麼辦,需要翻缸嗎,需要清理砂石和底沙嗎,需要清洗濾材嗎,應該如何消毒?等等問題。
  • 飼養觀賞魚,沒有一勞永逸的魚缸水質和過濾系統,不能天天只賞魚
    魚舒服就是好水如果我們能夠保證魚缸的水質,無過濾也是可以的,如果我們添加了一定的過濾系統,也保證不了魚缸水質,那麼我們就要從飼養密度和投餵量,以及過濾系統的改善上去找原因了。那麼,很多飼養觀賞魚的魚友一直在問,什麼樣的魚缸水質才能算是好水質,一位叫做養魚玩壺的魚友給我們提供了最終的答案,只有一句話,其實很簡單。
  • 開缸養水觀賞魚入缸後,第一次換水,在什麼時候比較好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觀賞魚的換水問題看似簡單,就是一個把水抽出來再放進去的事,事實上我們要結合很多的要素去看,特別是觀賞魚剛剛進入魚缸的初期,假設觀賞魚的狀態完好,水質完好的話,魚缸的水質我們是不需要經常變動的,這樣反而會對於觀賞魚的狀態不利。
  • 小型觀賞魚飼養的要點,其實也就這麼幾點!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小型觀賞魚在整個觀賞魚的大家庭中佔的比重可比不小,主要的還是熱帶魚佔了大多數,通常情況下成魚體長小於十二公分以下的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小型觀賞魚啦。養魚老道在此就以熱帶小型觀賞魚為例,給大家大體的講一講他們的養殖要點:第一點、永遠不要整缸換水任何觀賞魚對水質都有一個適應期,整缸換水只會加速觀賞魚的死亡。我們可以選擇每次換取四分之一左右的水量為佳。
  • 養過觀賞魚的一缸水,可以再次放入新魚嗎?這個要看實際情況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經常會有魚友遭遇到觀賞魚的整缸死亡問題,或者是我們自己視覺疲憊了、養夠了,想要更換其他品種飼養。這裡面的情況,太過錯綜複雜,如果按照比較謹慎的做法,最好是整缸水全部不要,重新養水為佳,但也會有一些特例。
  • 飼養魚鰭飄逸的觀賞魚,有些魚友的做法,可能會因小失大
    連續遭遇到很多魚友,飼養蝴蝶鯉或者泰獅、燕魚、七彩之類的出現了問題,不是什麼紅血絲、黑體啦,就是各種痘瘡頻發,那麼,哪些觀賞魚對於水質要求高呢?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整缸下藥吧,有些魚友不可能經常去做,為了維護魚缸的水質。
  • 把這些專用名詞,從魚缸裡忽略掉吧,觀賞魚活的時間還能長點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很多名詞或者專業知識未必都沒有用,但是我們也要根據我們自己的飼養品種和難易程度來決定吧?多去走走看看,不一樣的難易程度飼養的觀賞魚,絕對不會是同樣的方法和理論,你養個草金魚,能和高檔龍魚一樣的飼養手法嗎?
  • 養了半年的觀賞魚,水質也不好魚的狀態也不行,到底錯在哪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飼養觀賞魚的各種知識點和理論問題,看似紛繁複雜、學無止境,其實,對於大部分的新魚友來說,我們僅僅飼養一小缸觀賞魚,魚缸裡最多也不過就十來個品種,真正能夠牽扯到的知識點又會有多少呢?
  • 為什麼現在飼養觀賞魚,永遠做不了道法自然?因為我們要求的太多
    飼養觀賞魚的水體越大越好,小缸是錯誤認可,密度低比密度大要好。 魚類一定是有情緒的,它們之間有排斥也有相吸,只有害怕時才會成群,感覺舒適就會自動散開,觀賞魚有一定的領地意識,這就需要一個合理、有效的距離,就需要水體的飼養密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