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縣:河湖清明引鳥中「大熊貓」

2020-09-11 光明網

中華秋沙鴨 張相正攝

人民網鄭州9月9日電(記者慎志遠)秋日的陸渾國家溼地公園,湖面煙波浩渺、水光瀲灩、幽藍深邃。日前,洛陽嵩縣攝影愛好者張相正和王早利在這裡分別拍攝到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據權威部門統計,現在這類物種全世界僅存1000餘只。

中華秋沙鴨全長約49-63釐米。嘴長而窄,呈紅色;鼻孔位於嘴峰中部,羽冠長而明顯,成雙冠狀。雄鳥的頭和上背及肩羽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雜以黑色斑紋;尾灰色;大覆羽、三級飛羽和初級飛羽組成的翼鏡白色;長而窄近紅色的嘴,嘴形側扁,前端尖出,其尖端具鉤,與鴨科其它種類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黑色的頭部具厚實的羽冠。下體近白色,兩脅羽片白色而羽緣及羽軸黑色形成特徵性鱗狀紋。腳紅色。胸白而別於紅胸秋沙鴨,體側具鱗狀紋有異於普通秋沙鴨

據悉,中華秋沙鴨生存生活和繁殖,對生態環境要求極其嚴格,水質純淨並有豐富的小魚小蝦作為食物。繁殖要求水邊有樹,樹上築巢,幼鳥出殼後掉落原生態水域方可存活發育。

據了解,現在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已有186種鳥類在此棲息繁衍,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的就有25種,包括中華秋沙鴨、黑鸛、白尾海雕、金雕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豆雁、大天鵝、白琵鷺、白尾鷂等21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中華秋沙鴨是候鳥,按常理夏秋季節應該向北方遷徙,這個季節現身嵩縣十分罕見。」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主任鄭路明介紹:2019年,有一隻中華秋沙鴨受傷,夏季沒有向北方遷徙,一直在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活。今年春、夏兩季,觀測到有兩隻沒有向北方遷徙,留在溼地公園生活,近幾天又觀測到了3隻,其中1隻可能是幼鳥。這說明環境越來越好,中華秋沙鴨逐步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喜歡在這裡棲息繁衍,由「旅居」變為「定居」。

近年來,嵩縣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立足嵩縣地跨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的河網水系實際,深入推進河湖長制。自2018年8月以來,嵩縣投資20餘億元,開展環陸渾湖生態治理,對環湖汙水進行截汙治汙,對環湖違建進行拆除,對溼地、山體和林地進行修復提升,建設環湖親水綠道和灘地綠道,並以環陸渾湖為中心強力實施水生態修復,「增綠、添綠、提檔」,河道高標準綠化,全面維護水系生態系統,通過兩年多的工程措施、生態修復、自然發展等,把陸渾湖及周邊區域打造成「水醇、山俊、花豔、空氣鮮」的生態綜合示範區,實現河清水暢、岸綠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諧的目標。2019年底,河南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

中華秋沙鴨 王早利攝

中華秋沙鴨 張相正攝

相關焦點

  • 嵩縣:河湖清明引鳥中「大熊貓」由「旅居」變「定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羅孝民 王博秋日的陸渾湖,煙波浩渺、水光瀲灩、幽藍深邃,引來一大批遷徙鳥類在此落腳聚集,同時也引來一大群攝影愛好者拍照留念,就在9月1日當天,嵩縣攝影愛好者張相正和王早利就在陸渾國家溼地公園分別拍攝到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
  • 「鳥中大熊貓」現身河南嵩縣,相中了嵩縣啥?
    攝影愛好者張相正和王早利就在陸渾國家溼地公園分別拍攝到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近年來,嵩縣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立足嵩縣地跨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的河網水系實際,深入推進河湖長制,自2018年8月以來,嵩縣投資20餘億元,開展環陸渾湖生態治理,對環湖汙水進行截汙治汙,對環湖違建進行拆除,對溼地、山體和林地進行修復提升,建設環湖親水綠道和灘地綠道,並以環陸渾湖為中心強力實施水生態修復,「增綠
  • 河南嵩縣:為困境兒童撐起一把大傘
    寒冬到來,冷風凌冽,豫西嵩縣的山區格外寒冷,但在河南嵩縣閆莊鎮胡溝村的兒童之家裡,孩子們陣陣快樂的笑聲傳出窗外,傳向大山外。此時,由嵩縣民政局組織的鄭州市玖久社工服務機構的社工老師正帶領孩子們做團輔遊戲。
  • 全世界僅存1000餘只的鳥中「大熊貓」長什麼樣?有人在嵩縣拍到了
    能被稱為鳥中「大熊貓」,那一定非常珍貴,享有這個聲譽的中華秋沙鴨到底長什麼樣呢?估計大部分人都沒見過。9月1日,有嵩縣的攝影愛好者在陸渾國家溼地公園拍攝到3隻中華秋沙鴨。中華秋沙鴨 王早利攝影資料顯示,中華秋沙鴨是候鳥,按常理夏秋季節應該向北方遷徙,這個季節現身嵩縣十分罕見。
  • 三隻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夏秋季節現身嵩縣,十分罕見
    攝影愛好者在陸渾國家溼地公園拍到3隻中華秋沙鴨,這個季節現身嵩縣十分罕見。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全世界僅存1000餘只。
  • 河南河北是哪條河?湖南湖北是哪條湖?廣東廣西是哪個廣?
    像現在的河南、湖北等地域名稱,基本都是從古代沿襲而來的。而這些地區名稱的主要由來,還是依賴於劃分兩方地理位置的界限。這些界限在地圖版塊中比較明顯,也被生活在其周邊的人所熟悉。因此,就成為了地域的命名詞彙。但是很多人還是很好奇,這些地名中帶有的山河究竟是什麼山、什麼河呢?今天,就來一起揭曉地名中神秘的山河湖海。
  • 排查整治2900多處各類河湖問題 持續開展河湖環境整治
    有記者提問,自我市全面實行河長制湖長制以來,能感覺到河湖面貌發生了明顯改善。那麼,在推動實現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有能的過程中,煙臺市的主要做法是什麼,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效?張永安回答說,實行河長制湖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破解治水難題、保障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創新。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是非常切合煙臺實際的,2017年中央、省部署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我市將河湖管理和保護工作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最早的河流生態環境沒人管,到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有能,煙臺一路走來,發生了看得見的變化。
  • 「清明上河圖」的真實版出現了,竟藏在這裡,好似一幅水墨畫一般
    提到清明上河圖,大家想到的都是一幅畫,但是在江西卻出現了實物。有一座古鎮就像是現實中的清明上河圖一般,古鎮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經過沉澱,江南風味更加濃厚,古鎮名稱為水墨上河,位於婺源,曾經是一座村莊,而且每次村民進村都需要過一條河,所以就將上河為村莊命名,也就有了之後的水墨上河。每個來這遊玩的遊客都能體驗到原始生活,在走過牌樓之後就正式進入景區了。
  • 美麗河南(21) | 「鳥中大熊貓」來了——黑鸛首次現身黃河西霞院庫區
    9月4日早上,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小浪底管護站工作人員盧濤興奮地說:「這是在黃河西霞院庫區首次發現黑鸛。」9隻黑鸛均停留在黃河西霞院庫區的濟源坡頭鎮馬住村和連地村附近溼地灘涂中。黑鸛的身體主要呈黑色,翼下和胸腹部呈白色,喙呈紅色,兩條纖細的長腿呈粉紅色,色澤鮮豔,身形優美。
  • 日照市打造山青水秀岸綠景美河湖
    亂佔、亂建、亂堆、亂排、亂採,是河湖清違整治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日照聚焦問題癥結,精準發力,將集中清違行動與常態化監管緊密結合,加快拆違整治進度,聚力建設全域生態河湖。去年3月22日,日照啟動「深化河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專項行動,各級水利部門不等不靠、迅速行動,以任務目標倒逼工作開展,打響河湖清違清障突擊戰、攻堅戰。
  • 《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河流,到底是什麼河,真相在這裡!
    《清明上河圖》畫中所描繪的河歷來被認為是汴河,而很多人認為,這條河並不是正河,而是別浦,即用作渡口的自然河。周邦彥《蘭陵王·柳》又有『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之句,其中的別浦,並非送別之浦,而是別通之浦。唐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引晉周處《風土記》釋浦曰:『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 產地調研:陝西、河南山萸肉長勢各異 行情下挫!(圖集)
    一、實地考察各產區山茱萸長勢詳情  此次歷時數天的山茱萸產區考察行程中,伴隨著產地持續降雨天氣的出現,山區道路泥濘。路面溼滑,給筆者此行帶來了不小的考驗。部分路段交通不便,在產地朋友的協助帶領下,徒步冒雨到各個山坡調研。
  • 觀光宣傳畫中臺灣黑熊在給大熊貓做苦力?臺北議員:具有針對性,極度...
    誰能想到,幾隻大熊貓也能戳痛臺灣議員的心呢?近日,臺北地下街位於京站和北捷連通道中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意在吸引觀光遊客。想必不少網友會覺得這幅圖稍微有點熟悉,因為它和「清明上河圖」有點相似。其實,該作品就是2014年,臺北一插畫家模仿「清明上河圖」創作出的一幅「熊熊上河圖」,作品中不僅出現了黑熊,還有大熊貓、棕熊等等。一直以來,臺灣黑熊被稱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不少當地公司、企業、地方政府,都選用其作為吉祥物,是著名的臺灣意象之一。在這幅圖掛出來之後,昨天(26日),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突然發帖,稱這幅圖「具有針對性、是極度的不尊重,令人感到不舒服。」
  • 從「臭水溝」到「幸福河」的蝶變之路——河南焦作市推行河長制...
    2017年以來,焦作市全面推行河長制改革,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1826名河長上崗履職,河湖治理進入新階段。焦作市順應人民群眾期盼,以河長制為抓手,啟動了大沙河生態治理工作,市級河長高位推動,縣、鄉、村三級河長狠抓落實,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將大沙河由過去的「臭水溝」蝶變為現在的「生態河」「幸福河」,受到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等十餘位省部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認可。
  • 「會飛行的大熊貓」扎堆在河南越冬
    李長看/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 全球數量僅有兩千對左右甚至更少,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唯一的雁鴨類
  • 洛陽嵩縣凱景大酒店:房費給你抹個零
    東北的江女士向@河南都市爆料反映,稱:1月6日,我因為工作來到了洛陽嵩縣,選擇住宿時細心考慮了各方因素,最後定下了位於嵩縣城關鎮白雲大道12號的嵩縣凱景大酒店,每晚費用168元。無奈@河南都市爆料,尋求幫助。了解情況後,@河南都市爆料記者,聯繫到了嵩縣凱景大酒店的工作人員,對方回復記者:會將事情反映給經理,儘快給記者回復。對於此事的進展,@河南都市爆料,將持續關注!
  • 延川縣召開拓家川河河湖長制責任落實推進會
    8月22日,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高漢武,拓家川河鎮級河長呼文軍、曹智昕,拓家川河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負責人、拓家川河河流警長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一同檢查拓家川河河湖長制責任落實情況。座談會上,拓家川河河鎮級河長作了履職匯報;拓家川村、楊家圪坮村級河長及其他相關單位負責人就拓家川河河道沿線水汙染防治情況以及整改措施做了交流發言。
  • 看嵩縣水碧林豐眾鳥棲 盡顯生態之美
    12月20日CCTV-4《今日環球》播出新聞河南洛陽嵩縣大量候鳥來到陸渾湖溼地公園越冬這兩天,數千隻豆雁來到洛陽嵩縣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越冬它們時而棲息岸邊,時而展翅翱翔由於生態系統得到修復陸渾湖溼地公園的鳥類已經由2013年的174種增加到現在的186種新增鳥類中
  • 漢武元光中「河決瓠子」在河南滑縣
    「河決瓠子」這一事件,在《史記·河渠書》和較晚的《漢書·溝洫志》中記載基本相同。可惜的是,《史記》和《漢書》都沒有具體說明「瓠子」在什麼地方。因為河南滑縣古有瓠子堤,河南濮陽縣古有瓠子河,所以後世關於「河決瓠子」的具體地點出現了「滑縣說」與「濮陽說」兩種說法,且「濮陽說」漸佔上風。現在的《辭海》《辭源》等都把「河決瓠子」的具體地點歸於濮陽子河。
  • 全國「民間河湖衛士」鄭明雷的故事
    近日,水利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聯合發布了「尋找最美河湖衛士」活動結果,趙堡鎮南平皋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河長鄭明雷獲得全國「最美河湖衛士」之「民間河湖衛士」稱號。10月28日,在2020年全市河長培訓班上,他分享的護河故事引來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