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小魚要怎麼養大?純乾貨經驗分享!

2021-01-10 水族圈裡賣藝的老青年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老青年。

最近老青年收到比較集中的問題,是關於孔雀魚生產小魚比較常見的問題。

很多魚友能夠養到孔雀魚生產小魚,可是生產完之後仔魚的飼養要怎麼辦?小魚又要怎麼讓他健康長大呢?今天就讓我來一一為大家解答。

後臺有朋友私信問了一個比較典型的問題,那就是小魚出生後養了三四個月了,怎麼它們還是小魚苗不見怎麼長大呢?

有更多的魚友比較集中的問題是飼養了很久的孔雀魚魚苗,只是有幾隻小魚維持一點點的顏色,小魚出生到兩個月左右甚至還沒有長到兩公分左右的長度。

老青年覺得新手飼養孔雀魚苗出現生長緩慢是一個比較共性的問題。

對於花鱂科的孔雀魚,小魚出生24小時後就可以開始餵食了。對於孔雀魚苗來說,它們在初期的開口飼養的條件在前兩個星期對於生長速度至關重要。老青年建議大家對於小魚的餵養次數保持在4~6次,每次小魚吃食維持在約5分鐘的時間吃完,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小魚成長兩個月後,每天餵食量逐漸降低為2~3次,每次10分鐘內吃完。

小魚的資料種類一定要保持高質量的生物蛋白餌料,老青年推薦投餵安全清潔的孵化豐年蝦。如果魚友所在的生活環境有淡水水蚤(魚蟲),那麼說明你所在的環境汙染程度還比較低,恭喜你能給小魚提供免費的淡水水蚤。

不過自然環境下的淡水水蚤對於孔雀魚來說還是有寄生蟲等威潛在危害,尤其是要注意小魚避免感染白點病。

所以老青年建議大家還是儘量以海水的孵化豐年蝦為主,如果覺得孵化豐年蝦比較麻煩,現在網上電商平臺有大把的冷凍孵化豐年蝦售賣。

除此之外還有凍幹的海洋浮遊生物飼料,這些對於小魚來說都是可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另外比較小眾一點的活餌還包括微蟲,草履蟲之類的人工培養方法,但相對來說小魚生長速度始終比不過孵化豐年蝦苗的效果。

對於投餵冷凍或者凍幹的豐年蝦苗或者海洋浮遊生物,它們都屬於無節幼蟲,作為小魚主要的營養來源和效果來說都是顆粒飼料無法替代的,但如果投餵過量的話有時會容易汙染水質,所以要更注意水質的狀況。

等到半個月之後為了以後的顆粒飼料的銜接餵養,可以選擇一些微顆粒或者粉狀幼魚飼料與生物餌料交替餵養。

因為小魚嘴巴小,無法短時間吃完粉料,這個時候更容易導致水質的敗壞,所以少量多餐的餵養方法一定要遵循。

此時魚缸保持水質的日常維護換水的時候也一樣要遵循少量多次的規律,每天換約1/4的水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此時小魚跟成魚一樣,害怕水溫劇烈的變化,孔雀魚最好保持相對恆定的水溫,所以冬天是需要加溫器維持溫度的,28度恆溫水時,新水的水溫也要跟當地的溫度保持一致,不然容易出現夾尾甚至針尾的情況。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讓新水跟原水溫一致的話,那只能用緩慢的滴水方式來換水了,並且自求多福保佑小魚平安無事了。

老青年再多說一句,對於生產後的母魚最好隔離飼養。因為剛生產的母魚比較虛弱,如果馬上放回原魚缸,公魚會馬上追著求偶交配,不利於母魚的產後恢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新手養魚,母魚生產後不久就發現母魚死掉的原因。

所以老青年建議先隔離母魚一陣子,補充一點水族維生素及營養豐富的餌料,在體力恢復後再放回原缸。

現在市場售賣的孔雀魚因為大多是人工育種基因純化過的,基本上所產的後代是跟親魚差不多的,如果新手買了不同品系的孔雀魚一起養,就會出現雜交的情況,所產的後代基因就會混亂的,但如果不介意就想體驗大魚生小魚的樂趣的話,就無所謂了,而且小魚成長後的樣子就會充滿各種驚喜。

一般母魚生產完後建議大家馬上將小魚隔離。魚缸飼養小魚的密度,小魚的種類,餵食和換水的次數,光照的時間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其成長的快慢。

一般孔雀魚的小魚一個月左右成長約一公分以上。這裡老青年和大家分享大家一個比較有爭議的經驗性的結論,就是小魚公母比例的控制。

一般鹼性水質公魚比例比較多,反之偏酸性的水質母魚的比例較高。

小魚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性別區分的,實際上是小魚在不同環境下有相應的危機意識,為了保種孕育更多的後代,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根據實際水質情況來選擇性別比例的主導因素。

這方面沒有確切的數據來證明其說法是否正確,如果出現等比例的情況,魚友們要怎麼推論呢?不過對於老青年實踐的經驗和結果來說,的確是在鹼性水環境下公魚的比例高達90%以上。

好了,今天老青年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關於孔雀魚飼養的乾貨,對於新手來說好好運用這些規律,相信你一定會有滿滿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孔雀魚生小魚前兆 孔雀魚生小魚怎麼養
    那麼孔雀魚生小魚前兆是什麼?孔雀魚,又稱孔雀花鱂、虹鱂、我國東北部分地區稱之為「鳳尾魚」、「火炬」,是鱂亞目,花鱂科,花鱂屬的一種熱帶魚,孔雀魚體色絢爛多彩、體型優美自然,深受人們喜愛。下面就跟大家說說孔雀魚生小魚前兆是什麼。
  •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孔雀魚魚苗怎麼養
    孔雀魚是常見的觀賞魚,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號稱「百萬魚」,成年魚每個月生一窩小魚苗,所以深受魚友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和孔雀魚魚苗怎麼養吧!顏色豔麗的孔雀魚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1、母魚本身是有胎斑的,在沒有受孕時胎斑很小不不是很明顯
  • 剛出生的孔雀魚、瑪麗和金魚怎麼養?
    近日,小編收到幾位魚友諮詢「剛出生的孔雀魚怎麼養?」「剛出生的小瑪麗魚如何養活?」等問題。現在,我們綜合魚友經驗,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剛出生的孔雀魚、瑪麗魚等小魚如何飼養的問題,僅供參考哦!剛出生的小孔雀魚怎麼養?
  • 孔雀魚、月光魚生小魚經驗
    ,但有幾點可以看出是要生寶寶了:1.她過了半天才開始生,生了67條小魚。孔雀魚孔雀魚臨產跡象比較明顯,但跟肚子大小沒有直接關係。有的小魚第一胎會顯得肚子很大,都要爆炸了似的,但也有大魚肚子感覺沒那麼大就生了。1. 臨產跡象最明顯的就是母魚胎斑明顯、上躥下跳、躲著所有的魚。可能是陣痛引起的浮躁吧。我有一條臨產的母魚竟然自己騰空跳進了大缸裡的隔離缸!2. 要是胎斑明顯,卻在角落裡趴缸不動,可能立馬就要生了。要是知道母魚上次產子的日期,也可以大概算一下日子,一般一個月一次。
  • 孔雀魚飼養經驗基礎問答
    顧客: 「哦,我們來看一下孔雀魚的樣子。啊,對對對,有大大的孔雀魚。老闆,為什麼我每次我看到我的孔雀魚的尾巴會破掉?」老闆: 「哦?尾巴破掉可能最大的可能性可能是用不合適的魚網撈起來引起的。還有公魚發情時候很容易的去咬同類的尾巴。就像人一樣,也會吵架,人人都會吵架。」顧客:「我想問一下,我家是60cm的魚缸,老闆你建議我養多少孔雀魚比較合適呢?
  • 孔雀魚怎麼養不死,最經典的孔雀魚飼養技巧告訴你
    怎麼養才能保證孔雀魚怎麼養不死,共有六點需要注意的事項!
  • 小孔雀魚怎麼養?教你幾招小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現在的觀賞魚品種越來越多了,有龍魚、錦鯉、羅漢魚、孔雀魚,我想大多數魚友們飼養觀賞魚不僅是為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還是為了欣賞,那麼孔雀魚就是其中一種欣賞價值非常高的魚,孔雀魚的適應能力很強,且繁殖率也很高,那麼剛出生的孔雀魚要怎麼養呢?
  • 孔雀魚有什麼生活習性?孔雀魚怎麼養?教你5招孔雀魚養殖方法!
    一、孔雀魚的生活習性 孔雀魚是一種熱帶魚類的一種觀賞魚,一般水溫在18攝氏度以上就能很好的生存,性情溫和,而且體型也是非常的小,對此提醒魚友們千萬不要和大型的觀賞魚進行混養。二、孔雀魚怎麼養?1.水質環境:首先,飼養高背金龍魚必須有一個比較大的水族箱,最好是1米的魚缸,因為空間越大,活動力就強,反之孔雀魚的生長發育就越迅速。其次孔雀魚適應水質為弱鹼性也就是PH值在7-7.3之間和DH值在8-9左右的水質環境中。在此也特別提醒魚友們養孔雀魚要定期換水,每次換去三分之一的水即可,因為夏季溫度高、冬季溫度低要經常的注入新水來保持水溫和水位的變化。
  • 不得不看的孔雀魚繁殖技巧,純乾貨!建議收藏
    剛好最近有不少朋友諮詢我關於孔雀魚的問題,今天就詳細給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呼聲最高的問題——孔雀魚的繁殖技巧。一、交配孔雀魚是一種有性繁殖的生物,不過與大多數魚類不同的是,孔雀魚採用的是體內受精的方式,並且是一種卵胎生魚類。顧名思義,孔雀魚不用把卵產下來,受精卵在母魚體內發育完成之後變成小魚直接被生下來。
  • 孔雀魚好養嗎?孔雀魚怎麼養?學會這幾招,孔雀魚也能爆缸!
    因為孔雀魚的適應能力比較強,所以很多老玩家覺得孔雀魚飼養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對於新手而言,飼養孔雀魚卻並不簡單,那麼新手該如何飼養孔雀呢?下面就教教你孔雀魚怎麼養,怎麼才能飼養出優品質的孔雀魚來。3.保溫棒:冬天必備,夏天的話如果有開冷氣也要使用,不然溫度變化會太大容易導致魚生病(水溫變化0.5度即會使魚感到不適)。另外保溫棒剛買回來的時候要先水洗一下,之後用抹布擦拭,,以去掉保溫棒上的有毒物質。保溫棒的使用要小心,仔細看其使用方法,需要先拔掉電源才能拿出水面,否則有些劣質品會產生爆炸。
  • 有看孔雀魚養殖技巧,純乾貨,建議收藏
    就在很多朋友問我孔雀魚的事,我想詳細分享呼聲最高問題孔雀魚的繁殖技巧。一、交配孔雀魚是一種有性生殖生物,但與大多數魚類不同,他採用體內受精的方法,是卵胎生魚。受精卵不需要下蛋,他在雌性體內發育後,就變成一條小魚,直接出生。
  • 孔雀魚怎麼養才能不死,孔雀魚的養殖方法
    一、合適的水溫更適合孔雀魚的生存 孔雀魚雖然可以接受的水溫為18℃-28℃之間,但最適宜孔雀魚生活的水溫為22-26度之間。一旦水溫低於18℃,就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症狀甚至感染疾病。如果在冬天的時候,最好用加熱棒來穩定水溫二、穩定的PH值 水中的酸鹼值對孔雀魚的影響相當大,那麼最適合孔雀魚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間,所以在飼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水中的酸鹼值。三、魚的品質也格外的重要 我們平時購買的孔雀魚大多在街頭早市或是花鳥魚蟲市場,其實很多賣家在水中投入了部分殺菌藥物,而我們買回家過水之後放入魚缸還是兩三天之內就會死亡。
  • 孔雀魚的繁殖經驗
    有時我們發現孔雀魚懷孕數日,終於要臨產了,可就在不經意間,發現魚肚子突然憋掉了,這就是沒有看住孔雀魚的生產時間造成的損失。如果掌握一定的孔雀魚生產繁殖的經驗,就會避免大魚吃小魚的慘劇發生。以下是我的經驗之談,僅供參考。溫度的變化是會影響母魚的生產的。
  • 孔雀魚怎麼養?新手3分鐘學會:孔雀魚品系大全與飼養3
    前兩天給大家分享了《孔雀魚品系大全和鑑賞》,今天是章節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聊聊,孔雀魚的飼養。看看咱們新手愛好者,如何養出一缸炫麗的孔雀魚。首先咱們來簡單複習下孔雀魚的基礎知識。其實孔雀魚在我們的認知中,繁殖能力特別強,一次可以生好多小魚,而且還是直接從肚子裡生出來的。這也是好多人喜歡養孔雀魚的原因:不但漂亮,還很有趣!為什麼在孔雀魚的鑑賞最後一章寫關於飼養的問題呢,一方面是挺多朋友在問,希望可以得到瘋瘋人老司機的專業建議(哎呀,謬讚自己了!臉紅~臉紅~)另一方面是因為網上的信息太多,沒有統一而標準的答案。
  • 孔雀魚小魚的特性
    孔雀魚小魚也團滅?這幾個特性,魚友一定要掌握!
  •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有「百萬魚」的封號,那是因為孔雀魚的生殖能力非常強,但孔雀魚生小魚需要注意的就是進行大魚小魚分離,不然大魚會把小魚吃掉,知道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是至關重要的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魚大小,每次可產10~12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
  • 孔雀魚有哪些品種?真相來了:孔雀魚品系大全與飼養1
    又掀起一股養魚熱潮,市面上見得最多的,要數孔雀魚了,看到評論和一些朋友留言,問得最多的是「孔雀魚怎麼養」這個問題。哈哈!真相來了!接下來三天的圖文內容,瘋瘋人就給大家細數一下孔雀魚的品系以及分享孔雀魚的飼養技巧。
  • 孔雀魚小魚性別與溫度的關係
    應魚友要求,寫一篇小魚性別與溫度的關係,飼主已經寫過很多遍啦,但是文章太多了,魚友不一定找的到,所以飼主再詳細寫一遍~孔雀魚小魚自從出生就有性別
  • 如何讓你的孔雀魚生下來的小魚更容易存活
    孔雀魚有「百萬魚」的封號,那是因為孔雀魚的生殖能力非常強,但孔雀魚生小魚需要注意的就是進行大魚小魚分離,不然大魚會把小魚吃掉。眾所周知,孔雀魚繁殖周期有一個月,一個月內受孕、懷孕、產子都在你眼前進行你怎麼會不知道它要產子呢?好了不說廢話,今天咱們就說說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為這幫天天死母魚的哥們兒們做點好事。
  • 孔雀魚飼養小經驗
    雜談孔雀魚的飼養小經驗一.挑選魚兒:   1.魚體底色單純,花紋特徵明顯,色彩純正,再就是尾鰭一定要大而舒展.當然還要選年輕而體格健康的魚了(廢話,呵呵)   2.挑選各魚鰭都沒有緊縮的;觀察魚肛門部門是否有一分岔狀紅色突起,或是有腫起,如果有表示其體內帶有寄生蟲,最好是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