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知識的考試,是能力的考試,也是心理的測試,一定意義上說這種心理測試從現在已經開始了。由於考試時間的變更,考生心理產生了波動,應當說這是正常現象,問題是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是每一個考生都要直面的問題。
考前壓力一定是要有的。中考意味著對自己、對家庭的一種責任,有責任就有壓力,這完全是正常現象。就象一隻承載著重量的小船,有了重量有了壓力,船才能穩健,才能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壓力一定要有,但要適度,壓力適度就會變成動力。一旦壓力超過了考生的承受能力,就會產生心理疾病,影響複習,影響考試。
中考三要素中,心理要素是基礎要素,它是實現中考目標的前提,一定要認真對待。值得提起的是,有一少部分考生緊張不起來,或者說沒什麼壓力,這也是讓家長,讓老師擔心的問題。這些考生應重新認識中考的意義,重新認識中考在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考也是分流的考試,對於不上普高的考生來說,中考意味著你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這是你人生中一件大事,你應當主動承擔起你自己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教師和家長對這樣的考生不應急燥,不應放棄,要有耐心,要和他們談心,談前途、談責任、談人生,鼓勵他們上進。
考生如果缺乏自信心,很容易煩躁。相當一部分考生有煩躁現象,越是接近中考,心情越煩躁,好像什麼都不會了,什麼都沒記住,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是個自信心問題。愛因斯坦講過:一個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賴人格的偉大。
一定意義上說,信心就是生命,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奇蹟。只要考生建立了自信心,只要考生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考生就一定能夠贏得成功。高爾基曾經說過,所謂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平時你總為運動員加油,現在你應當為自己加油!
有心理問題是正常現象,需要自我調節,考生在複習考試過程中要學會自我調節心理,學會自我調整心態。「辦法總比困難多」,相信在老師指導下,在家長幫助下,考生一定會克服各種心理障礙,取得中考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