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鳥,為什麼一點不怕人?
據小編的了解,這種鳥叫伯勞。大致可分為紅尾伯勞、灰尾伯勞、虎紋伯勞等。
黑尾巴伯勞,長190毫米,淺額淺頭。棲息在平原山區,以昆蟲、夜蛾等為食。除西藏以外,全國各地都有分店。灰色的伯勞,體長250毫米,上體一般為灰色,腰淺。身軀灰白,嘴灰褐色,腳黑色。
棲身於稀林或灌木中,常在樹冠下落下。有強烈的性慾,以昆蟲為食,也捕食小鳥。照片上的人是灰伯勞。
虎紋伯勞,體長200亳米,頭部上部,後頸及上背部呈藍灰色。棲息地為森林,以昆蟲為食,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
經常被稱為伯勞,他們愛吃的食物大部分是昆蟲。特別愛吃青蝦,只要伯勞看見了,即使在很高的地方飛,它也會固執地從高處直飛下來搶著吃。有些想抓伯勞的人很容易利用伯勞的這一特點來引誘它。但伯勞是一個兇悍的鳥兒,如果外行人去拿他,他的眼睛可是容易就會被他戳瞎。伯勞屬於野鳥。我們要注意保護好野生鳥類,才能更好地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持自然的生態平衡。
伯勞在野獸中,戰鬥力驚人,也許他自以為天下無敵了吧,所以即使是世界上最強的捕食者——人類,也不害怕。似乎能吃掉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樣——如果不是看著你塞牙縫的憤怒,人類還敢如此囂張?
伯勞有著屠夫鳥的名號,甚至還有開膛手之稱,個頭雖小,卻是一隻雀中猛禽,與阿麗塔極為相似。這種伯勞經常獵食一些小動物,包括其它的鳥、鼠,甚至蛇,也經常把獵物穿在刺上、鐵絲上,掛起來做成風乾肉,以後慢慢吃。
紅背伯勞雄性成鳥的外形和羽色略似沙漠伯勞,但頭和尾覆羽灰色,背羽慄紅。下體為白色。
伯勞鳥也很聰明,所以古人說捕食者卑鄙,真不懂邏輯,明明捕食需要獵殺其他動物,需要更聰明的頭腦,怎會卑鄙呢?伯勞這種鳥,有時也有柔軟的一面。他們會像人類一樣,幫爸爸媽媽照看其他小鳥,所以說屠夫鳥也有溫情的一面,有時候也很溫柔,當然它們的獵物不會欣賞。
也有些朋友分享他們的看法:
簡單介紹一下:雖然個子小小,卻很勇猛很血腥。個人認為是最小的猛禽,叫伯勞。
我們這裡叫虎皮辣子。也叫追鷹鳥。會吃青蛙,蝗蟲等等動物。這種鳥的膽子非常大。通常會低矮的繞著人類的顱骨上方旋轉。還一邊大聲喊叫。他們生活在低矮的樹叢裡。在那裡飼養小鳥。它的喙十分尖利,甚至能啄開人的皮膚,造成流血。我小時候有一次抓他玩,結果手被啄出血來。繁衍時,公鳥的叫聲非常動聽。像小河流水,泉水叮咚的聲音一般。如果再配上黃玫瑰綻放的季節,那真是最美的景象了。我坐標在吉林市。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圖.」這首詩相信已為許多人所熟知,其中,「伯勞」和「燕子」常被用來形容愛情,但是「伯勞鳥」並非一種溫和的鳥,別看它個頭小,卻很強壯喲!
大家都知道,鷹、金雕等鷹隼類鳥類都是猛禽,它們體型較大,不僅是其它鳥類的夢魘,有的鷹隼甚至能捕捉到兔子、狐狸等野生動物。但就在不久前有網友拍到,金雕被伯勞鳥欺負的好笑畫面。畫面裡,伯勞時而在金雕的頭頂盤旋,時而在金雕的頭頂啄兩下,又調皮的在金雕的後背啄兩下,然後琢一下子跑掉。金雕的體型巨大,可是對小巧敏捷的伯勞鳥卻無能為力,如同老虎見了蚊子。最後金雕只好無奈地飛走。
並不是純粹的金雕,實際上大多數的小鳥都不是伯勞鳥的對手,即使是鴿子、喜鵲、杜鵑也不願意太靠近它,否則肯定會受到欺負,在鳥兒中可謂人見人怕,伯勞鳥被稱為鳥兒中的「戰鬥機」。
伯勞還有一個儲存食物的奇特方法,他會把自己抓來的蜥蜴、青蛙、老鼠、其他小鳥或大蟲子掛在樹上,它們長著荊棘,像串一樣掛在上面,等著自己餓了才過來吃;如果他發現另一隻鳥落在自己放食物的樹枝上,他就會飛過去互相攻擊。
我國常見的伯勞鳥有紅尾伯勞,虎紋伯勞,棕背伯勞,灰伯勞等,它們一般是活躍的,叫聲動聽,因而也很受養鳥愛好者的喜愛,所以大部分伯勞鳥都作為觀賞鳥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