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寫作,從讀詩開始:小麻雀死了,虞美人花還紅豔豔地開著

2021-01-12 作家谷潘教寫作

《麻雀和虞美人花》金子美玲

小麻雀死了,虞美人花還紅豔豔地開著。

因為她還不知道,可別讓她知道了,我們悄悄地經過她身邊吧。

萬一花兒聽說這個消息,她會難過得立刻枯萎的。

這首小詩裡有三個人物形象,小麻雀、虞美人花、我們,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要好好體會這三個人物的形象特徵和感情經歷,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思想含義。

小麻雀在詩中沒有出現,但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形象。這首詩的感情波瀾,是因為它的死而引發的。但它的形象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在現實生活中,一隻小麻雀的死,不會引起人們很大的關注。

虞美人花的外表鮮豔美麗,似乎還有點妖嬈輕慢的樣子,但她是有真摯感情的,她非但不嫌棄小麻雀這樣不起眼甚至不美麗的小動物,還與他有著深厚的友誼,萬一知道小麻雀死了,她會難過得要立刻枯萎的。

我們,既是作者,也是讀者。我們可憐小麻雀,更心疼虞美人花。我們是個有悲憫情懷的形象。悲憫兩個字很重要。正因為有悲憫的情懷,才使作品的主題思想積極而有意義。

詩中有幾組對比關係。我們再來說說這幾組對比關係以及它在詩歌中的作用。

第一組是麻雀和虞美人花的對比關係。小麻雀死了,而虞美人花還紅豔豔地開著。我們的腦子裡會出現一隻僵死的麻雀,跟第二句出現的紅豔豔地開著的虞美人花,無論是從顏色上,還是從形態上,都出現了一個強烈的反差。一個死了,一個活著;一個不會動了,一個正在怒放。

第二組是花紅豔豔開著的虞美人花和從它身邊悄悄經過的我們的對比關係。開放的虞美人花,它妖嬈,嬌豔,它並不知道小麻雀已經死了,正沉浸或得意於自己的美麗,它的狀態是輕鬆的,愉悅的。而「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悄悄的腳步是壓抑的。這不僅僅在於我們已經知道麻雀死了,還在於我們知道麻雀和虞美人花是一對好朋友。但詩歌中同樣沒有點明這一點。

第三組是虞美人花紅豔豔開著和我們想像中它枯萎了的對比關係。花兒正當怒放的時候,尤其是虞美人花,它的花形碩大,顏色鮮豔,是非常熱烈的一種狀態。而當它一旦枯萎,它的花瓣會耷拉下來,變成褐色。花兒開放的時候,鮮豔明媚,人人喜愛。而當它一旦枯萎或者凋謝,就再也不會有人去欣賞它、關注它。這裡有個顏色的對比,也是活著和死去的一個對比。

如果再仔細找,這樣的對比關係還可以找出一些,比如虞美人花的不知情和我們的知情,等等。

這首詩通過這些對比的畫面,傳達了一種深深的悲痛和善良,就是我前面說的悲憫二字。悲痛是因為小麻雀的死,更因為小麻雀的死將給虞美人花帶來的不幸。而善良,是希望虞美人花永遠不要知道小麻雀的噩耗,希望虞美人花永遠那麼紅豔豔地開著,永不凋謝,永不枯萎。「可別讓她知道了,我們悄悄地經過她的身邊吧。」這兩句很重要,一個想法,一個動作,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看似漫不經心,還很孩子氣,仔細體會,卻是非常強烈,好像我們自己的腳步瞬間就被凝固了似的。

詩中有兩點沒有說明,小麻雀為什麼死了,它是餓死了,凍死了,還是摔死了,或者是慘遭毒手死的?既然是小麻雀,那麼,它的媽媽在哪裡?有無數個問號。其實,這一些都是不重要的,詩歌寫的是麻雀和虞美人,那麼重點就不再麻雀的這些問題上。另外,麻雀和虞美人花,它們是好朋友。這一點,詩歌也沒有點明,而是用難過得立刻枯萎這個將會出現的後果來說明。

我們同學寫作文,喜歡把所有的環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不用讀者費神去思考,而且沒有主次。其實,詩歌裡有些細節沒有交代,除了詳略的處理外,還好像圖畫中的留白處理,可以給讀者一個想像的空間。想像的空間越大,詩歌的張力就越大,給讀者的衝擊力也就越大。這就是這首短短的童謠深受同學們喜愛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有一種好奇,叫蝴蝶怎麼會飛呢?
    很多二年級的同學開始的時候不會寫作文,家長們請千萬別著急,根據我的經驗,小孩子你先讓他讀詩,讀多了,他的感覺也就慢慢地出來了。 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首《疑問》,非常的富有童真童趣。《疑問》/汪靜之 蝴蝶怎麼會飛呢?
  • 虞美人,盛開在詩詞裡的花,它曾經是我的詩和遠方
    熱愛詩詞的老師說,你不用懂,也不用刻意去明白詩詞的大意,只要記下來,一天一首,時間長了,就是詩和遠方。大山裡的孩子不知道遠方有多遠,但是知道遠方一定很令人嚮往,就和來自遠方的老師一樣自帶光芒。多年後,在遠方的大學圖書館裡,當我再次讀到李煜的《虞美人,春江花月何時了》時,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那一刻,好似老友久別重逢。
  • 虞美人有毒嗎?
    對虞美人花的認識可以追溯到小學六年級,在那之前,我對虞美人並無任何好感,更別說特意去觀察它。那是一節語文課,下課後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作文,題目自擬,只要寫我們身邊的事物就好,我不記得自己寫了什麼,但至今依舊記得老師在班上朗誦的一篇出自同班同學的作文,那是描寫校園花朵的作文,其中就包括我們教室門口的虞美人花:半開的虞美人像一個漂亮的瓷碗;全開的虞美人像翩翩起舞的女孩……出於好奇,下課後我特意跑去看了虞美人花,果真如她作文裡描述的一樣,我驚嘆這人觀察得好細緻,然後便沒了然後。
  • 餘秀華2021年第一首詩,《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水平如何?
    其實在歷史上的詩人,大多數是男性的,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女詩人,她們巾幗不讓鬚眉,在詩歌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歷史上出現的女詩人,有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兒、薛濤、唐琬、魚玄機等等。現代人很難寫出符合格調、平仄、韻味的古體詩。當然,餘秀華是不能夠與古代女詩人相對比的,但是在現代詩人中,餘秀華還是一位熱度不減,同時在詩壇上極為活躍的一位女詩人。
  • 給你讀我的安靜小詩 小詩裡的星星 一定會一顆顆開滿星河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起風了》文/孫來明起風了枝頭一片黃葉無望地掙紮起風了短牆旁的一隻小鳥準備回家起風了吹亂了你鬢角的幾根白髮大街上幾位上了年紀的人靜靜地坐著一任柔軟的陽光在銀須上起落豐饒的鄉野果實在枝頭蕩漾聽小河流水的節奏像是一段輕歌多麼想在彩霞滿天時在你衣襟上別一截花香牽著你的手去看夕陽說說過往說說生活然後我給你讀我的
  • 草堂讀詩|故事:子非花《橘子》
    橘 子一一寫給我的自閉症孩子孩子,你坐在那裡身子前傾一日的安靜,如水靜止思索之流被分割成一個個小房子盛滿,夏日之心像一個個柔軟的橘子最柔軟的時刻夜晚歸來,小小的房子盛開"爸爸回來了,爸爸的車」愛之門輕盈的敞開心地泛起潮水「你就是我呀,我們一起映照於鏡中我們將一起度過漫漫此生
  • 《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李清照對西楚霸王項羽的評價。其實,項羽的寵姬虞姬也被人們歌詠了千年。據說,虞姬死後鮮血染了地上開出一朵鮮花,為了紀念她,人們便以「虞美人」來命名這花。後來唐朝無名氏將項羽和虞姬的悲情寫成了詩,便有了「虞美人」這個詞牌。
  • 愛上我的小園子
    因為是住在老舊的城中村,所以,我很幸運地擁有一塊約一分地的小園子,我把園子一分為二,一半種菜,一半養花,園子的周圍還種了幾顆果樹,一大家子雖顯得有些擁擠,但卻十分熱鬧。三月,櫻桃掛果時,一旁的桃花也開了,天氣更加明媚,蜜蜂嗡嗡地在花間忙個不停,麻雀和百舌鳥成雙成對地翻飛,你仔細瞧就能瞧出許多感動,也不知它們是母子還是情侶,覓到的食物總捨不得吃,非要送到另一個的嘴裡一起享用,似乎這樣吃才更加美味。櫻桃雖然熟了,但終因鳥兒太多,我多半是吃不到的,只有立在樹下自我安慰:好在,賞了花兒呀。
  • 蒙冤的小麻雀
    截止1958年11月上旬,全國各地不完全統計共捕殺麻雀十九億六千萬隻。1955年4月21日的《北京晚報》發表了郭沫若作的「咒麻雀」詩一首,對可惡的麻雀進行了憤怒地聲討:麻雀麻雀氣太官,天垮下來你不管。麻雀麻雀氣太闊,吃起米來如颳風。麻雀麻雀氣太暮,光是偷懶沒事做。麻雀麻雀氣太傲,既怕紅來又怕鬧。
  • 秋日讀詩:歷代詩中令人驚豔的三秋樹,二月花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唐朝李嶠《風》「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朝杜牧《山行》「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清朝鄭板橋楹聯初衣解詩:在百年一遇的中秋節的秋老虎之後,終於本地的溫度從39度,下降到今天涼風襲人的26度。這真是一個奇妙的事情。
  • 《為你讀詩》創始人潘傑客、張炫做客《企業家夜讀》(上)
    有一次我回到家已經凌晨兩點,突然發現手機裡有一個小程序叫「跳一跳」,我就開始玩。像跳房子一樣,跳到一個位置,再往下跳,一邊跳一邊會漲分數。跳的過程中,只要超過小夥伴就會蹦出一個提示,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是在跟人比賽。後來我仔細想了一下這個問題,發現這種「比較心」是讓人難以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最大危害。  詩不在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 草堂讀詩|朗誦:黃沙子《煎雞蛋應該有一面是生的》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我們分享黃沙子的詩。△《煎雞蛋應該有一面是生的》黃沙子,湖北洪湖人,現在居住在武漢,著有詩集《不可避免的生活》等。
  • 我們為什麼要讀詩?
    念完小學就沒再聯繫了,再後來,初中學到一個詞牌名,不知道怎麼就想起這個女孩來。那個詞牌名是「菩薩蠻」。讀到這個詞那時也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就是覺得是那個女孩,像詩一樣。生活很美好,像詩一樣。這麼多年來,我開始覺得:美好的事物,如詩如畫。甚至有人對我說,每天都要讀一首詩,如果不這麼做,我覺得這一天是不完整的。
  • 但願明朝風雨放天晴——虞美人二十首
    虞美人詠竹庭前瘦影隨風逸,嶰谷聞長笛。貞心自古脫凡塵,步步攀高而上欲凌雲。蒼梧舊事應還記,多少湘妃淚。精裁細葉四時青,更有庭前明月伴孤清。虞美人詠竹溪邊濯影風神逸,漫舞郎官筆。纖枝掃月抹閒雲,瘦葉鎖陰凝翠四時春。渭川林海迷青玉,嶰谷層巒綠。空心柔骨舞長篙,欲與鵲飛仙館共聽簫。
  • 生活的詩意:詩並不在遠方,你就是你的遠方|周末讀詩
    你獨坐窗裡,窗外一株梅樹,梅花正開,這時窗紗上映出一個人影,有人來折花。這有詩意嗎?再以賣花為例,清晨你聽見巷子裡有人賣花,一聲聲叫賣著。如果這裡有詩,可能是什麼樣的詩?我們來讀南宋詞人蔣捷的兩首小詞,看看以上兩個日常生活情景,讓他寫出了什麼樣的詩。蔣捷就是那位聽雨聽出人生三味的詞人,也是從秋聲中聽出交響樂的「指揮家」,一個以敏銳的聽覺寫作的詩人。
  • 「現代詩人」李商隱:唯美、神秘且永恆丨周末讀詩
    有這樣兩則關於詩歌的小故事。第一個講的是法國印象派畫家德加和詩人馬拉美。德加除了畫畫還想寫詩,寫完拿給馬拉美,馬拉美看後說:「親愛的,詩歌是用語言寫出來的,不是用思想寫出來的。」德加聽後滿面通紅。第二個是博爾赫斯與人對談時的事。
  • 【麻雀】麻雀成長記,小麻雀應該如何餵養?
    通過自己查閱資料了解到這也就是剛剛孵化出來3天左右的麻雀,最小的丟丟被兄弟姐妹壓在了下面。五、日齡:19天哈哈,知道小編怎麼分的開了吧,每一隻都帶了足環!這些小鳥跟金絲雀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小編陪伴的時間少了,這些鳥不久就恢復了野性,變得怕人,養鳥俗語反生,其實就是陪伴少了,每天花個十幾分鐘陪伴一下也就沒事了,可是小編很忙啊有木有,最後在寶寶們怕人以及自己會吃穀子以後,我就把它們放歸了小樹林。
  • 書籍真香|讀《泰戈爾詩集》: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是泰戈爾的詩像一隻心甘情願的鳥,停在了我的手掌。我開始瘋狂地汲取知識。像普希金說的那樣——我們就像靈魂一樣,不可割離和永恆。它自由、豪放、堅定,讓我獲得了人生的共鳴,在繆斯的翅膀下結成一體。他的世界猶如一襲生命的華袍,到處流放著光亮。卻又如一座無人的城市,潛藏著最兇惡的猛獸。明月裝飾了窗子,而在深淵的邊緣,他用智慧守護著每一個人孤獨的夢。
  • 敕勒歌是詩嗎?如果是詩為什麼讀起來不押韻?
    我們中國人大多從小學習過詩詞,有這樣一首詩和《靜夜思》、《詠鵝》一樣家喻戶曉,但是這首詩為什麼讀起來好像有點彆扭呢?仔細分析,原來是因為前幾句讀起來不押韻,那麼這首詩為什麼前面讀起來不押韻呢?不押韻的還叫作詩嗎?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論女性詩者寫作 蘇琳
    法國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家埃萊娜·西蘇認為,寫作之於女性的意義,就像黑暗之中的微光一樣。在一些女性詩者的作品中,我品讀到她們的性情與生命書寫之間的渴求,即為自由寫作。 女性有多種身份,但無論處於何種領域,都該有一種自覺意識,建構自己的多重身份和生命體驗,積極開拓人生領域。在新時代,女性本質必然要衝破過去的社會結構範式。在男權至上的土壤上去建立新的話語。 我們是新女性,要超越舊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