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
凱薩琳·赫本1907年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首府哈特福德的一個富裕大家庭。父親Dr.Thomas Norval Hepburn是泌尿學家,母親Katharine Houghton是支持婦女參政運動的積極人士。她是六名子女中的老二,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
當時的社會環境仍然墨守成規,但父親非常執著支持向公眾宣傳性病的危害性,母親也倡導節育與婦女爭取平等權益。「儘管受到眾人的冷遇,不過後來我們慢慢也學會了苦中取樂。」赫本認為,自由寬鬆的家庭培養出自己比較個性化、熱愛冒險的獨立性格,父親堅持認為孩子應該愛好運動,鼓勵她遊泳、騎馬、打高爾夫球和網球等,體質十分結實,在《育嬰奇譚》(Bringing Up Baby)這樣的「脫線喜劇」(Screwball Comedy)中還親自表演摔倒在地的動作。
赫本在博懋學院
凱薩琳·赫本(Bryn Mawr College)修習,1928年獲得了戲劇學位。同年她在百老匯開始了舞臺生涯。也是在這一年赫本結婚了,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婚姻,丈夫是在博懋學院遇到的商人與社會名流Ludlow Ogden Smith。兩人的婚姻從一開始就不順利,凱薩琳要求丈夫去掉Smith的姓,改名為Ludlow Ogden,因為「史密斯太太」這個名字「太普通」。赫本電影事業的起飛也給兩人帶來了壓力。赫本追求她的演藝事業,他們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最終他們於1934年離婚,但兩人維持了一生的友誼。
在這段短暫的婚姻之後,赫本和經紀人利蘭.海沃德以及霍華德·休斯都墜入過情網。由於前者的背叛,與後者性格不合,因而赫本的這兩段戀情都不長久。1941年,赫本在電影《年度女性》中初識史賓賽.屈塞。屈塞沈穩,冷靜的氣質,純熟自然的演技打動了赫本。而赫本的自信,樂觀也吸引了屈塞。他們在銀幕上下都開始了漫長的戀情。此時屈塞已婚,有兩個孩子,因嚴重酗酒在1938年與妻子分居。然而離婚與他的天主教信仰背道而馳。赫本明白她永遠也不能和屈塞結婚。但即使屈塞很自由,赫本也不願與他結婚。她認為一個女演員不適於結婚,同時她絕不希望他和他的孩子們分開來。1967年《誰來晚餐》完成後不久,史賓塞·屈賽心臟病發作去世,結束了赫本與他相依相伴26年的愛情。
凱薩琳·赫本與奧黛麗·赫本是時代相近的偉大女演員,而且同樣都姓一個不常見的姓氏,不過她們完全沒有任何親戚關係。
1966年,美國著名導演斯坦利·克萊默設計了一部反對種族歧視的影片《猜猜誰來吃晚餐》,邀請凱薩琳和屈塞主演。出於對屈塞身體狀況的擔心。凱薩琳提出,如果屈塞在拍片過程身體出現意外,導演必須承擔全部損失。但坦利·克默仍然堅持要倆人主演。
在拍片過程中,屈塞身體極為虛弱,倆人相互支撐,經常含著眼淚完成一個個場面的拍攝。影片拍完後才幾周,屈塞就離開了人世。《猜猜誰來吃晚餐》成了他們愛情的絕唱。1968年4月10日,在第40屆奧斯卡頒獎大會上,凱薩琳·赫本因為這部影片被評為最佳女主角。從1932年她首次獲得最佳女主角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6年。
屈
老年的凱薩琳·赫本塞的死雖然對於凱薩琳·赫本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她還是通過《冬天的獅子》一片站了起來。她在影片中扮演英王二世的妻子,卓越非凡的表演,使她不僅第11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且第3次成為奧斯卡影后,站在事業輝煌的頂峰。
1978年,凱薩琳·赫本與青年作家厄納特·湯普森連手,將舞臺劇《金色池塘》搬上銀幕。結果,她與著名演員·方達的初次合作大放異彩。並以71歲的高齡力挫群芳,第4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好萊塢歷史上最為顯眼的「長青樹」。
1983年,不服老的凱薩琳·赫本再次主演了《格雷斯·奎格雷的最終出路》,扮演一個像她本人一樣老態龍鐘的老人。1994年,又拍攝了她最近一部影片《愛情》。這樣,迄今為止,凱薩琳已經拍攝了近60部影片。2003年6月29日,好萊塢傳奇巨星凱薩琳·赫本與世長辭,享年96歲。[1]
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 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好萊塢著名電影女演員、最具傳奇色彩的電影巨星。她被公認為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誌性人物、好萊塢的傳奇;被譽為「凱薩琳陛下」、「好萊塢常青樹」,保持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獎數的最高紀錄(四次);12次奧斯卡女主角獎提名,很長一段時間內亦是最多提名記錄的保持者(後被梅麗爾·斯特裡普超過)。美國電影學會將赫本評為美國電影史百年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一名。凱薩琳·赫本也因其機敏風趣、舉止高雅、桀驁不遜的個性,深受觀眾與影評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