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2020-11-08 野史故事

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多多少少都會有親人或者朋友,在動物界有群居動物,他們三五成群,互相之間會交流,會嬉戲打鬧。但世界上有這麼一隻孤獨的鯨魚,像啞巴一樣,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Alice

她叫Alice,她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在其他鯨魚眼裡,Alice就像是個啞巴。她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原因是這隻孤獨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她的頻率一直是與眾不同的。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今年5月8日,一頭灰色鯨魚在以色列沿海突然出現,海洋生物學家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因為這種鯨魚的家在數千英裡外的太平洋。它究竟是如何輾轉千裡,最後成為地中海這片陌生海域的隱士呢?早在18世紀,灰鯨就已在北大西洋地區滅絕,此後,再也沒人在這個區域見過它。

以色列海洋哺乳動物研究與援救中心負責人謝寧博士鑑定了鯨魚的身份,他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有人把它形容為最重要的鯨魚目擊事件之一。謝寧博士稱這頭鯨魚長39英尺,重約20噸,它很可能是穿過西北通道後到達大西洋,這個通道通常都被冰雪覆蓋,但由於冰雪融化它便能設法穿越。

這樣的極個別會是鬚鯨亞目裡某種前所未知的品種裡的最後一隻嗎?還有一個可能性,鯨魚生物學家也這麼提出過,那就是他可能是一個缺陷兒,或者也可能是一個稀有的混血兒可能來自於一頭藍鯨和一頭鰭鯨的雜交。但是不論怎樣解釋,這頭52赫茲獨自歌唱,獨自旅行,是獨一無二的。

Alice頻率有52赫茲(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

故事的開始是在1992年12月7日,惠德比島海軍觀測站的中士維爾瑪蘭奎捕捉到了一個信號。它並非某個已不復存在的國家的潛艇。它是一首鯨歌。但是這首歌的頻率是52Hz。這不對。以聲音模式而言它有點像藍鯨,可藍鯨的頻率在15-20Hz。沒人記錄過這個頻率的鯨歌。

所以她和她的同事開始追蹤這首歌。接下來的十幾年裡,歌聲的頻率逐漸降低,從52Hz降到了50Hz,但始終清晰可辨。論文裡記錄了這樣的描述:北太平洋海盆任何水聽系統的聲學數據均未識別出類似特徵的其他呼叫。每次僅有單一序列的呼叫得到記錄,沒有重疊軌跡和其他鯨物種的位置和運動均未表現出關聯在最後的討論部分,作者寫道,也許很難接受的是它可能是廣闊海洋裡唯一一隻這樣的鯨。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海洋學家威廉阿沃特金斯,是他提出了使用海軍閒置設備追蹤鯨遷徙的想法。他為維持這個項目的運行而竭盡全力,但海軍重新部署,經費和崗位都沒有了。2004年8月,論文被《深海研究》接受。一個月後,沃特金斯因癌症逝世。但是他的同事開始收到關於這篇論文的信。這些信和過去的學術往來截然不同,而是來自普通人。悲傷的人,心碎的人,在鯨歌裡聽見了自己的人。52Hz鯨的傳奇就這樣誕生了。

也許,等待另一隻鯨的出現,需要的不過是時間而已。

人們想像它是一隻孑然一身的鯨魚,在大海中獨自遊動,唱著無人懂得的歌。人們想像它畢生都在呼喚著自己的另一半,卻始終沒有回應。人們想像它是一支獨一無二的號角,面對大洋深處,發出過去不曾有過、將來也不會再有的吶喊。

鯨會覺得孤獨嗎?人所謂的孤獨又到底是什麼呢?而它對陸地上的一切毫不在意。它的故事進入了人類的世界,但它首先是一隻鯨,還在遊動,還在歌唱。2010年,另一個研究團隊在多年後頭一次捕捉到了符合它模式的鯨歌。而且,是在兩個地方同時。一次檢測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但這意味著希望。

也許52Hz終於找到了同樣歌聲的另一個自己。也許它其實一直是特殊鯨群的成員,只是喜歡時不時單獨行動。甚至也許,在二十年的漫遊之後,它把自己的歌聲教給了其他的鯨。也許它將不再孤獨。也許它從來就不曾孤獨雖然喜愛鯨魚的人們可能在為有些悲哀的關於這頭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的故事而傷感嘆息,然而有希望的理由也還是存在的。儘管他孤零零的,但是我們的52赫茲看來健康得很。

KATE STAFFORD教授是西雅圖國家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研究員,她對《紐約時報》說過:這頭鯨魚能在如此嚴峻的環境裡獨自生存了這麼多年,這個事實足以說明它沒什麼健康問題。這頭鯨魚的順應力同時也鼓舞著每一顆孤獨的心。儘管他唱響的二十年無應答的吶喊只是在冰冷的北大西洋裡迴蕩著,他一直唱下去。

相關焦點

  • Alice,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在其他鯨魚眼裡。Alice就像是個啞巴。它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和朋友,唱歌的時候沒人理睬。原因是這隻孤獨的鯨魚的頻率只有52赫茲。而正常的鯨魚頻率只有15至25赫茲。它的頻率一直是與眾不同的。世上沒有任何一隻鯨魚能聽懂他。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他們為它拍了一部暖暖的紀錄片
  • 饑荒:拯救世界上那隻最孤獨的鯨魚,威爾遜與獨角鯨的故事
    遊戲《饑荒:聯機版》隨著資料片《買貝殼的她》更新後,大陸已經不能再滿足小飢友們的鴻鵠之志,海上的冒險正悄然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除了較為陌生的海上環境,不知道小飢友們有沒有注意到海上的一頭鯨魚——獨角鯨。獨角鯨是一頭生活在海裡的中立生物,不會主動攻擊小飢友,小飢友可餵食魚肉與其做朋友,成為朋友後,獨角鯨可謂是海上的最好朋友。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與人類最孤獨的48分鐘
    故事發生在1989年的一個下午,美國海軍在深海中用於監聽敵軍潛艇的深海探測器在詩中捕捉到了一個奇怪的聲音,這個聲音有點像是鯨魚的叫聲,但是特殊的是,她的頻率為52赫茲,而一般情況下,正常鯨魚的叫聲為15-25赫茲。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因嗓門太大,唱歌沒人聽得見,單身幾十年
    導語: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因嗓門太大,唱歌沒人聽得見,單身幾十年。 鬚鯨的種類較少,但體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種類體長也超過6米,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屬於鬚鯨。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孤獨這個名詞,一般都是用到我們人類的身上,可能大家都會有感到孤獨的時候。但是其實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最孤獨的鯨魚,因嗓門太大,唱歌沒人聽得見,單身幾十年。
  • 溫情懸疑小說: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看到了不孤單的自己
    書中的民族,有著古老的誓言,鯨魚獻身給他們,他們也要保證,只取生活必須,而不會為一己私利,謀取大量財富,而去肆意侵佔資源,過度開發。只是外面的人,不僅帶來了肆意開發捕魚業的牟利之人,大肆毀滅性掠奪資源,破壞生態。還引發了一起起悲劇:一艘行駛在太平洋上、攜帶著古老的走私文物的捕魚船上發生了血腥劫殺,據說兇手是傳說中的殺人水獺。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Alice&人類最孤獨的48分鐘
    神廟逃亡……筆者記得那會兒在自修課上玩這個太入迷,旋轉跳躍,我閉著眼羊駝(Grass Mud Horse),別名「草泥馬」。這對羊駝母子是不是很神似?下圖中的鯨魚和太空人都大有來歷。右邊是海洋裡唯一一隻發出「52赫茲」頻率的鯨魚Alice,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幾十年裡,Alice一直在尋找和它一個頻道的同類。
  • 那頭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怎麼樣了?可嘆「冰花男孩」比52更難找
    這意味著,它的聲音別的鯨魚永遠不可能聽到,它每天唱歌發聲來呼喚朋友和伴侶,卻永遠得不到回應。Alice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它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一頭鯨魚」。上世紀80年代,美國海軍向科學家移交了一批監聽錄音。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跨越了大半個地球,卻沒有一個鯨魚是它朋友
    那麼,你覺得除了我們人之外,動物會感受到孤獨嗎?也許會也許不會,但在我眼裡,這頭名為Alice的鯨魚,是真真正正體會過孤獨的感受的。Alice是一頭普通的灰鯨,灰鯨的特點很明顯,幼鯨的顏色大多都是黑灰色,但是成年之後,就會呈現褐灰色還有淺灰色,一般的灰鯨全身都密布淺色的斑紋,以及各種由鯨蝨和藤壺等構成的斑塊,灰鯨的數量極其的少,據了解,目前種群的數量不過也才3萬頭左右而已,本身數量就不多,而Alice更是在這種環境中,十分的孤獨。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52赫茲鯨魚Alice,他的歌聲你聽過嗎?
    」——《化身孤島的鯨》世界上最孤獨的鯨,他的歌聲00:16來自TODO音樂52赫茲鯨魚(英語:52-hertz whale),是一條在太平洋出沒,發出不尋常52赫茲聲音的鯨魚。由於它叫聲的頻率比起任何已知的鯨魚物種都要高很多,因此科學家認為它的叫聲一直無法被其他鯨魚接收得到,所以亦稱它為「世界上最寂寞的鯨魚」 - 維基百科The 52-hertz whale is an individual whale of unidentified species which calls at the very unusual frequency of 52 Hz.
  • 世界最孤獨的鯨魚Alice,30多年過去,它現在過得怎樣?
    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它們一頓就可以吃掉幾十萬隻磷蝦,大多喜歡群居,即使是單獨行動的鯨魚,也會通過聲波跟附近的夥伴交流信號。然而,世界上卻有這樣一條鯨魚,它常年孤獨的生活在大海中,身邊沒有任何夥伴,自己捕食,自己睡覺,自己遊到水面上呼吸換氣,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它被鯨魚群體孤立了嗎?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沒有同類能聽見它的聲音,它過得怎麼樣?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都知道,在海洋之中,鯨魚的塊頭是十分巨大的,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和同伴之間相處,儘管身形龐大,但是鯨魚的性情一般都比較溫和,同伴之間也是通過它們種族之間特殊的鳴叫來溝通
  • 你聽說過這隻最孤獨的鯨魚嗎?
    孤獨,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但是我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在海洋深處生存著一隻孤獨的鯨魚,它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這隻鯨魚的名字叫Alice,它在1989年被美國海軍設立的水底探測器捕捉到了它獨特的聲音,之後每年都會被美國海軍的聲納系統探測到。
  • 你知道世界上最孤獨的生物是什麼?
    於是他開始持續尋找這隻52赫茲的鯨魚,但是直到他2004年去世也沒有找到。之後他的團隊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他們多年追尋52赫茲鯨魚的研究成果。也正由此開始,這頭鯨開始獲得世界的關注,人們將這頭會發出52赫茲頻率叫聲的鯨稱作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那麼它到底是一條什麼鯨呢?有人認為它是一隻殘疾的藍鯨,也有人懷疑它是藍鯨和其它物種的混合產物,所以叫聲頻率不同。
  • 世界上最孤獨的大象去世:在動物園生活 43 年
    IT之家3月7日消息 大象和人一樣,都是是群居類動物,可是在西班牙一家動物園裡,一頭名叫弗拉維亞的大象卻孤獨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頭「世界上最孤獨的大象」弗拉維亞在西班牙科爾多瓦的動物園去世,去世時47歲。它3歲時與象群分開,被帶到動物園圈養,一隻象孤獨地在那裡生活了43年。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因為無法與同類交流,它穿越大洋獨自旅行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因為無法與同類交流,它穿越大洋獨自旅行說到52赫茲,有人會想起一首叫做《52赫茲》的歌,這首歌是送給因獨特而孤獨的人,還有一部電影叫《52赫茲我愛你》,這個電影的也是寓意孤單是開始,為什麼他們都和孤獨,孤單扯上關係呢?
  • 你聽過世界上最孤獨的聲音嗎?52赫茲鯨歌
    他們對此感到非常意外,因為,早在18世紀北大西洋地區的灰鯨就已經滅絕,全球僅存的2萬頭灰鯨也只分布在太平洋兩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種鯨魚是生存在太平洋裡的物種,那為何會出現在數千英裡外的大西洋呢?——小說《鯨背上的少年》直到1992年,某海軍觀測站捕捉到了一個信號,鑑定結果表示此信號為一首「鯨歌」,這首歌的頻率是52赫茲,而普通鯨魚的頻率在15到20赫茲,歷史上從沒人記錄過這個頻率的聲音。從此,52赫茲鯨魚的故事開始出現在人類世界。
  • 一隻孤獨的鯨魚,也懂得為自己歌唱
    世界上最孤獨的一條鯨魚,1989年第一次被發現,1992年開始跟蹤記錄,它叫Alice(愛麗絲),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條孤獨的鯨魚,因為它的歌聲過於獨特,當其它的鯨魚用自己15-25赫茲的歌聲與她交流,它卻只能用自己最獨特的52赫茲的歌聲唱出其它鯨根本聽不懂的歌聲給予回復。
  • 註定孤獨一生的鯨魚:聲音獨特難尋同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獵奇新聞網站「odditycentral.com」1月25日報導,一條孤獨的鯨魚在茫茫大海中尋找同伴,無數次發出呼喚但從未得到回應,令人恐懼而又傷心欲絕……這頭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因其獨特的聲音恰好為52赫茲而得名「52赫茲」。「52赫茲」發出的聲音僅略高於大號的最低音。然而,這種聲音並不能為世界上其他鯨魚所識別及共享。
  • 世界上最孤獨的7種動物
    但是在動物界也有許多孤獨者。從北極熊到沙漠烏龜,這些孤獨的動物更喜歡自己進食、睡覺和狩獵。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只有在需要交配或撫養幼崽的時候才能聚在一起。以下是整理出來的7種較耳熟能詳的、最孤獨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