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自家狗狗剛剛經歷完發情期,持續了大概2周時間,說實話,狗狗發情期這個過程不僅狗狗難受,鏟屎官們也一定不會輕鬆,狗狗在發情期會不定時地咬著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發出哼唧的聲音,剛開始的第一次發情,小編家裡人還以為它想要玩玩具,於是就跟平常玩遊戲一樣,把玩具扔遠讓它撿回來,但是發現它並沒有拿回來,只是在那裡自己咬著,時不時又發出哼唧的聲音,後來才發現,它在發情,後續還會有假孕的症狀。
狗狗在發情期,會焦慮、會沒有胃口吃東西,一直守著那個玩具,睡覺前也必須守著,半夜還會醒過來,又發出哼唧的聲音,這點相信很多鏟屎官都很頭疼,一邊是心疼自家狗狗睡不好吃不好,另一邊是大半夜被它吵醒,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安慰它,多少都會有點鬧心。
的確,發情期很難熬,那麼絕育是不是就是正確選擇呢?
狗狗到底該不該絕育,這個問題仁者見仁,一直都存在著爭議,作為一個自己也養狗狗的鏟屎官,我覺得各位鏟屎官們一定要遵循自己的意願和根據狗狗的具體情況去下定論。
不是的。
相信各位鏟屎官們在糾結狗狗到底該不該絕育之前,一定搜索了很多資料,想去聽聽別人怎麼說絕育這個問題,搜出來的結果如果是寵物醫生的建議,那麼90%的醫生都會大量的宣揚狗狗絕育的好處,而對弊處隻字不提,這麼做的原因無非是想要讓大家潛移默化地認為:狗狗不生育,就應該帶去絕育。那醫生這樣建議的原因大家都心裡有數,但是,小編不否認醫生說的絕育的確有好處,只是我認為作為一個寵物醫生,要把事情的正反面都告訴大眾,讓大眾自己去衡量利弊,自己做出選擇,而不是一味地引導自己想要的結果,這就有悖於一切為了狗狗好的出發點了。
有些觀點認為,狗狗絕育之後,就不會來大姨媽,也不會出現發情期,也就減少了很多麻煩,認為絕育是最佳選擇,如果是出於「減少麻煩」這個原因的話,小編覺得這是為了人類的方便,而不是設身處地的為狗狗著想呀~所以,我們作為狗狗的家人,一定要為狗狗負責,為它做一切決定之前,都要站在它的角度去考慮,是否它會願意?
其實狗狗每個器官都是自己有機體的一部分,它會起著不同的作用,有些狗狗在絕育之後也會出現性格大變、內分泌失調導致肥胖的症狀,這些都是鏟屎官在考慮是否絕育,要納入的考慮因素。
當然是自己的!
自家的狗狗只有自己是最了解、最愛惜的,所以在這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上,我們作為鏟屎官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內心想法,不要輕易被醫生或者是其他狗狗的經歷所左右,我們要權衡絕育前後的利與弊,是否在我們接受範圍內,比如說有些狗狗絕育前非常活潑,是自己很喜歡的性格,絕育後可能會變得「鬱鬱寡歡」,當然也有些狗狗是比較暴躁,絕育後變得溫柔,這些都是根據狗狗個體的不同,變化就會不一樣,絕育的確可以降低一些疾病的患病風險,但是絕育後同樣也有其他疾病的風險,不能片面地去思考,所以,本著對狗狗負責的心態和狗狗自身的身體條件去考慮,那麼做出來的結果就是好的結果哦~
到底該不該絕育,沒有標準答案,當然,相信各位鏟屎官都有自己的看法,任何決定都是為了毛孩子著想,它們能健康快樂度過一生,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希望每個狗狗都能在呵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各位鏟屎官有什麼好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