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沒跑步的人來說,跑步的快樂,你不懂,10公裡跑步的快樂,你更不懂。記得第一次跑步10公裡,用了1個多小時才跑完,但從此我便愛上了跑步。從跑1公裡都要休息兩三次,到5公裡,再到10公裡,一路的艱辛與汗水,換來的是自己的快樂、健康與自信。
正如韓寒所說:體育之美,就是你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事實上,很多努力並不是都能收穫自己想要的結果,而堅持跑步,就能給你滿意的答案。健康你的身體,影響你的生活,更給予你力量,追求自己的熱愛。
如果你還沒跑步,那就從現在開始吧,跑步能夠讓你看到自己的變化。如果你還沒跑過10公裡,那就去嘗試吧,10公裡給你的不止是快樂,更有你意想不到的意義。
1、燃脂,暴瘦的感覺
我們都知道,跑步能夠減肥。但事實上,有些人靠跑步減肥明顯 ,而有些人卻始終瘦不下來。這是為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飲食控制與跑步時長。減肥期間,飲食儘量少吃高GI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飯,麵食,吃多了就容易堆積脂肪。可以改吃低GI的碳水,如:全麥麵包。
再為,是跑步時長。很多人明明堅持跑步一兩個月了,還是瘦不下來。那是因為你跑得不夠久,往往跑步不超過半小時。而我們人體在跑步過程中的消耗,前半小時是消耗糖原佔比較多,脂肪少,半小時後才開始以消耗脂肪為主。這就是為什麼你跑步瘦不了的原因。
跑步,減肥效果最佳的時長是40-60分鐘。在這個時長裡面,完全可以跑個10公裡。所以跑步減肥,以跑10公裡為主,速度以慢跑為主。用自己較為舒服的慢跑10公裡,後半程燃脂的效果會超快。如果想要減肥,那就趕緊去跑10公裡吧。
2、解壓,宣洩的快感
跑步,能夠解壓,能夠治癒抑鬱與焦慮。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每日的繁忙工作,難免令人煩躁。當負面情緒積累過多時,我們會不斷地壓抑自己,壓到喘不過氣來的時候,身體便會發出危險信號。
所以,成年人總需要解壓。跑步,就是宣洩情緒最好的方式。通過身體的爆汗與疲態,反而會讓你感受到快樂的感覺,無形中也釋放了自己的壓力,消除了負面情緒,心情愉悅而平靜。眾所周知,跑步過程中,人體會分泌多巴胺與內啡肽。
多巴胺讓你感受到快樂,幸福,而內啡肽具有止痛的效果,減少身心的疼痛。所以跑完步後,會感覺一身輕鬆,全身舒爽。白巖松在疫情期間,仍然堅持在小區內跑步,他說:出汗,是抑制焦慮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跑步,讓我們重新找回了自己,重新面對生活,重新起航。
3、孤獨,快樂的獨處
有人說,一個人跑步很孤獨。其實不然,一個人跑步是孤單,但並不孤獨。奔跑在路上,沿途的花花草草,同行的跑者,路邊的行人,雖不是朋友,但恰似與自己為伴,一片祥和美好。
一個人奔跑,看似孤獨,但跑步的節奏感,讓我們感受著自己的心跳聲,讓我們喚醒了內心深處的真實的自己。我們伴著呼吸節奏,感受著心跳,聆聽著自己的心聲,我們可以與自己對話,跟自己聊天,讓自己平靜地思考著生活與人生。
如果你願意,完全可以跑上10公裡,甚至是半馬,你想獨處多久,你就跑多遠。也許剛開始,你會感覺到孤單,但是當你習慣獨處,你便會享受著這種孤獨。孤獨,是人生難得的一種境界,更是日常生活難得的一次修行。
4、進步,自己的樂趣
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不斷地學習知識,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只是長大成人後,步入社會,繁忙工作,讓我們喪失了學習的動力。進步,離我們似乎越來越遙遠。事實上,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瞬息萬變,日異月殊,唯有不斷學習,保持進步,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而每一次看到自己的進步,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樂趣。
步入社會後,我們都在談著工作經驗。可是,有的人一年工作經驗,卻幹了十年;有的人一年就頂得過別人好幾年的工作經驗。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這就是學習與進步的意義。
跑步,同樣如此。從1公裡,3公裡,到5公裡,10公裡,再到參加半馬,全馬。這是不斷地堅持與努力,不斷地學習與進步,才能讓你不斷地超越自己,實現自己。堅持跑步,一點一滴地積累,它能讓你感受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進步,讓你感受到無比的快樂。
10公裡,無疑就是初跑者難度較大的一個門檻。大多數人,堅持跑步後,都停留在了5公裡,時間久了也感覺到了乏味。那麼,是時候挑戰10公裡了。10公裡,更是半馬入門的門檻。
跑完10公裡,能夠讓你感受到進步的更大樂趣。你的耐力增強了,你離馬拉松比賽也越來越近了。跑步能力也提升了,繼續堅持下去,進步也會越發的明顯。我們感受著,是自己的不斷進步,優於過去的自己,這才是高貴的精神。
跑步,是最為簡單的運動方式,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對於沒跑步的人來說,跑步的快樂,你不懂,10公裡跑步的快樂,你更不懂。不信,你就去跑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