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香港的第四波疫情來得又是這麼猝不及防,且顯出愈演愈烈之勢。
11月29日,根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數據,截至當日凌晨零時,全港新增11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109例為本地感染,創出第四波疫情爆發以來的單日新增新高。此外,有超過50人初步檢測呈陽性,正等待覆檢。截止目前,香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增至6238宗。
為了應對這一嚴峻形勢,香港不得不再次推出強制性的防控政策以及措施。如下:
自26日起,所有酒吧、酒館、浴室、夜店等場所暫時關閉;
宴會限最多40人參與,以每桌4人計算,即最多10桌;
29日官方宣布,為應對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將在12月2日暫停全港幼稚園及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及提供非本地課程學校)的面授課堂及校內活動,直至學校的聖誕假期開始。
圖片來源:網絡
第四次疫情的強烈反彈
事實上,在前些日子,香港剛從七八月掀起的第三波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陰霾走出來,如今卻又不得不繼續面對新一輪的爆發。
而究及反彈原因,主要是基於綜合作用所致,由於香港海外檢疫或存有一定的漏洞,或使得輸入型病例患者帶入本地社區,疊加香港本地市民出現了一定的抗疫疲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出行為,進而給了病毒可乘之機,出現了較為大型的超級隱形傳播鏈,使得本地疫情進一步惡化,有所不受控。
就11月29日新增的本地病例來看,其中,有24人暫未能找到確切的傳播源頭,包括安老院員工、學生、律政司職員、退休人士及家庭主婦等;其餘病患均屬於聚集性感染,涉及3間餐廳及多間舞蹈中心等,其中,跳舞群組新增62人,該群組累計感染人數已近480人(一名確診者曾於11月14日到灣仔駱克道跳舞俱樂部StarlightDance Club)。
對此,此前香港特區政府首次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在11月1日至21日曾到訪指定跳舞場所人士必須在11月24日或之前檢測新冠病毒。
而由於香港第四次疫情來勢洶洶,香港經濟距離全面復甦還有一段長路要走,畢竟目前的發展境遇依舊不容樂觀。
疫情對經濟重創加深
雖說此前由於疫情有所受控,使得香港經濟出現了一定的改善,但基於訪港人員的驟減,香港經濟依舊受到了明顯的負面衝擊,尤其是近期疫情帶來的反彈,更是使其繼續陷入深淵。
由於訪港人員的驟減,疊加本地經濟活動難以全面開展,香港經濟可謂是「壓力山大」。
根據旅發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訪港旅客總人次為355.8萬,同比下跌92.9%。其中,來自內地的訪港旅客為270萬人次,同比下跌93.2%。其中,10月訪港旅客初步統計數字為7817人次,同比下跌99.8%,已經是連續9個月同比跌幅超過90%。
而被稱為「購物天堂」的香港少了訪客的購買力量,零售業的表現更是慘澹。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顯示,今年1月至9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去年同期下跌28.7%。其中,按零售類別劃分,跌幅最大是藥物及化妝品,同比下跌45.5%,其次是電器下跌38.7%,珠寶首飾、鐘錶等緊隨其後。
例如,此前莎莎公布了近十年來的最差業績,今年4月至9月,其持續經營業務的營業額跌至12.86億港元,按年大跌62.1%,且最終錄得高達2.42億港元的淨虧損。
數據來源:官方公告
零售業的不景氣也使得香港四大核心消費區出現了高位的空置率,畢竟沒有人氣,名品店紛紛離場使得其出現了「門可羅雀」之象。
截至第三季度,包括中環、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鋪位空置率持續維持高水平,整體空置率已高達18.3%,較第二季13.5%上升4.8個百分點。其中,銅鑼灣空置最為嚴重,空置率高達22.4%,按季大幅增加10.6個百分點;中環區緊隨其後,街鋪空置率報18.9%,按季升4.8個百分點;尖沙咀及旺角的空置率分別為17.4%及16.6%,分別同比上漲2.9及3.5個百分點。
「香港首三季四大核心區的整體租金平均跌幅約20%,每區的跌幅介乎19.4%至21%。」——公開數據
由於生意不景氣,失業率的升高也是在意料之中。目前最新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由6月至8月的6.1%,上升至7月至9月的6.4%,創出近16年來的高位,失業人數增至近26萬人,就業不足率維持在3.8%左右。
雖說此前香港第三季度GDP同比下跌3.5%,較第二季度收縮9%,取得了一定的改善,高於市場預期(收縮5.6%),但第三季度經濟活動仍明顯低於衰退前的水平,而由於疫情的反覆,也繼續使得後期預期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預計全年經濟收縮6.1%...這將是香港有公開記錄以來經濟表現最差的年份。」——《施政報告》
而相對於香港的不振,內地由於疫情有效受控,逐漸走出疫情陰雲。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創2017年10月以來新高)、56.4%和55.7%,高於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對於香港而言,只有繼續朝兩個方向發力,才能助力經濟儘快回春,一為繼續加快融入中國內地經濟循環的步伐;二為積極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國際貿易協定合作。
但整體來看,由於此前爆發的社會事件引發的動蕩,疊加新冠疫情的肆虐,香港經濟已出現了明顯的萎縮,倘若第四波疫情不能得到及時的控制,又或是出現了未知的「第五波」疫情(由聖誕假期大量留學生返港等因素引發),香港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將繼續受制於疫情,承壓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