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驚現瘋狗咬人事件!這些知識,讓你遠離狂犬病!
最近,北京市出現了幾起流浪犬咬傷多人的事件。國慶假期即將來臨,走親訪友免不了和親友們的愛犬「親密接觸」一下,如何預防狂犬病呢?
狂犬病(Rabies)
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感染所引起的,是我國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致死率接近100%,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為什麼會得狂犬病?
大多數人間狂犬病病例是由患有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所致;
少數是由於被抓撓或傷口、黏膜被汙染所致,因移植狂犬病患者捐贈的器官或組織發病也偶有報導,但病毒不能侵入沒有損傷的皮膚。
有什麼症狀?
狂犬病的臨床表現分為狂躁型和麻痺型兩類,前者多見。
1. 狂躁型
臨床表現為:在癒合的傷口及其神經支配區有癢、痛、麻及蟻走等異常感覺,後出現高度興奮、恐水、怕風、陣發性咽肌痙攣和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壓增高等。逐漸發生全身弛緩性癱瘓,最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2. 麻痺型
臨床表現為:前驅期多為高熱、頭痛、嘔吐及咬傷處疼痛等,無興奮期和恐水症狀,亦無咽喉痙攣、吞咽困難等表現。前驅期後即出現四肢無力,麻痺症狀,麻痺多開始於肢體被咬處,後呈放射狀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癱瘓,咽喉肌、聲帶麻痺而失音。
預防措施要做好!
1. 消除犬類狂犬病
通過接種犬用狂犬病疫苗預防犬狂犬病,是預防人類狂犬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措施。為犬類接種疫苗不但可以預防犬類狂犬病的發生,還能減少被狗咬傷者的暴露後預防需求。
2. 人暴露前免疫
指預先注射狂犬病疫苗,產生抗體,對於持續、頻繁暴露於狂犬病病毒危險環境下的個體,推薦進行暴露前預防性狂犬病疫苗接種。
3. 暴露後處置
1、暴露後預防處置的內容主要包括:
①儘早進行傷口局部處理;
②儘早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
③需要時,儘早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2、判斷暴露程度
針對不同暴露程度,其採取的預防處置措施不同。狂犬病的暴露程度,根據性質和嚴重程度分為三級(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即可判定):
I 級暴露:
(1)接觸或餵養動物;
(2)完好的皮膚被舔;
(3)完好的皮膚接觸狂犬病動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洩物。
II 級暴露:
(1)裸露的皮膚被輕咬;
(2)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
III 級暴露:
(1)單處或多處貫穿皮膚的咬傷或抓傷(「貫穿」表示至少已傷及真皮層和血管,臨床表現為肉眼可見出血或皮下組織);
(2)破損皮膚被舔舐(應注意皮膚皸裂、抓撓等各種原因導致的微小皮膚破損);
(3)黏膜被動物唾液汙染(如被舔舐);
(4)暴露於蝙蝠(當人與蝙蝠之間發生接觸時應考慮進行暴露後預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傷、抓傷或黏膜的暴露)。
3、判定暴露級別後,應儘早採取處置措施!
①I 級暴露者,無需進行處置;
②II 級暴露者,應立即處理傷口,並按相關規定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
③III 級暴露者,應立即處理傷口,並按照相關規定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並接種狂犬病疫苗。(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帳號)
(責編:嚴遠、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