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比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毫無疑問眼鏡王蛇會獲勝,最長可達6米的體型,讓它們在一眾毒蛇面前獨領風騷,更厲害的是,眼鏡王蛇的主要食物就是其他蛇類,其中也包括毒蛇,除此之外,它們也會進攻同類,以同類為食。
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同類之中雄性並不會攻擊雌性,但是眼鏡王蛇並非如此,在非交配時節,體型更大、達到5米多甚至6米的雄性眼鏡王蛇並不會對體型只有4米左右的雌性客氣,依然會把它們當做獵物。
不過在交配期時,雄性體內會分泌一些激素,調整它們的攻擊力,壓抑它們的食慾,以便它們能夠和雌性順利交配。
蛇屬於有明顯發情期的物種,這是因為在不同的季節,它們的食物總量不同,如果小蛇出生在食物匱乏的季節,則存活率會下降;而出生在食物豐富的季節,存活率會顯著上升。
在交配季節時,雌性會和多個雄性進行交配,這是為了篩選出更為優質的基因,以及讓自己的後代基因更加多樣化,增加存活率。其中雌性能夠儲存雄性的生殖細胞,決定什麼時候用這些生殖細胞令卵細胞受精。
當雌性決定令自己受孕之前,它們會先飽餐一頓。這是因為眼鏡王蛇是一個非常具有母愛的動物,它們的小蛇在孵化期間,它們會在巢穴之上保護著小蛇的安全,一動也不動,在此期間完全禁食。
要知道的是,眼鏡王蛇並不需要像鳥類一樣利用體溫孵化後代,眼鏡王蛇屬於冷血動物,它們自身不會產生熱量維持體溫,而是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為了給小蛇提供適宜的溫度,眼鏡王蛇會利用自身的肌肉,將森林中的落葉聚攏在一起,形成一個超大型的巢穴。之後眼鏡王蛇會將自己的卵產在巢穴之下,而巢穴之中的溫度就可以保持在恆溫32℃,以及90%的溼度。
在小蛇孵化期間,眼鏡王蛇會守在巢穴上,以免自己的後代被其他動物所吃掉。但當小蛇即將要孵化出時,它們會選擇離開。原因是因為眼鏡王蛇具有食蛇天性,再加上它們在整個孵化期餓了太久,它很有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將自己的後代一股腦吞下。
一般情況下,眼鏡王蛇會產下20-40枚卵,但由於森林中天敵環伺,它們之中只有1-2條才能夠存活到成年。
作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毒蛇,很多人會好奇它們有天敵嗎?其實它們確實有天敵,而且最大的天敵就是自己。
眼鏡王蛇剛孵化時體型只有40釐米左右,雖然它們此時已經具有了極強的毒液,以及驚人的咬合力。但由於體型較小,所以一些蜥蜴,麝香貓等會將它們當做辣條一樣吃掉。
另外, 在它們還是枚卵時,如果沒有母親的保護,它們很可能會被森林中的野豬,其他蛇類等吞掉。
在它們長大的過程中,其他大型蛇類也會捕食它們,將它們作為食物。但隨著它們的體型越來越大,當它們體型達到了2米以上時,將很少有其他物種能夠捕食它們,此時它們的天敵只有一種:它們自己。
眼鏡王蛇具有同性相食的習慣,它們對絕大多數毒蛇的毒液免疫,其中也包括它們自己。當它們感受到周圍有其他同類存在時,它們會悄悄地趕過去,對其發動主動攻擊。
一般情況下,小型眼鏡王蛇在遇到較大的同類時,都會淪為同類的盤中餐。
由於眼鏡王蛇具有強烈的領地意識,以及能夠以其他蛇類(包括毒蛇)為食,使得有眼鏡王蛇出沒的地方,一般不會有其他蛇類存在,所以在一些地方,人們會和眼鏡王蛇和平相處,並把它們當做神聖的象徵。
然而由於眼鏡王蛇也會分泌毒液,且毒液量非常巨大,以至於每年仍有許多人喪生於它們的毒液之下。
其實現如今的醫學非常發達,一旦被眼鏡王蛇咬到後,要立即就醫,只要能夠在黃金救助時間注射眼鏡王蛇抗毒血清,一般都不會危及生命。但如果時間拖延的太久,毒液可能會造成身體器官受損,危及生命。
不過,眼鏡王蛇雖然兇猛,但它們其實也怕人,而且自從有了人類,眼鏡王蛇的數量就一直在持續不斷地下降,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類也是眼鏡王蛇的天敵。它們遇到人類時,並不會選擇主動攻擊,只要我們不威脅它們,以及在孵化後代期間過於靠近它們的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