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放飛一隻「會飛的猴子」,確認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亞成體

2020-12-07 湖北之窗

湖北之窗新聞網(記者衛冬 通訊員黃大勇 劉鋒)12月31日下午3時許,安陸市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在安陸市西部某森林公園放歸自然。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猴面鷹」從籠中拿出放到樹上時,「猴面鷹」揮動翅膀嘗試了兩次後,終於展翅騰飛遠去。

12月20日上午,安陸市陳店鄉村民康桂蓉、許世清母子倆將在菜地裡撿到的一隻「猴臉鳥身」的怪鳥送到安陸市陳店派出所。當天上午,這隻被當地村民稱為「會飛的猴子」被送到安陸市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保護站。經鑑定,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因其面相如猴,也被稱為「猴面鷹」。保護站工作人員通過測量其體型數據認為其系並未完全成年的亞成鳥,經過仔細檢查未發現其身體有受傷現象。工作人員分析,「猴面鷹」極可能是因體力不支墜落到農家菜地。在留置觀察24小時,排除「猴面鷹」受傷和中毒可能後,安陸市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保護站決定將「猴面鷹」放歸自然。

相關焦點

  • 樟樹市林業局救助放飛國家 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
    12月21日,樟樹市野保站工作人員成功放飛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12月20日,一位熱心市民在祭掃途中發現一隻鷹,並將其送到樟樹市林業局野保站。經確認,這是一隻猴面鷹,檢查後發現這隻猴面鷹無明顯外傷,但精神狀態較差,無法站立和飛行,初步判斷系因長時間未進食導致體力不支。
  • 草鴞市場被售賣 市民100元買下 得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後放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4月14日,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俗稱:猴面鷹)在隆昌市愛鳥養鳥協會的幫助下被成功救助。「我這兒有隻鳥,長得很奇怪,看起像猴子的臉,你們過來看一下嘛。」14日中午,隆昌市愛鳥養鳥協會副會長劉仁發接到市民陳先生的電話。「我到現場一看,確認這個是猴面鷹,是貓頭鷹的一種。」當即,劉仁髮帶著猴面鷹回到了協會,並當即聯繫了隆昌市森林公安局。隨後,隆昌市森林公安局趕到協會,經其確認,該鳥確實是草鴞,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猴面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修水縣放飛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曹誠平 通訊員徐紅波、樊珍攝影報導:7月8日10時40分許,修水縣森林公安局義寧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他在茶舍村田邊發現了一隻貓頭鷹,並送至茶舍村委會辦公室,請民警前來處理。  民警迅速趕到寧州鎮茶舍村委會,只見地上蹲著一隻棕色的貓頭鷹,正睜著一雙大眼睛盯著他們。民警將這隻貓頭鷹帶到派出所,買來瘦肉對它進行餵食,同時與縣野保站工作人員取得聯繫,並請來專業人士對貓頭鷹的身體進行了全面檢查。經查,此鷹身體並無傷痕疾病,狀態較好,應該是飢餓所致飛落田邊。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縱紋腹小鴞在敖漢旗放飛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湯軍)7月29日上午,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縱紋腹小鴞在敖漢旗成功放飛。這是赤峰市敖漢旗森林公安局在開展「崑崙2020」專項行動中多次救護野生動物的一個縮影。7月27日,敖漢旗森林公安局值班室接到熱心群眾電話稱「在海嶽新城小區有一隻貓頭鷹不能飛翔,需要你們救護」。局帶班領導及時組織民警趕到現場,從報警人手中將貓頭鷹帶回單位。民警對這隻貓頭鷹仔細檢查後,發現無傷病,狀態尚好,判斷可能是由於缺乏食物而短時失去飛翔能力,遂買來新鮮肉剁碎進行餵養。7月29日,這隻縱紋腹小鴞在民警的精心照料下,身體精神狀態較好,已恢復飛行能力,被重新放歸大自然。
  •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放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
    12月29日,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功放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28日傍晚,井岡山市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員在巡查途中發現一隻貓頭鷹趴在一棵樹下一動不動,心想著是不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是不是受傷了?於是將其撿起放至辦公地點,第二日一早便送至井岡山保護區鑑定。
  • 民警救助一隻「落湯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鴞
    民警救助一隻「落湯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鴞 2020-04-13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原小學生路邊撿到一隻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
    7月25日中午,太原市民史先生給山西晚報打來電話,說他小兒子史兆東上午在親賢街茂業附近撿到一隻體長15釐米左右、羽毛呈深棕色的鳥類。經山西省林業廳工作人員確認,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工作人員建議等它恢復體力後放飛。
  • 吉安放飛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
    吉安新聞網訊10月18日,吉安市野保站成功放飛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放飛「鳳頭鷹」現場10月17日晚,一位熱心市民來電稱,其在公園散步時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鷹,吉安市野保站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前往查看。
  • 紅河警方解救一黃眼大鳥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
    據云南省紅河州森林公安局1月13日發布消息,紅河警方解救一黃眼大鳥,經鑑定這隻大鳥系鷹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經兩天精心餵養,鷹鴞已無大礙,民警將其放歸大自然。消息稱,1月8日下午14時30分左右,紅河州金平縣森林公安局接到110指揮中心警情稱:城區雲皓酒店工作人員報警稱一隻大鳥闖入酒店大廳,請你們前往進行處理。接警後,森林公安民警迅速組織警力趕往現場,趕到現場時,酒店的機房工作人員已將這隻大鳥放入一個紙箱內。
  • 豐順有村民撿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領角鴞
    「有村民撿了一隻貓頭鷹送到留隍派出所來了!」12月21日,正值冬至佳節,豐順縣公安局森林分局接到留隍派出所消息後,迅速組織民警趕赴該所進行救助。據留隍派出所民警介紹,當日留隍鎮石九村村民翁先生在上山掃墓的途中,看見這隻貓頭鷹躺在路邊,不飛也不躲。
  • 男子捕獵貓頭鷹被判刑7年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男子捕獵貓頭鷹被判刑7年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時間:2015-11-12 17:57   來源:帝都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捕獵貓頭鷹被判刑7年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男子捕獵貓頭鷹獲刑7年:捕8隻摔死6隻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貴州男子在臨安住旅館時,碰到民警例行檢查。
  • 安圖縣林業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日前,安圖縣林業局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長耳鴞「我在山上撿到一隻受傷的鳥,看起來像國家野生保護動物,請你們抓緊來救助它吧!」近日,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辦公室接到市民打來的電話後,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經鑑定,市民發現的鳥為長耳鴞,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長耳鴞,為夜行性鳥類,白天多躲藏在樹林中,常年棲息在樹幹側枝上或林中空地上草叢中,黃昏和晚上才開始活動。
  • 「今年已放飛8次」 3隻猛禽在南昌被放飛,全是「國家二級」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4月26日傍晚,江西省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在南昌的梅嶺放飛3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記者看到,現場依次放飛的是一隻東方草鴞、一隻紅角鴞以及一隻白鷳,都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吉安市成功放飛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圖)
    放飛「鳳頭鷹」現場>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張祖華、韋錦雲攝影報導:10月18日,吉安市野保站成功放飛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  10月17日晚,一位熱心市民來電稱,在其公園散步時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鷹,吉安市野保站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前往查看。經鑑定,這是一隻鳳頭鷹,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工作人員隨後將其送往醫院進行檢查。經檢查,這隻鳳頭鷹無明顯外傷,但精神狀態較差,無法站立和飛行,初步判斷系因長時間未進食導致體力不支。
  • ——井岡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放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記
    民警放飛草鴞。1月4日,井岡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將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成功放飛,讓它重回森林。當日10時50分,該局大隴森林派出所接到110指揮中心轉警稱:供電公司在檢查古城鎮鼻上自然村段線路時發現一隻疑似受傷的猴面鷹。接報後,民警立即驅車趕往現場,很快找到了報案所說的猴面鷹。下午,森林分局邀請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技術人員前來查看這隻猴面鷹,經檢查發現這隻猴面鷹無傷痕疾病,狀態較好,符合放生條件。
  • 泰和縣放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
    11月8日晚,泰和縣蒲公英幼兒園方方老師在其所住發現一隻飛入院內的老鷹,據觀察它可能受到驚嚇而誤入小院,熱心的方方老師怕老鷹再次受到傷害,隨即將該老鷹帶回了屋。她在對該老鷹進行了一番精心照料之後,發現它沒有受傷,身體狀態良好,適合放飛,於是在陽臺上進行了放飛,在夜幕下讓其重回大自然。後經該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看當時拍下圖片確認,此老鷹學名為領角鴞,是貓頭鷹的一個品種,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國家II級保護野生動物,主要棲息於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於山麓林緣和村莊附近樹林內。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縱紋腹小鴞在唐山遷安成功放飛
    長城網唐山5月16日訊(陳儒 梁玉水 記者 杜宇昕)5月15日下午,兩隻縱紋腹小鴞在唐山遷安龍山被成功放生。  一個月前,兩隻出生10餘天的縱紋腹小鴞在馬路上被唐山遷安市民發現後,被送到該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手中,經過一個多月的悉心調養,這兩隻縱紋腹小鴞已具有野外生存能力,5月15日下午,他們被放歸大自然。
  • 雲南昌寧警民聯合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央廣網保山6月28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段曉東 羅映科)6月26日,雲南省昌寧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求助電話,迅速趕往現場,對一隻落伍的成年猴面鷹實施救助,對其進行檢查後,已將其移交給野保部門。
  • 人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攝影 劉姝言 部分資料由彭州市林業局提供「長得神似猴子,跟貓頭鷹也有點像,還有點豬拱嘴的感覺,到底是啥哦。」近日,在彭州市通濟鎮黃村村委會,一隻渾身呈灰褐色的猴臉「小怪獸」引來圍觀。
  • 受傷小鴞迫降田間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西青年報2020年04月15...
    受傷小鴞迫降田間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本報記者 郭麗菲     近日,太原市民王先生在小店區鞏家堡田地旁發現一隻受傷的小貓頭鷹,及時聯繫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請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