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想到,南方小山城的瑞雲山,竟然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蛾子:皇蛾。
山城瑞雲山下,正新建著瑞雲山賓館。工地上夜間的燈光吸引來了無數的趨光飛蛾。天亮後,總會有些大小飛蛾停滯在工地上,這也就為清早拍攝蛾子提供了機會。
三明瑞雲山下的瑞雲山賓館
拍攝著蛾子,查證著蛾子名,也就知道了有種世界最大的蛾子叫:皇蛾。想著這應該是在某個遙遠的地方的事。可怎也沒有想到的是,身邊的瑞雲山,竟然也有皇蛾。
南方的五月多雨水。這天清早在瑞雲山賓館建築工地上拍攝蛾子。看到這隻皇蛾的時候,是只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徵的皇蛾。連夜的雨水,將皇蛾身上的絨毛近乎褪盡,色彩暗淡。雖說有些遺憾,卻是不禁心生歡喜,原來瑞雲山也是有皇蛾的。
為了方便拍攝,在將皇蛾從潮溼處移到較為乾燥的地面的過程中,感覺著這皇蛾前翅的上方邊緣「骨骼」,就如同細鋼絲般的堅挺。想想也是,皇蛾展開雙翅,可達300mm,沒有堅挺的「骨骼」支撐,怎能扇動著翅膀飛行喲。
頭天夜裡,這隻皇蛾飛進億龍山莊後門的值班室,讓值班員「留」了下來。皇蛾夜裡在屋內撲騰時,折損了左後翅的一角。在拍攝過程中,也撲騰著大翅做欲飛狀,只有短暫的數分鐘,安靜的平展雙翅停棲在地面磚上。
皇蛾,雄性
這是只雄性皇蛾,體型及翅膀均較雌性為小。觸鬚呈羽狀,卻是比雌性皇蛾更為寬闊及稠密。
皇蛾停棲在建成完工的瑞雲賓館正門前的粗大柱子底端。是只剛產完蟲卵的雌性皇蛾。
剛產完蟲卵的雌性皇蛾
皇蛾成蟲後,口部器官會脫落,也就不能進食了。靠在幼蟲時積蓄在體內的脂肪維持。皇蛾的生存期大約為兩個星期,在生存期的唯一目標,就是抓緊時間繁殖後代。
拍攝手指上的皇蛾,用的是17-40mm變焦鏡頭40端。左手立著皇蛾,右手持機拍攝。
皇蛾,學名:烏桕大蠶蛾,烏桕巨天蠶。體色多以慄色為主色,前翅和後翅的中央各有一個三角形無鱗粉的透明區域,周圍有黑色帶紋環繞。是鱗翅目大(天)蠶蛾科的一種大型蛾類,翅展可達300mm。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蛾類之一。因為體型大,色彩鮮明,皇蛾也常常被製作成標本來出售。
皇蛾,也俗稱為:蛇頭蛾。這是因為,皇蛾的前翅尖端整個區域向外明顯地突伸,擬態蛇頭。上緣有一枚黑色圓斑,宛如蛇眼,起著恫嚇天敵的作用,蛇頭蛾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皇蛾,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臺灣,海南,雲南的墨江以及西雙版納的景洪、勐臘一帶均有零星分布;泰國,馬來群島,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江西、福建每年發生兩代,成蟲在4、5月及7、8月間出現。
拍攝地點:福建三明瑞雲山
(原創攝影圖文,分享生態攝影之樂趣。如果有誤,請指正並見諒,謝謝您的觀看支持和鼓勵)尊重原創,請勿搬運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