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的穩定性是出片率提升的一個重要保障。現在很多無反相機,都增加了機身防抖,很多鏡頭增加了鏡頭防抖,但最重要的還是在相機的穩定握持及設置好足夠的安全快門以預算相機的抖動。
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說說增加相機穩定性的這些事。
一、相機穩定是保障畫面效果的基礎
因為相機握持不穩或則安全快門不足而造成相機抖動,從而讓拍照的畫面不夠清晰,這種問題是致命的,同時也很難在後期中修正回來。
雖然目前有一些PS插件號稱可以圖像抖動,但效果不佳,除非AI技術非常成熟的明天,否則不要清易嘗試去修正,而應該在拍照時就做好相關的準備。
二、相機抖動的原因
1、握持原因
由於握持不穩導致相機抖動。握持姿勢很多入門書籍都有說到了,如果不當的姿勢,會大大增加相機抖動的概率。
野馬哥想特別說的一點就是,現在無反相機興起,或者有些人也喜歡用單眼相機的LV(實時取景模式)進行拍攝,特別是配合觸控螢幕進行對焦及按下快門拍攝,很方便。但由於這種比較隨意的手持,會較容易使相機不穩。
由於人體自身的一些生理現象,如呼吸或脈搏,身體會有很輕微的抖動現象存在。這些抖動若非有意識對呼吸進行控制,是很難消除的。
2、相機內部
說到單眼相機內部的重要構造-反光鏡,其在取景狀態和拍攝狀態下有開合動作。反光鏡的動作會造成輕微的相機抖動,這在正常情況下不影響成像,但是在微距攝影,或者是高像素相機拍攝時,會產生一些問題。
3、按壓快門
按壓快門時,由於用力過度,可能會讓相機產生抖動。
4、高像素機型
高像素機型如5DSR、D850、A7R4或中畫幅機型等,對抖動更敏感。
5、一些拍攝場景
在使用長焦鏡頭和微距攝影時,由於放大倍率較高,一點小抖動,也會被放大數倍。
三、防抖技術
1、機身防抖
越來越多的微單,具備了機身防抖功能。這是由相機本身具備的傳感器去偵測抖動的方向和動量,感官元件ccd/coms的位移來達到防抖功能
機身防抖的好處是無需鏡頭具備防抖功能,當然如果鏡頭具備防抖功能,則可以通過雙重防抖來實現更好的防抖能力。
2、鏡頭防抖
鏡頭防抖是用過鏡頭內馬達驅動陀螺儀對鏡片進行位移修正抖動補償。
3、電子防抖
主要是用於拍攝視頻所採用的電子防抖,在沒有穩定器的情況下,可以增強畫面的穩定性
4、穩定器
能比較徹底解決視頻中畫面的穩定性。但穩定器對於小的機身會比較友好,且只適用於拍攝視頻。
五、消除抖動的方式
1、改進握持姿勢
如上所說,保持正確握持姿勢。可利用相機背帶,如拍攝時將背帶繃緊,有助於保持相機穩定。
2、改進相機握持感
如增加手柄,加大相機自重,特別是在傳接較大鏡頭時,有助於相機與鏡頭整體的協調性,更容易穩定。
3、拍照方式的修正
儘量用取景器取景,除非高角度或低角度時才使用機背液景屏取景。
4、積極使用三腳架
特別是嚴肅的風光攝影師,他們追求畫質的完美,因此幾乎每張照片都在三腳架上完成。
三腳架能去除人體產生的自然抖動。但三腳架的缺點是不便攜,且佔位置,某些地方是不便於使用的。
5、適當使用獨腳架
當三腳架不方便使用的時候,獨腳架就能大顯神威了,雖然穩定性不如三腳架,但也可以大幅增加拍攝時相機的穩定性
其他方式還有身體或手依靠在樹或牆壁上以增加身體的穩定性。
6、三腳架的替代方案
如自製的豆袋,或者將相機放在穩定的平臺上等方式。
7、消除按動快門時的抖動
使用快門線或遙控快門可以消除在按動快門時的抖動。還有使用機背液晶屏取景時,可設置為對焦完成後按下快門的方式拍攝。當然此時最好是配合三腳架使用更佳。
8、反光鏡預升
這是消除反光鏡開合引起抖動的最佳方式,但並不是所有相機都具備此功能。
9、提升安全快門
安全快門的計算方法一般是所使用鏡頭的焦距的倒數。當然如果是半幅機,一般要以等效焦距來計算,而高像素機器,則最好以兩倍的安全快門來進行計算了。
10、使用帶有機身防抖的相機或防抖鏡頭
防抖技術還是很成熟有效的,比如很多機身防抖能帶來五級以上的防抖性能,而防抖鏡頭一般都具備3-5級的防抖能力。
綜上,我們討論了抖動的原因及各種解決抖動的技巧與方案。實際拍攝中,我們還是在按動快門時,需要調整自己的呼吸,讓機身儘可能保持穩定,只有練出一雙鐵手,才更有保障!當然配合各種裝置和保持正常的握持姿勢,再配合適當的安全快門,相信您一定能拍出更加清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