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維權周」連續報導·第三彈
宅男福利,羞羞的資源,老司機開車……VR眼鏡的線上銷售成了成人資源泛濫的交易場:買一個19.9元的VR眼鏡,5000G小黃片隨後奉上。電商平臺上,VR產品的封面圖也十分露骨,配上極具誘導性的宣傳,一批批消費者被帶進了坑。
商家靠著這樣的旁門左道瘋狂撈金,有一家網店靠此每月銷售收入竟高達300萬元。但是隨著深圳警方抓捕了數名賣VR眼鏡贈淫穢視頻的商家,加上淘寶加強了監管,商家不得不收斂起來。
《IT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隱秘的色情VR產業鏈依然存在,甚至有賣家放棄VR眼鏡直接賣VR福利資源。
「買VR眼鏡送小黃片」轉入地下
「買VR送小黃片」是2016年VR眼鏡市場抹不去的記憶,這一點資深從業者柏南(化名)深有體會,「不僅淘寶上眼鏡盒子產品直接以福利資源吸引用戶,印象中每當有VR的新聞,配的圖片都是低俗大胸妹、美女圖等,好像整個行業都和色情兩個字掛上了鉤。」
柏南是國內最早從事這個行業的一批人,在淘寶上也開了一個小店專門賣VR眼鏡,一開始柏南只是正常掛上去賣,後來他注意到其他賣家的生意十分勁爆,不管是送福利資源還是露骨的文字及配圖,都十分明顯地帶動了銷量。「沒辦法,只能跟風,不過我們沒有送福利資源,只是將封面圖換成了一名美女。」
很快,第一批靠色情暗示賣VR的人還沒賺夠錢,就已經受到了懲罰。今年1月,深圳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賣VR眼鏡贈送淫穢視頻案9件27人,並對其中19人以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依法予以批捕。2月28日晚,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有網店賣家為銷售VR眼鏡,附送淫穢視頻。阿里巴巴平臺相關人士表示,所涉店鋪已經下架關閉,平臺針對一些商品帶有暗示意味的廣告標題進行排查,下線1500個商品,針對類似VR眼鏡等智能設備,做全量商品排查,累計刪除48個商品,涉及28個商家。
阿里嚴打之後,這樣的VR眼鏡廣告已經銷聲匿跡。
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回應稱,除了通過關鍵詞設定和系統排查外,還配備專門團隊進行人工監控,並且通過志願者建設協助平臺發現違規商品並舉報。自2016年1月1日至今,僅阿里平臺已主動排查刪除2769件涉非法營銷VR眼鏡的商品,累計處罰扣分及凍結1214個賣家。
柏南也收到了淘寶的警告,他只好重新上傳了一張簡潔的產品圖,「現在抓得很厲害,放張美女圖片都通不過審核。」淘寶的嚴打成效顯而易見,現在在淘寶上以「VR 成人」「VR 福利」等為關鍵詞,搜到的結果為零,不僅是淘寶,閒魚、阿里巴巴平臺均在嚴打範圍內。《IT時報》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詢問了20多位淘寶VR店,大多數賣家都表示自己和色情VR沒有關係,沒有「那種資源」,不過也依然有個別賣家言語間暗示有資源,「收到貨後再找客服拿資源」。
羞羞成人VR片30元500部
在多個VR資源分享群裡,每天都會有人不斷吆喝著售賣VR資源。《IT時報》記者加上了一位賣家的微信,賣家表示他所出售的是專門適配VR眼鏡的資源,「羞羞成人VR片,絕對不是普通片,你懂的。」購買方式則是買家先付款,然後他將資源通過網盤賣給買家,30元500部資源,還送「羞羞手機遊戲」。
該賣家表示,以前他也在淘寶上賣VR眼鏡,用「福利資源」吸引消費者,但是現在淘寶管得太嚴了,VR眼鏡利潤太薄,於是他乾脆直接做起了VR資源的生意,他向記者展示了100T容量的VR資源截圖,並直言「在QQ、微信上賣,資料都是假的,風險低。」另一位賣家主動加上了記者的QQ,表示只要買88元的VR眼鏡,就可以獲贈3萬部「那種資源」。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條例》第六十八條,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及其他通訊工具傳播淫穢信息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3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如果出售者傳播黃色影片資源是以營利為目的,根據我國《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條規定,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在巨大的法律風險下,隱秘的色情VR產業鏈依然在暗箱操作,找尋一切可能的機會向用戶兜售特殊資源。 對此,阿里巴巴方面向《IT時報》坦言,「非法營銷渠道的多元性,增加了色情營銷的管控難度。」
業內人士也並不希望VR和色情業畫上等號或者約等號,「色情是可以把任何能夠利用到的媒介當做渠道的,它本身不是因為想要和VR的屬性做結合而存在,只是利用VR而已」,熱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魏明表示,在他看來,正是因為缺少精品的VR虛擬實境內容,才讓VR色情趁火打劫。
VR行業不景氣 需要新的產品形態
VR眼鏡的C端銷售以線上為主,動了歪腦筋做偏門營銷主要是為了銷量。線下也有不少商家進了貨,給用戶嘗鮮。《IT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淘寶上銷量排名靠前的多是一些雜牌眼鏡,價格低廉且用戶體驗較差。線下的情況則十分慘澹,在浦東區張楊路一家數碼城二樓,只有一家店主的櫃檯上陳列著幾臺VR眼鏡,這是整個數碼城唯一一一家有VR眼鏡賣的商鋪,且銷量不容樂觀。
店主告訴記者,從VR一出現就進了一批貨,但是不好賣,「說白了,現在VR眼鏡是特別冷門的數碼產品,之前進的貨清晰度太低我都退回去了。」最新進的這批貨售價180元,和幾十元的VR眼鏡相比體驗有提升,但同樣沒能帶來銷量的提升,店主手上屯的一批貨也苦於無法出手,只能閒置在櫃檯上,落上一層厚厚的灰塵。
數碼城店主生意慘澹
看起來,仿佛VR產品還沒來得及大展拳腳,就已經胎死腹中。近日知名VR創業公司完美幻境的倒閉則讓行業人士的心頭多了一重陰影:2017年的日子,看起來不好過。
C端的銷量不佳對於很多廠商來說或許影響不大,因為不少VR公司都聰明地將目光對準了B端。然而在缺少內容、無法變現等行業普遍的壓力下,B端的生意也漸漸難做起來。
「現在的感覺是兩隻腳都有點乏力,去年B端還是挺賺錢的,今年的訂單就不如去年了,去年做的產品還沒賣掉呢。」GLASOO品牌創始人趙山山向《IT時報》記者透露,像完美幻境這樣稍有名氣的公司倒閉了有人知道,很多不知名的小公司連倒閉了都沒有聲音,很多廠商也掙扎在生死線上。在他看來,就移動VR來說,經歷了「藍海—紅海—血海」的階段,需要新的技術或者產品形態來改變市場現狀。
魏明則認為,用戶對VR是有心理預期的,第一時間無法滿足的話會對行業失去熱情,整個市場和資本都會冷掉。「不能靠任何福利或者噱頭去當產品,還是要回歸到體驗本身上來,VR這個載體能利用的技術很多,現在大部分行業者都才只利用到了VR表面的東西。」魏明認為,每個從業者都想佔據入口,第一個想法就是佔入口,拼覆蓋。看似競爭激烈,但是對於好的應用來說,VR依然是一片無限可能的藍海。
(圖片來自網絡)
// 推薦閱讀 //
為什麼小米要偷偷推「閹割機」?幕後有推手!
「閹割版」手機,閹割了用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