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兩種人必定慘敗,一種是懶惰之人,另一種是驕傲之人。前者什麼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結果總是一事無成;後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認為自己最聰明,常常招來他人的不滿和怨恨,於是往往受人詆毀、咒罵,最後被惡意的誹謗所吞沒。
曾國藩曾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還是為人處世,一勤天下無難事。大多數人一輩子平庸,只因懶惰。梅蘭芳最初也資質平庸,但他不甘於此,勤學苦練,終成一代宗師。庸人敗於懶惰,天才卻輸於狂傲。李自成勇猛有才略,起義稱王,卻因勝利滋生驕傲,最終慘敗。
業精於勤荒於嬉,從某種意義來講,也便是凡事敗於懶而成於勤!懶惰是一種惡習,一旦染上,極難改正,沉浸於這種安逸中不能自拔,最後傷害的是自己。勤能補拙是良訓,你即使沒有別人聰明,那麼也不要緊,勤奮可以彌補不足,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取得一分收穫。
王陽明曾教育自己的孩子說,「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 人之大患,只是一傲字。人的高傲首先源於自滿,高傲的人都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足夠的高度,不需要再學習,再努力。傲是自取滅亡之道,所以古人說驕公必敗。
有句話叫:恃才傲物。我見過很多有才能的人,他們真的很有才,讓人敬佩。但是他們幾乎個個都很傲慢,無一例外。他們總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認為自己已經很了不起,所以一旦傲慢就會自負自大、故步自封,陷入自我膨脹裡不可自拔,但任憑人勸阻、提醒都不聽從,甚至無藥可救,這就必然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