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模式層出不窮,成功的共享少有,究竟什麼樣的共享經濟才能有效解決消費痛點?共享農場、共享養雞這項目靠譜嗎?帶著層層疑問,我們一起來看博根農場共享養雞項目負責人李波具體講述他的實戰經驗
共享經濟在深深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提高社會財富的循環效率,擴大人們的消費需求,滿足更多人的利益等。共享經濟模式層出不窮,成功的共享少有,究竟什麼樣的共享經濟才能有效解決消費痛點?共享農場、共享養雞這項目靠譜嗎?帶著層層疑問,我們一起來看博根農場共享養雞項目負責人李波具體講述他的實戰經驗。
共享農場 共享養雞
A:農場做共享養雞項目的初衷是什麼?
Q:我們博根生態農場有富餘的備案用地,農場周邊有數千畝的閒置荒地和丘林,博根生態園區植被茂盛,青草蔥鬱,雞群可以獨享採食天然蟲草、暢飲山間泉水、呼吸純淨空氣、感受清涼晚風、深居烏蒙山谷的天賜牧場,對發展生態散養青腳雞具有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
A:博根農場的主業是烏金豬繁育,怎麼不做共享養豬而選擇做共享養雞?
Q:我們做過市場調查,生豬的供應鏈特殊,每個環節都非常成熟,不可或缺,憑一家企業的能力去整合供應鏈不現實,更談不上節點優化。雞的供應鏈相對開放多元,可以走傳統流通、定點配送、農場直供餐飲店、生鮮快遞到家等
A:哪些主體適合參與共享養雞?
Q:參與主體比較開放,農批市場活禽屠宰店、柴火雞等火鍋店、商超生鮮供應商、生鮮電商、微商、家庭或親友有消費分享需求的群體、喜愛生態農業的個人等都可以參與其中
A:共享養殖的雞是什麼品種,可以介紹一下嗎?
Q:我們經過市場消費調查、結合當地氣候和環境因素、因地制宜、品種論證,最終選定青腳麻雞作為共享養殖品種,青腳麻雞不是烏骨雞,它只是腳是烏黑色,皮肉是白色的,這個雞的特點肉質細嫩、脂肪含量低、營養價值高、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具有山區土雞的本色、特別適合高原山區養殖
共享農場 私人訂製
A:農場共享養雞項目現在進展如何?
Q:在我們前期的積極籌備下,疊加最近天氣轉暖、疫情緩和、雞苗行情低迷,進苗成本優勢明顯等因素,有幾位合作夥伴鼎力支持,當了第一批急先鋒,目前已經引進5000隻青腳雞苗,開始試點養殖
A:農場共享養雞的合作模式如何,關鍵細則可以簡單講述嗎?
Q:模式上我們考慮比較簡單,沒有複雜高深的概念,堅持共創共享的初衷,農場與共享合作夥伴平均分配成本、平均享受收益。參照行業平均養殖成本來核算成本,根據實時市場行情進行定價,實際銷售收入減去實際成本支出就是項目毛利潤
A:共享合作夥伴的出資和收益是怎麼規定的?
Q:養雞主要成本構成包括:雞苗+藥物+飼料+人工+場地+設施折舊,這些費用都是公開透明的,如青腳麻雞雞苗(脫殼苗)市場價5元/只、飼料按行業飼養標準料肉比3.2:1(走地雞會偏高),全部加總後成本分攤,一隻走地青腳雞(養到5斤重成雞)的養殖成本大概在35—40元之間,共享合作夥伴可以以雞苗、飼料、現金等方式參與共享養殖,青腳雞市場價值一般不低於16元/斤
A:參與共享養雞的合作夥伴還會有哪些權益?
Q:農場與共享合作夥伴的權益是對等的,對養大的成雞為提高收益,在銷售渠道和定價等方面雙方公開透明,共享合作夥伴可以充分參與,也可以全權委託農場統一銷售。共享合作夥伴還可以享受到農場的其他權益,如:可以享受共享數量的3%作為消費自用,按成本計價;可以享受將共享盈利的5%作為消費自用農場的其他產品,按成本計價供應等
A:參與共享養雞主要有哪些風險?
Q:養殖業最大的兩個風險是疫情和行情波動,這個我們都無法左右,按照共創共享的原則,風險也是由雙方共擔
A:參與農場共享養雞合作最低合作數量有規定嗎?
Q:有的,目前項目在試運行期間,參與的共享夥伴需要共養1000隻以上,根據試運行情況,後期會開放共養100隻起步的共養合作
(完)
共享天賜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