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的話:1991年7月31日,11歲的哈利·波特收到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由此踏上他的魔法之旅……2020年7月31日,陪伴無數青少年長大的哈利迎來了他的40歲生日。今年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進入中國20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學院紀念版,包括格蘭芬多、斯萊特林、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勞四個學院版本。「哈利·波特」系列八部電影正在「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第一部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3D版,定檔8月14日在內地重映。20年了,來自魔法世界的魅力為何絲毫不減?全世界的「哈迷」為什麼越來越多?電影重映的那一天,你會COS某位角色去影院嗎?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中文譯者馬愛農回憶說,「翻譯前三本就像在上臺階,到第四本漸入佳境,出現了很多奇怪的新事物,人物和情節也更加豐富。」馬愛農稱最喜歡的人物是羅恩,「他就像鄰家小男孩,身上有笨拙、困惑甚至一些可笑的表現。雖然他不是絕對的主角,但是他的善良、幽默和勇敢,通過很多細節打動了我。」人民文學出版社「哈利·波特」系列編輯王瑞琴表示:「如果沒有發生疫情,我們原計劃從春節後開始一系列紀念活動,現在只好轉到線上和讀者交流,同時也在馬不停蹄地推出20周年學院紀念版圖書、《哈利·波特:電影角色書》等。」

1991年, 喬安妮·凱薩琳·羅琳(duJoanne Kathleen Rowling)在從倫敦去曼徹斯特的火車上,看到窗外一個戴著眼鏡的小男巫朝她微笑並揮手時,萌生了進行魔幻題材寫作的想法。作為單身母親,羅琳的生活極其艱難。在開始寫「哈利波特」系列兒童小說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曾因自家屋子又小又冷,到附近的咖啡館把故事寫在小紙條上。不過,她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哈利·波特系列歷險小說在七年後誕生了。

羅琳於1997~2007年所著的「哈利·波特」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共七部,被翻譯成73種語言,所有版本總銷售量超過4.5億本,名列世界最暢銷小說系列。「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把這七部小說改拍成八部電影,是全球電影史上最賣座的系列,總票房收入達78億美元。八部電影,歷時11年,觀眾看著當年10歲出頭的小演員們個個長大長殘(誤),不是書迷的觀眾,都看出了一種情懷(畢竟,跨越這個長度的電影也不是很多),連劇情之外的花絮故事都成了增加電影精彩成分的一部分。作者羅琳一開始就明確表態一定要全部使用英國演員,以保證所有人都有一口純正的英式發音。

羅琳一直深受「哈利·波特」迷們的喜愛,然而近日卻因發言涉嫌反跨性別,美國兩個最大的「哈利·波特」粉絲網站宣布與羅琳「劃清界限」,出現歷史上第一次粉絲把作者開除的現象。「哈利·波特」粉絲網站The Leaky Cauldron 和Mugglenet 聯手發布聲明,「因為作者羅琳對邊緣群體的言論與《哈利·波特》書中以及粉絲群體所提倡的包容性價值觀產生衝突,網站將刪除羅琳的個人網站連結和照片,並不再提及其除了創造魔法世界外的其他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