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2018年的時候開了家機器人餐廳,大家都說這是全球首家機器人餐廳。
其實機器人的範圍太廣了,真的應用到機器人的餐廳其實早就出現了。2010年世界第一家以「機器人服務」為主題概念的機器人餐廳在山東濟南出現。
機器人餐廳在世界各地陸續出現,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各大企業開始參與到機器人餐廳這塊領域。
2018年6月,盒馬推出機器人餐廳。
自助選擇餐桌,通過APP或者現場點單,或者在生鮮區自己挑選食材,結帳後工作人員將其傳送到後廚區。
機器人將顧客下單的食材提前放在冷藏環境中,當快輪到顧客就餐的時候,就將食材拿出來給廚師加工。
上菜是機器人上菜嗎?
不,事實證明機器人上菜效率不夠高,比如它走著走著就卡了,或者被別人擋道了,就算它自己能避開障礙物,也可能會迷路。
所以盒馬上菜是固定軌道的盒子傳送。
一向以「變態人工服務」出名的海底撈,在2018年11月份也開了一家機器人概念餐廳。顯然這個海底撈看起來要比盒馬高級一點。
在入場的時候,就是一個科技電影院的模式。屏幕上有自製的美食遊戲,在現場和陌生的其他客人一起組隊PK,據說老少皆宜很好玩。雖然有人吐槽等了四個多小時等到嘔吐。
一進餐廳,又是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整個環境處於相對昏暗的燈光下,周圍的電子屏幕變換各種場景和圖片。
同樣可以線上點餐,機器人快速配餐、送餐。不過這個過程是需要人工輔助完成的,比如配餐機器人選出來的菜,要人工端到送餐機器人身上,然後它才能送過去。
送過去的機器人,你要是擋道了,它會立刻停下來,再說一聲:「親,麻煩讓一下,我待會再和你合影。」
然後你讓開了,它再沿著設定好的路線走過去。
有個人去打卡的時候,看到機器人突然出bug停下來了,然後有個廚師模樣的人出來搞了一下,才繼續工作。
讓我想起之前小翔哥去馬雲的那家無人酒店。那個送餐機器人會避開障礙物,他故意擋在中間,那個機器人轉個頭就被卡住了。
然後它,就被卡住了。
不過上菜速度還可以,據說最快兩分鐘就幫你配好菜上桌了。
最受歡迎的是智能配鍋底,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配製鍋底。
不僅是餐飲業,碧桂園在2020年也推出了機器人餐廳。不過這個更加智能化,幾乎全程沒有人工。
食材已經提前進行過切塊配料醃製,顧客點餐後,由機器人處理食材烹飪,並且通過投降的方式送餐。
機器人做菜,應該沒有靈魂吧?
非也,中國烹飪大師林潮帶曾經評價:通過標準化的程序設定,機器人每個味道的控制都做到比人更好。
未來也許就是機器人給我們做菜了,然後直接從菜市場將食材傳送過來,菜市場也是機器人直接處理食材,我們只需要選擇某一道菜,菜市場就直接為我們配送相關食材。
然而我轉念一想:這點外賣不就行了?
雖然但是,做什麼都要有體驗感。
想體驗被機器人服務的感覺,就去機器人餐廳;想體驗自己做飯的感覺,就自己為自己準備美味的晚餐。
都說在家庭裝修的時候,廚房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生活態度的地方。一個符合自己審美的溫馨廚房,看起來就有做飯的欲望。
簡單如砧板,也是「砧板界的勞斯萊斯」。
木質砧板和其他膠體材質的砧板,容易破裂和滋生細菌。
抗菌砧板採用「食品級不鏽鋼材質」。表面始終光滑,不藏匿和滋生細菌。
一面切生肉,一面切蔬菜水果。分開切菜更放心,防止寄生蟲和細菌交叉感染。
材質柔軟堅韌,切菜聲音小。四周還貼心地設計了凹槽,防止汁水橫流弄髒衣服。
還可安裝磨刀器,隨時保持刀工快、準、狠。
你還在用傳統的方法撕保鮮膜嗎?
不,今天我們將要擺脫撕扯保鮮膜的困擾!
自帶鋸齒保鮮膜,撕開直接鋸斷,想撕多少就撕多少!
相比於普通保鮮膜的,它採用的是PVDC材質。
PVDC材質的保鮮膜,韌性更好,對水、氣體和油類有更好的隔離作用,保鮮和保溫能力更強。
關鍵是自帶鋸齒真的很方便,再也不用徒手撕保鮮膜了!
任何東西都能迅速「包紮」,絕對的廚房好幫手!
有多少人家裡是在用這個玩意兒洗碗的?
這種海綿洗碗布很乾淨,但是!!甲醛超標50多倍!!
這種洗碗布具有很強的吸附力,但是它的主要原料是三聚氰胺樹脂,是由三聚氰胺和37%的甲醛水溶液合成的,所以長期使用這類洗碗工具,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最安全的洗碗工具就是——瓜布。乾淨又健康。
不過我們得有瓜才行。
廚房用具安全第一步,第二才是高性價比和便捷。
少點外賣,多自己體驗做飯的樂趣吧!做飯本來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