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貓之城》 這裡的貓與人是平等的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薩 利

  班 古

  杜 蒙

  小獅子

  丹尼斯

  甘西斯

  瘋 子

  NO.572

  《愛貓之城》66分

  觀影時間:9月24日

  觀影地點: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15人

  「貓咪代表著難以描述的混亂、文化和獨特,這也是伊斯坦堡的本質。沒有貓,伊斯坦堡就失去了一部分的靈魂。」

  短短79分鐘的電影裡,《愛貓之城》鎖定七隻個性截然不同的街貓,記錄了生活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貓咪們的日常。「比起在多數寵物題材電影中,貓咪們扮演的『寵物角色』,生活在伊斯坦堡的貓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更加平等。」這是導演傑達·託倫拍攝該片的初衷。

  鏡頭游離於貓和人之間,忠實地觀察與講述著它們與人類的故事,通過這七隻貓咪的視角,讓觀眾認識了這座遙遠又古老的城市以及居民的生活樣貌,有人覺得貓是人類和上帝之間的橋梁,有人覺得貓是人類活在世上的一面鏡子。「在伊斯坦堡,與其說是貓依賴人,不如說是人依賴著與貓之間的親密與羈絆。」傑達·託倫說。

  《愛貓之城》中每一隻貓的故事,都會穿插著一些短小的、跟人有關的劇情:「餵養貓而治癒心靈創傷的阿姨」「因為貓而看到生活希望的大叔」。例如一位樸素的漁夫,在碼頭撫養著數隻幼貓。大概15年前漁夫的船在颱風中被掀翻,為此,他傾家蕩產買回了一艘全新的漁船。不過,命運再次捉弄了他。一星期後船又沉了。傍晚,失意的他在海邊散步,一隻貓湊了上來指著他腳下的一個皮夾。他感到害怕,跑到岸邊的餐廳裡,但耳旁依舊迴響著貓咪的聲音。他返回海邊,那隻貓還守候在皮夾旁邊,他迷惑地撿起了皮夾,「我打開一看,裡面有120裡拉(當地貨幣),而那正是我買船所需的120裡拉。只有異教徒才不會相信我的故事。這就是上帝的恩澤,而貓就是上帝的中間人。這就是我愛上這些孩子的開端。」

  這部擠在「中秋檔」上映的紀錄片,因為題材小眾僅有1%的排片佔比,至截稿前累計票房還不到200萬,雖說票房成績實為「慘澹」,但口碑方面卻取得了極好的成績,豆瓣評分8.5,IMDb評分7.7,爛番茄新鮮度98%,可謂是一部質量上乘的萌貓系紀錄片。

  薩利是片中的第一位主角,它是一隻生活在服裝店的貓,並且剛剛從一位「浪蕩少女」變為「新晉奶媽」,正如服裝店女店主說的那樣,「薩利現在是個真正的獵人了,生孩子之後,它就變了。以往的薩利總是在店裡的軟墊上頹廢度日、懶惰行事,但現在它卻為了孩子走街串巷,向旅客討要食物,為孩子們找來魚、肉,當了媽媽以後變得有責任感了。」

  以獨特的抬爪姿勢出場的班古,是只有著綠眼睛的灰褐色虎斑貓。它與一位縫紉工人一起生活著,當年一起來到這裡的四隻幼貓,只有它留了下來。「班古喜歡被寵愛,長大了也不走」,裁縫是個看上去很強硬的人,但她很享受班古來這的八九年,「它很玻璃心,如果你對別的貓好,它會妒火中燒,然後抓狂,就像個敏感的孩子。」

  灰白色的杜蒙,愛睡在一間高檔熟食店外面的籃子裡,從來不進去,也不喜歡被寵愛,但餓時會以其獨特的方式討要一些煙燻火雞和曼徹格奶酪切片。

  現在為你介紹的是長毛、黑白色的阿斯朗,它的外號叫做「小獅子」,是海港附近餐廳的老鼠捕手,沒有人非要它去捕捉老鼠,但它總是盡職盡責、履行天命、兢兢業業地抓老鼠。

  丹尼斯是只灰白色的虎斑貓,它一會兒鑽進購物袋裡,一會兒飛奔到橘子堆上;一會兒抓魚吃個痛快,一會兒玩著桌布邊的彩球,忙活了半天直到最後才躺在一個舒適的地方打盹,集市上的老闆說,「但它的好日子沒有多久了,過些日子市場就將不存在了,城市規劃的變動對貓群來說並不是好兆頭。」導演託倫說,「為了拍攝它,我們得以參觀集市,但想要跟上它並沒有那麼容易。」

  短毛、黑白相間的甘西斯是一個硬茬兒,它的「人類關聯人」是間麵包店的老闆(至少麵包師自己這麼認為)。甘西斯經常惹麻煩,獸醫很了解它,提示框裡的所有提示都是用來保護它的。它是一個飛簷走壁的「貓賊」,出人意料地竟然懂得側身敲門,而且毫不迴避與初來乍到的新貓爭奪地盤。

  短毛、黑白色的瘋子,是位出色的攀爬高手,它足具戰鬥精神,片中有不少由它主導的「貓對貓」動作戲。它經常流露出指責的眼神,堅定地告訴我們,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其實是——互相照顧。

  撰文/周慧曉婉

相關焦點

  • 《愛貓之城》這裡的貓與人是平等的
    杜 蒙小獅子丹尼斯甘西斯瘋 子NO.572《愛貓之城沒有貓,伊斯坦堡就失去了一部分的靈魂。」短短79分鐘的電影裡,《愛貓之城》鎖定七隻個性截然不同的街貓,記錄了生活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貓咪們的日常。「比起在多數寵物題材電影中,貓咪們扮演的『寵物角色』,生活在伊斯坦堡的貓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更加平等。」這是導演傑達·託倫拍攝該片的初衷。
  • 《愛貓之城》:自由自在的貓,與人和諧相處的天堂
    《愛貓之城》(別名《伊斯坦堡的貓》),是一部溫馨治癒的紀錄片。在伊斯坦堡,貓與人類共存了數千年的時間。在這裡,貓並非馴養,也非野生,而是一種理想的共生關係。它們自由自在又與人類有著親密的關係。伊斯坦堡人愛貓,許多人都有自己和貓之間獨特的故事,與其說是貓依賴人 ,不如說是人依賴著與貓之間的親密與羈絆,有人覺得貓是自己和上帝之間的橋梁,有人覺得貓是自己活在世上的一面鏡子。伊斯坦堡的貓之所以特別,因為它們也是這裡的居民,伊斯坦堡是它們的城市。貓咪或成群結隊,或桀驁獨行,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
  • 看著《愛貓之城》被城市中貓和人之間的平等關系所感動
    《愛貓之城》是一部關於貓之城的紀錄片,即使你不是一個貓奴,也能在其中通過貓,找到自己對於人、對於城市、對於生活的很多思考。而不是像很多關於貓的影視片那樣,只為了吸貓而來,而流於表面。伊斯坦堡這座城市久負盛名,橫跨歐、亞兩洲,保留了輝煌的歷史遺產,博物館、教堂、清真寺、宮殿、市場以及令人迷戀的海邊風光,讓住在這裡的、路過這裡的、慕名而來的人都流連忘返。當紀錄片,以真實為基調,延伸我們的視角,而且是我們從未見識過的貓的視角,一切就變得更加有趣和溫情起來。
  • 愛貓之城:不愛動物的人,也無法愛人
    這座離不開貓的土耳其之城在冰冷世界中懷揣著人性的光輝,在一個個與貓相處的動人瞬間教會我們什麼是愛。 伊斯坦堡的「貓」歷史,同他們的信仰一樣悠久綿長。誰也不知道貓群體在何時泛濫於此,好像這個城市生來就是「貓之城」。在伊斯坦堡,貓咪不僅僅作為動物而存在,還見證著這個城市真實的經歷,構成這個城市奇特的文化,同時與伊斯坦堡人的生命時光融合。
  • 《愛貓之城》中的伊斯坦堡人是怎麼擼貓的
    正在院線公映的《愛貓之城》,或許提供了另一個打開這座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城市的方法——變成一隻貓。一隻貓咪氣定神閒地走在伊斯坦堡的街道上,《愛貓之城》劇照蜷起身體,搖晃尾巴,把軟墊輕巧地踩在石板路上……跟著女導演希達·託倫(Ceyda Torun)的鏡頭,想像自己是一隻貓,正走在獨立大街上……《愛貓之城》有點像夏目漱石小說《我是貓》的影像化
  • 全球唯一的愛貓之城,讓貓奴瘋狂的吸貓天堂!
    甚至,曾經有導演專門為伊斯坦堡的這些喵星人拍了一部名叫《愛貓之城》(KEDI)的紀錄片,2018年 《愛貓之城》以7隻貓與人的小故事為主線,記錄了伊斯坦堡城市街頭成千上萬隻貓的生活,也展現了伊斯坦堡居民和這些貓之間充滿愛意的關係
  • 《愛貓之城》:這部紀錄片裡有最美的城、貓、人
    《愛貓之城》電影海報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 在亞歐大陸的交界處,一個呈三角形的海岸緩緩深入地中海,仿佛犀牛的犄角。這裡是伊斯坦堡。它看似固若金湯,卻曾受盡戰火摧殘。描寫伊斯坦堡的作品數不勝數,它的歷史、文化、民俗也確實值得反覆欣賞和研究,然而從來沒有一部能像紀錄片《愛貓之城》(又名《伊斯坦堡的貓》)這樣,找到如此以小見大的切入點,來展現這個城市獨一無二的一面。這些性格迥異的小生靈,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出伊斯坦堡的街巷,拼湊出完整的異域風情。
  • 《愛貓之城》,一部能夠引起我們思考的優秀作品
    《愛貓之城》,一部能夠引起我們思考的優秀作品九月的院線,像暴風雨前寧靜的夜晚,是那樣的沉悶而肅穆。經過幾個月的艱苦鬥爭,暑假即將以緊張的國慶節結束。在這短短的一段時間裡,有幾部電影等待上映,它們都很好,但是很難銷售。可以說,他們正努力在這一差距中生存。《愛貓之城》就是這樣一部好電影。
  • 貓之城,來自伊斯坦堡貓民們的千年守望的地方
    而歷史文化、異國情調、宜人氣候,都是它人盡皆知的閃爍點,今天在這裡要聊的,是它的貓。伊斯坦堡的貓,總於明媚午後,慵懶的側臥在咖啡廳樓階、港邊拐角的魚市、公園花壇旁的滕桌、古樹大姐兩沿的長椅、綿綿細雨一隅下的屋簷、人來人往的地鐵站、教徒聖地清真寺以及各類狹窄犄角都能夠看到它們的魅影。
  • 看這裡!吸貓大片《愛貓之城》了解一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許多鏟屎官應該聽說過土耳其的《愛貓之城》,這是一部備受矚目的紀錄片,未聽說過的就讓我為你普及一下~ 《愛貓之城》講述的是伊斯坦堡居民和成千上萬的毛茸茸的貓咪居民的親密故事。在伊斯坦堡市,人與貓和諧共存,貓可以自由出於人類生活,它們可以說是半馴化的狀態,他們既自由又粘人,在伊斯坦堡,有成千上萬隻這樣的貓,以這種方式與伊斯坦堡生活了數千年,伊斯坦堡的貓很特別,因為它們也是居民,伊斯坦堡是他們的家。
  • 《愛貓之城》曝劇照 近期有望上映
    近日,土耳其高分紀錄電影《愛貓之城》曝光一組「金秋萌貓」系列劇照。《愛貓之城》在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展映單元治癒亮相,得到了廣大鏟屎官和一眾網友的高度認可,紛紛表示:「大銀幕吸貓實在是太爽了」。鑑於前期電影好評如潮,觀眾們對《愛貓之城》的正式上映表達了極大的關注和期待。
  • 《愛貓之城》:來伊斯坦堡吸貓吧!
    在2018年9月22日上映了一部紀錄片,名為《愛貓之城》,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人與貓咪的緊密聯繫,感受其中的別樣故事。影片拍攝於伊斯坦堡,這裡有成千上萬隻貓。當你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你可以隨處看到貓的身影,而當地人的生活也早已離不開貓咪的陪伴。
  • 《神話之城》:為什么女神都愛吸貓?
    據說,以弗所古城遺址內一共有幾十萬隻貓,幾乎每走兩步就能遇到一隻貓。在古代地中海沿岸,以弗所是希臘神話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的崇拜中心。這裡坐落著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神殿。希臘神話裡,阿爾忒彌斯是狩獵女神和接生之神,屬於奧林匹斯十二神之一。
  • 《神話之城》:為什么女神都愛吸貓?
    當然,也可以通過閱讀《神話之城》這本堪稱「世界神話旅行手冊」的小書,來了解神話古城背後蘊藏的傳說故事。在陸續出版了《妖非妖》、《男神考》、《無名之城》等多部神話題材作品後,席路德在搜集整理大量神話史料的基礎上,以神話與城市的關聯作為切入點,以遊記為載體,創作了《神話之城》。
  • 土耳其是愛貓之城?一主人坦言:這裡的流浪貓也很苦
    一部《愛貓之城》的紀錄片,讓大家看到了當地人和貓咪之間溫暖而充滿愛意的關係。雖然伊斯坦堡是愛貓之城,但在土耳其的其他地方,並不都是這個樣子。來看看在當地生活8年的貓奴Aylin的一些見解。Aylin是意外成為貓奴的。當時因為不忍心,所以讓流浪的貓媽媽進家門休息了一會兒,沒想到它就生下了3隻小貓,她糊裡糊塗就成為4隻貓咪的主人。
  • 《愛貓之城》喵星人的世界還有這樣一部貓片的存在
    一直以來活躍在螢屏的影視作品,大多都是與人類自身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說實話看多了也會有觀看疲勞,有時看看動物世界的紀錄片也是一种放松,所以當我看到《愛貓之城》這部片子時,眼前為之一亮,沒想到喵星人的世界還有這樣一部貓片的存在。
  • 《愛貓之城》:帶著愛意看世界,一切都會很美好
    伊斯坦堡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土耳其最繁華的港口城市之一,從夜晚的衛星圖像上可以看到燈火輝煌的高樓大廈,可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農作物種植地。帶有舊時代風情的大街小巷,棋盤般錯落在高樓周邊,貓兒的腳印就從一條巷子延伸到另一條巷子深處。
  • 稱得上「愛貓之城」的,除了伊斯坦堡,還有它們……
    關於摩洛哥為什麼這麼多貓這個問題,人們猜測可能是最早佔領這塊土地的腓尼基人帶來的。公元前十世紀,善於經商的腓尼基人經常把埃及的貓運到地中海對面的歐洲販賣,而摩洛哥這個古代腓尼基人的聚集地自然也成了貓的中轉站,並最終留在了這裡。
  • 高分紀錄片《愛貓之城》有望引進
    時光網訊  近日,土耳其高分紀錄片《愛貓之城》(原名《伊斯坦堡的貓》)曝光一組「貓狗雙全」系列賀年海報,萌喵化身福星為觀眾們送上狗年「貓狗雙全,人生圓滿」的別樣祝福。該片已於2017年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上映,口碑表現優異。據了解,《愛貓之城》有望引進中國內地,2018伺機上映。
  • 《愛貓之城》教你花式擼貓,一整座城的人為何甘願成為「貓奴」?
    希達·託倫執導的土耳其紀錄片《愛貓之城》記錄了伊斯坦堡這座城市的貓。在這座老城裡,貓和伊斯坦堡人一樣,是這裡的居民,他們互相依賴,互相扶持,羈絆而親密。它們不屬於誰,自由地出入人們的生活。愛貓之人給予貓的是食物、水和不打擾的寬容態度,而從貓所獲得的卻各有不同。貓是人與上帝之間的中間人伊斯坦堡人愛貓的傳統,來源於宗教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