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是不是便秘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01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家院聯合兒保服務 ,作者婦幼保健科普聯體

家院聯合兒保服務

由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幼保健部與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生長發育學組建立的醫院-家庭聯合母嬰保健服務,提供嬰幼兒生長、環境和智能發育的免費評估,及以評估為依據的家庭訓練指導、健康教育和就診通道。

作者 戴霄天 婦幼保健部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每一件都牽動著爸爸媽媽的心。我們經常能在微信後臺收到關於寶寶便秘的各種問題。和「吃得不夠多」一樣,「拉的不夠多」也總是困擾著新手爸媽們。

其實每個寶寶的腸蠕動和排便規律都是不同的,這和寶寶的月齡大小以及飲食、運動都有著很大的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嬰兒(0~12月齡)的「粑粑」問題。

排便次數

母乳餵養的寶寶,在新生兒期每日排便2~4次,若少於1次則可能說明寶寶攝入的奶量不夠;出生2個月後,逐漸減少為每日1~2次;添加輔食後,次數可能會進一步減少。排便周期規律,軟便、易排出,即視為正常。

配方奶或混合餵養的寶寶,相對而言排便次數較少,每日1次或2~3日一次。

注意

造成寶寶排便間隔延長的原因有多種,多數都不是病態,只需妥善處理即可,比如奶量不足引起的大便次數減少經常會被誤認為便秘,對此就應採取添加母乳或配方奶的措施。

健康嬰兒糞便

母乳餵養:黃色或金黃色,多為均勻膏狀或帶少許黃色糞便顆粒,或較稀薄,綠色、不臭,弱酸性(pH 4.7~5.1)。

配方奶餵養:淡黃色或灰黃色,較幹稠,有臭味,有時可能有白色酪蛋白凝塊,中性或弱鹼性(pH 6~8)。

混合餵養:與配方奶餵養相似,但較軟、黃。添加澱粉類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減,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蔬菜、水果等輔食後,外觀與成人糞便相似,初加菜泥時,常有少量綠色便排出。

便秘的表現

寶寶的情緒異常,經常哭鬧

寶寶的食慾減退,吐奶比平時更嚴重

寶寶的排便次數比之前明顯減少,有的寶寶排便次數會增多但總量比平時減少

寶寶的大便異常乾燥,甚至伴有血便

寶寶的大便難以排出(用力超過10分鐘未成功)

注意

各位家長,想像一下自己平躺著上廁所,是不是很困難?所以嬰兒在排便時要花費大力氣!出現啼哭或臉漲紅的情況實屬正常,無需過多擔心。美國兒科學會定義的嬰兒排便困難是指「使出吃奶的力氣」超過10分鐘仍然沒有或只有少量糞便排出的情況,請家長注意區分。

擔憂寶寶便秘怎麼辦?

如果寶寶出現上述便秘的表現,家長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水分攝入和運動量,以及進行腹部按摩來幫助寶寶排便。

2~6月齡可以做被動操,7~12月齡做主動操,家長可以經常對寶寶腹部進行環形按摩,從右下腹開始順時針按摩,促使降結腸內容物向下移動,有利於糞便的排出。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在飲食中適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利用蔬果中的纖維素幫助排便。

建議不要頻繁使用開塞露(美國兒科學會呼籲不可濫用瀉藥或進行灌腸),如果便秘持續時間較長,需及時諮詢專業醫師。寶寶若出現便秘且體重不增的情況,需儘快就醫。

參考資料:

1、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Infant Constipation, 2017.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diapers-clothing/Pages/default.aspx.

2、《兒童保健學(第四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3、《兒科學(第八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4、曾飛燕, 周月瓊. 護理幹預在兒童功能性便秘中的作用分析. 國際護理學雜誌, 2011, 30(6): 892-894.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我家寶寶是不是便秘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