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以國際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正義壯舉,用鮮血和生命鑄起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70年來,中國乘風破浪,屹立世界東方,成為反對帝國主義、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力量。抗美援朝戰爭留下的歷史經驗和寶貴精神財富,歷久彌新,對於激勵全國人民向著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目標奮鬥,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1950年10月初,美國侵略軍悍然越過三八線,並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為了支援朝鮮同時也是為了保衛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當今世界正處在深刻的變化之中,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敵對勢力不願看到社會主義中國強大起來,千方百計採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手段,竭力推行「西化」「分化」戰略,國際政治力量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對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堅決反對任何製造「臺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等分裂活動,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優良傳統,提高抵禦外敵入侵、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完整、實現統一祖國大業的堅定性,樹立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信心,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堅決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維護世界和平。
必須堅持人民戰爭思想加強國防建設。毛澤東在總結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原因時指出:「領導是一個因素,沒有正確的領導,事情是做不好的。但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戰爭是人民戰爭,全國人民支援,中朝兩國人民並肩戰鬥。」現代條件下,無論武器裝備如何發展,戰爭形態如何變化,人民戰爭仍是克敵制勝的法寶。我們要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和新的實踐,堅持和創造性地發展人民戰爭的思想,加強全民國防教育,按照「平戰結合、軍民結合、寓兵於民」的方針,不斷增強全民族的國防意識,提高國防動員能力。
必須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堅強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克敵制勝的銳利武器,是我黨我軍特有的優勢和傳家寶。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能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靠的就是這一優勢。儘管現代戰爭是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武器裝備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沒有也不可能改變「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這一基本規律。人的思想政治覺悟、犧牲奉獻精神和科學文化素質仍然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因素,離開這些,再先進的武器裝備也難以發揮作用。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堅持不懈地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保持昂揚精神狀態,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為國家繁榮富強作出貢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