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丈人所住的村子,是我們這裡遠近聞名的養雞專業村。他們村裡養雞有這麼幾種方式:
散養的:從養雞場抓雞苗,然後放在山上用漁網圍起來的地方飼養,這種方法養出來的雞售價比較高。
集中籠養的:這就是我們市場上常見肉雞的飼養模式,基本都是在養雞大棚裡進行的工廠化養殖。一般分蛋雞飼養和肉雞飼養兩種。小家小戶養殖的:這些都是家裡有餘糧,然後抓幾隻小雞餵養。
有的為了自己家吃雞蛋和吃肉,也有的是為了去市場售賣。這裡就有專門買雞場的「淘汰雞」的,然後回家再繼續養。為什麼農村有的家庭喜歡買幾隻「淘汰雞」,菜葉子、麥麩子餵幾個月或一年再吃?
一,「淘汰雞」便宜
雞場的「淘汰雞」是指雞場飼養的蛋雞,養殖一段時間後過了產蛋高峰期,雞場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淘汰下來的蛋雞。
雞場的蛋雞一般產蛋一年多後,產蛋率就開始下降,這時候就需要更新換代。雞場的「淘汰雞」特別便宜,一般農村的養雞場淘汰下來的,也就100塊錢六隻左右。
二,「淘汰雞」好養
養過雞的都知道,小雞是最難養的,一般死亡率是最高的。而且還需要打疫苗,以及餵一些藥物防止其生病。「淘汰雞」因為在雞場都是通過嚴格的防疫措施餵出來的,所以很少生病,加上價格特別便宜。
而且「淘汰雞」不是不能下蛋,只是產蛋率下降了。如果買回家餵養的好,活動空間大的話,一天一個蛋還是多少能夠保證的。買回來直接就能下蛋,而且養一段時間還可以吃肉,這樣的「淘汰雞」受歡迎不奇怪。
三,改變雞的飼料,使雞有雞味
農村買回來的淘汰雞,通過農家傳統的飼養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餵養,肉長的快,而且開始變得有雞味。我吃過這樣的雞,雖然肉柴骨頭硬,但是有雞味,用來做湯還是不錯的。老農民認為「淘汰雞」養上幾個月或一年的雞,通過自己的綠色餵養,基本可以達到土雞的味道。
其實現在根本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土雞,這個誰心裡都明鏡似的。農民通過這種餵養方式,感覺這樣的雞吃的放心一些,也大多是給家裡有產婦或生病的人補充營養來食用的。農村家裡喜歡養「淘汰雞」,主要還是性價比高、味道好,並且通過自己一段時間的餵養,覺得吃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