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晚,古巨基通過社交平臺宣布,自己已經升級當爸爸。
古巨基妻子陳韻晴出生於1968年,根據「本打算在農曆新年初一時向各位朋友公布」可以推測,陳韻晴分娩時已經快52歲了。
52歲?這絕對是「高齡產子」了!
不過,近些年來,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
2016年,48歲的伊能靜生下了二胎女兒小米粒。
章子怡40歲生二胎,賈靜雯42歲時生下第三個女兒Bo妞,林青霞生兩個孩子時分別是41歲和46歲,劉若英45歲剖腹產下兒子......
2018年8月19日,馬上48歲的鐘麗緹髮長文回復網友對她身體走形的批評,稱正在配合醫生調理身體,做試管嬰兒。
跟她們相比,39歲生二胎的大S,36歲迎來雙胞胎的謝娜,簡直可以說是「早育」了。
然而,這些都不是極限!
2019年10月,一則「棗莊67歲孕婦自然受孕成功產子」的新聞,再次刷新了人們對女性生育年齡的認知;2015年,德國柏林65歲高齡的老婦安內格雷特·勞尼克成功生下了四胞胎......
對於想要寶寶的父母來說,高齡產子確實是喜事一樁,但除了祝賀,很多人也有疑問。
女性生育的年齡界限到底在哪裡?這些高齡產子的案例有代表性嗎?她們是怎麼做到的?
√ 年齡在女性生育中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歲」,「過了****歲再生孩子就不容易了」。
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4-29歲,35歲以上的女性生育,發生妊娠期合併症、併發症以及出生缺陷的風險將會顯著增加,可能影響女性和子代健康。
那麼,所謂「最佳生育年齡」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最佳生育年齡」是指概率上的「最佳」,也就是說,醫學上各種不良結局的發生率最低。
備註:橫軸是不同年齡段,縱軸是每1000人的發病人數
數據來源: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
統計數據顯示,從妊娠期併發症發生率與年齡的關係看,11-14歲年齡組是風險最高的人群;之後,隨著年齡增大,發生率逐漸下降;25-34歲時下降到最低,其中,25-29歲每1000人中孕期併發症發生率是187.9,30-34歲更低一點為186.7;隨後,發生率又開始增高;≥40歲的併發症發生率是每千人252.9,僅次於11-14歲組。
數據來源:威廉士產科學
從染色體異常發生率與年齡的關係看,35歲開始,發生率增加的斜率開始突然增高。也就是說,40歲時,胎兒染色體異常發生率為1/62;47歲時,風險為1/10;49歲時,風險為1/6。
其他類似的判斷標準還有很多,所以,綜合起來看,25-34歲懷孕可能會更加理想一些。
√ 女性年齡為什麼重要?
那麼,是什麼導致妊娠期併發症、染色體異常發生率隨著年齡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呢?
答案是:卵巢功能。
女性的卵巢有自己的生物鐘,而且,和生理年齡密切相關:
■ 20歲-29歲:一生中卵巢功能最好的時期,卵子質量好,受精能力強,卵巢分泌激素水平也比較穩定。
■ 30歲-35歲:卵巢功能開始下降,主要表現為卵子數量減少、質量變差。
■ 35歲以後:女性的一道生育門檻,卵巢功能急轉直下,不僅較難受孕,即使懷上了也容易流產,而且寶寶出現畸形的可能性比較大。
■ 45歲以後,卵巢功能不斷衰退,當然,不同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
√ 為什麼會出現60歲高齡產子「奇蹟」?
既然年齡與卵巢功能正相關,而45歲之後卵巢功能就不斷衰退了,那為什麼還會出現50多歲、60多歲依然可以生育的情況呢?
我們前面提到,在討論「最佳生育年齡」時,只是一個概率上的「最佳」,它是以婦產科操作為基準的。
以妊娠期併發症發生率為例,即使是風險最低的年齡組,也超過18%,而發生率最高的年齡組,也沒有超過30%;再說染色體異常發生率,到47歲時是1/10,確實很高,但換個說法——即使47歲生孩子,也有九成把握不發生染色體異常。
所以,「最佳生育年齡」並不意味著「在這個年齡範圍內生育就一定沒有問題,不在這個年齡範圍內生育就一定會出現問題」。
而且,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很多傳統生育風險都可以規避。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高齡產婦在健康的維護和產檢方面的重視,可以使妊娠及分娩期併發症的風險降低一半以上。
《孕期保健對高齡產婦併發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甚至有專家提出了「對不吸菸、血壓血糖正常的婦女,40歲以前都不劃為高齡」的意見。
這裡必須要提一個專業術語:卵巢儲備。
卵巢儲備是指人類女性卵巢皮質內含有的原始卵泡。從醫學上講,當卵巢加速衰老時,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生育力下降。但是,只要卵巢儲備沒有耗竭,女性就有可能生育。所以,現在有很多50多歲的女性依然可能實現當媽媽的願望。只有當卵巢儲備耗竭,絕經了,才算完全喪失生育能力。
√ 女性如何保護生育力?
近年來,卵巢早衰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歲前,卵巢壽終正寢。症狀通常是月經失調、性慾減退、不孕或不同程度的圍絕經期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科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教授表示,卵巢早衰的病因比較多,而且複雜,至今尚未完全明確發病機理。
醫學上認為可能跟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免疫、代謝因素:大約10%的卵巢早衰患者有家族史,部分患者有多種自身免疫性抗體或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或幼兒期患病毒性腮腺炎,大多數卵巢早衰患者通常存在高半乳糖血症;
2、病毒感染、吸菸、環境汙染;
3、醫源性因素:治療惡性腫瘤的放化療,一些盆腔手術過程中損傷到卵巢周圍的血供或卵巢組織等。
如果有以上高危因素的女性,可以進行卵巢早衰篩查。
對女性來說,生育的首要條件是能正常排卵,其次是要有好的子宮環境、通暢的輸卵管及正常的內分泌水平,其中卵子質量、子宮內膜環境、內分泌水平都與卵巢有極大的關係。
有備孕計劃的女性,也可以進行卵巢功能檢查,評估卵巢功能,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卵巢功能著想,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不熬夜:熬夜不僅影響內分泌和月經周期,還會影響卵子質量。從內分泌角度講,11點後入睡屬於熬夜。
2、不抽菸:抽菸會損害卵巢功能,降低生育能力,增加流產及分娩畸形兒的風險,甚至提前絕經。不僅要戒菸,還要遠離二手菸。
3、不過度節食或肥胖:過度節食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肥胖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阻礙排卵,引發各類健康問題。從不孕不育門診的情況看,由肥胖導致的生育問題相對較多。
4、合理運動: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量即可。
在現代社會,女性普遍晚婚晚育,很多人不會在「最佳生育年齡」生育,其實,只要根據自身情況儘可能降低風險,也不必過於焦慮!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 王亞楠_NBJ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