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好習慣,媽媽更省心!
大家好,我是來老師!
之前老來寫過一篇關於太胖的孩子不適合跳繩的文章,最近後臺收到了反饋:
孩子只是有點胖,要怎麼跳繩對身體好?孩子剛上中班,老師建議開始練跳繩,怎麼練習比較好?……
所以今天來說說有點胖的孩子、瘦小的孩子、4歲的孩子該怎麼跳繩。
有點胖的孩子需要快頻率跳繩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較胖,需要慢慢跳,減輕膝蓋的壓力。
其實道理沒錯,但只要孩子跳繩動作準確,跳繩頻率是可以快一點的。
中間休息後循環快跳,才能達到燃脂減肥促進長高的目的。
另外每天運動時間30分鐘或以上,注意休息和伸展運動哦。
瘦弱的孩子應該慢慢跳
很多孩子因為食慾差、偏食、消化不好等問題,導致自己體型比同齡人要瘦弱一點。
這類孩子跳繩速度不僅不能快,還得慢慢跳。
因為身體素質差,運動量承受程度相對較低,運動強度也要相應降低。
短時間內慢速跳繩,中間可以休息,但要多次循環。
以孩子跳完繩之後不感覺到疲勞為上限,堅持長久練習。
4歲的孩子適合無繩練習
為了小學的入學測試,很多孩子在中班的時候就要練習跳繩了。
可是很多家長看著這麼小的孩子,根本無從入手。
其實年紀小的孩子,學跳繩可以從跳繩輔助器開始。
先讓孩子雙手搖手柄,熟悉手柄與手腕轉動的重量和規律。
如果沒有跳繩輔助器,讓孩子左右手換著搖跳繩也可以。
等孩子學會有節奏的搖繩之後,就可以模仿跳繩進行連跳了。
每天練習5分鐘左右,然後開展其他輔助運動。
比如跳樓梯、跳格子等,蹦蹦跳跳可以讓孩子感受運動的節奏。
當然,不論是哪種類型的孩子,初期都不能離開家長的陪伴和指導。
家長需要在一旁通過簡單的語言和動作,幫助孩子快速理解和練習跳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