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在我國,應試製度幾乎遍布學生的每一個教育階段,其中以高考、中考、考研最為著名。這些大型考試大多都有一個共同點,學生不僅要經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巨大競爭不說,這些考試很大程度上將決定學生的人生走向。
雖然應試教育制度是建立在我國基本國情之上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應試教育也存在很多弊端,主要體現在「唯分數論」方面。從小學升入初中,從初中升入高中,再從高中升入大學,甚至繼續讀研深造,學生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五花八門的考試,而且幾乎清一色只看重考試分數,「一考定終身」的現象比比皆是。
對於中小學校來講,面對應試教育的壓力,學校不得不將更多的教學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上,對於一些非考試科目重視程度相當之低。相信不少學生在中小學期間,都經歷過「體育(或美術、音樂)老師今天請假了,這節課臨時改成數學(語文等)課」的「謊言」。
不過,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這種現象正在悄悄發生轉變。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實驗小學的一堂音樂課視頻在網絡上意外走紅。
視頻中,一個班的小學生正在上一節別開生面的音樂課。在音樂老師的指揮下,坐在各自座位上的學生 「聞歌起舞」,而且還是一段相當滑稽的「騎馬舞」。伴隨著歡快的韻律,學生們整齊劃一地手舞足蹈,每名學生臉上都灑滿了喜悅。
這則視頻在傳到網上後很快便引發強烈反響,看過這段視頻的網友無一不為視頻中的學生點讚。很多網友紛紛評論:希望這樣的音樂課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更讓人感到欣喜的是,這段視頻也引發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這些遍布在祖國各個角落的教育工作者們,紛紛表示希望該校音樂老師能夠分享這種獨特的教育方法,把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推廣到更多的學校。
回歸正題,為什麼說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比起唯分數論更有價值呢?筆者認為主要有3點原因。
01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更重要
在應試教育制度中,學生面臨的基本都是繁重且枯燥的作業,加上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導致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效果並不理想,大多數學生都處於一種「被迫」的狀態下學習,甚至難免會出現逆反情緒。
大家都知道,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但在目前的中小學教學中,很難看見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究竟是教師不願意採用這種教學方法,還是這種寓教於樂培養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效果不夠好呢?其結論還有待考證。
02 素質教育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事實上,視頻中別開生面的音樂課就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形式。大家都知道,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除了藝考生以外,其餘學生是不需要考音樂這門科目的。學校開設這門課的主要目的就是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的興趣,向全面發展的方向所靠攏。
從長遠來看,素質教育無疑是我國教育制度的發展趨勢。事實上,不少人對素質教育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素質教育就是不以學習為主,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相反,開展素質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音樂課、體育課等副課除了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以外,還能起到一種勞逸結合的效果。
03 寓教於樂才是中小學減負的關鍵
近幾年來,關於中小學校減負的話題不絕於耳,面對越來越嚴峻的高考競爭壓力,很多學生從中小學階段就已經進入「高三」式的「苦讀」,沉重的作業壓得他們無暇去培養一些課外興趣。這種現象顯然不是一個好現象,甚至毫不客氣地講有些「畸形」。
而寓教於樂這種教學方法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他們的學習效率才會有所提高,在應試教育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才不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另外一方面,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讓學生真正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總之一句話,比起唯分數論,寓教於樂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