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吐的絲經歷了什麼?帶你看一床蠶絲被的誕生

2021-01-09 浙江日報

2017-12-19 15:2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丁施昊 通訊員 李偉忠

手藝人在加工蠶絲被

見過蠶寶寶,養過蠶寶寶,但你知道蠶絲被是如何製作的嗎?冬天到了,擁有一床輕盈且溫暖的蠶絲被是很多人的期待,這不,在松陽縣象溪鎮的南州村,蠶絲被加工點裡人頭攢動,不少村民前來加工蠶絲被。

「昨天(12月17日),我們一共做了21床蠶絲被,天氣冷,來加工冬被的人挺多的。」加工點的負責人蘇輝陽一邊忙活一邊說。他和另外三位手藝人緊密配合,正將一片蠶絲慢慢拉開,形成一張方形大網,平鋪到加工板上。重複這些動作十五六次,才可以完成一床蠶絲被的被胎雛形。

從蠶繭到蠶絲被,這其中經歷了什麼?我們跟著加工點的手藝人,一起來看。

繅絲

把蠶繭放到繅絲機中,不斷撥動蠶繭,5-6分鐘即可形成蠶絲。原始的繅絲方法,是將蠶繭浸在熱盆湯中,用手抽絲,卷繞於絲筐上。機器繅絲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機打的蠶絲柔韌性與蓬鬆度更好。

煮絲

取下繅絲機上的蠶絲,放到大鍋裡煮製,不斷攪動,使其脫膠。整個煮絲過程需要兩個多小時。

洗絲

成品蠶絲

煮好後的蠶絲用清水洗淨,並加入柔軟劑浸泡。最後脫水,就能得到一片制好的成品蠶絲啦。

拉絲網

將蠶絲製成蠶絲被,也是一門手藝活。根據被芯的要求規格,四人合作慢慢將蠶絲片拉成一張大小合適的絲網。然後把拉開的絲網一層層疊加,這個環節最講究手藝和用心,整個加工過程中,要求單張絲網拉撐和疊加時厚薄均勻,這直接決定了被子是否均勻蓬鬆、舒適透氣。

裝內套

手工縫製

當疊加的絲網達到了要求的蠶絲被子重量,就可以開始固定了。調整好位置,使絲胎邊緣與內套四周貼合。然後手工定點縫製,把絲胎與內套固定起來,防止移位,最後進行整理。至此,一床蠶絲被就加工完成了。

據了解,鄉土蠶絲單價260~280元每斤,加工費150~200元,以每床被子重7斤計算,一床蠶絲被計算下來約2千餘元,算是「奢侈品」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蠶絲被也已走入尋常百姓家。

相關焦點

  • 蠶寶寶為什麼會吐出五顏六色的絲
    蠶寶寶為什麼會吐出五顏六色的絲 2018-07-06 10:02:2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蠶寶寶為什麼會吐出五顏六色的絲?
  • 蠶寶寶吃了石墨烯之後吐出了「超強」絲
    給蠶寶寶餵食石墨烯或者單壁碳納米管後,其吐出的蠶絲韌性增加了一倍,碳化蠶絲的電導率高出10倍。這種「超強」蠶絲可應用在耐久防護織物、可生物降解的醫學植入物及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每個愛自然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養蠶的經歷。嫩綠的桑葉,白胖的蠶寶寶,結在掃把上花生大小的蠶繭,成為了兒時記憶裡快樂的片段。
  •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蠶,可能很多九十後的同學沒真正見過,只知道蠶絲是蠶吐出來的,其實蠶是一種昆蟲,肉乎乎的,很多隻腳,有點嚇人,有些女生還不敢摸呢,但習慣了,就覺得蠶寶寶十分可愛。蠶在成蟲期是有翅膀的,叫做蠶蛾。
  • 蠶寶寶吃了石墨烯之後 竟吐出了「超強」絲
    給蠶寶寶餵食石墨烯或者單壁碳納米管後,其吐出的蠶絲韌性增加了一倍,碳化蠶絲的電導率高出10倍。這種「超強」蠶絲可應用在耐久防護織物、可生物降解的醫學植入物及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每個愛自然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養蠶的經歷。嫩綠的桑葉,白胖的蠶寶寶,結在掃把上花生大小的蠶繭,成為了兒時記憶裡快樂的片段。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這句話我們最熟悉不過了,但是蠶吐完絲真的是立即就死掉了嗎?蠶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蠶蛹、蠶蛾最後去了哪裡?彩色的蠶、彩色的繭又是怎麼回事?……莫茉帶著十萬個為什麼養了一期蠶之後才恍然大悟知曉答案,現在把酒話桑麻,為您解鎖蠶那奇妙有趣一路「開掛」的一生。
  • 重慶一床蠶絲被漲價幾百塊,都是「蠶寶寶」惹的禍?
    然而,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由於原料、人工等成本上漲,導致蠶絲被價格上了一個臺階,買一床冬天用的蠶絲被要多花幾百元。一斤蠶絲貴幾十,一床被子多幾百?小寒剛過,重慶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時節,它與緊跟而來的「四九」,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 時代變了,蠶寶寶都不吃桑葉了,吃飼料的蠶,會吐什麼絲?
    蠶能吐出來的絲能夠製作成光滑的絲綢,一直以來我國都是絲綢製造的大國,產量佔據了全世界70%,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千萬養蠶人的辛苦勞作。養蠶是一種繁瑣的工作,眾所周知蠶吃桑葉, 因此養殖戶們常要採集新鮮桑葉,還要保證桑葉既新鮮又乾淨,每天分批投喂。只有這樣不分日夜的照顧, 才能使蠶寶寶吐出好絲。雖說這個行業的利潤比較客觀,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人們賺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辛苦錢。
  • 【科普知識】從蠶到絲綢,會經歷些什麼?
    【科普知識】從蠶到絲綢,會經歷些什麼?、絲綢繡品絲綢製品用起來柔軟舒適深受大眾喜愛那你知不知道從蠶到絲綢的歷程呢?花費的時間就需要50小時左右吐出的絲約有1500米蠶為什麼會吐絲?
  • 「春蠶到死絲方盡」,來蠶桑博覽園看看蠶寶寶們怎麼吐絲的吧!
    你見過蠶寶寶吐的絲嘛,大家平時蓋的蠶絲被,是不是冬暖夏涼的,這都是蠶寶寶吐的蠶絲的功勞。那你知不知道,當一個蠶寶寶吐很多很多的絲把自己包裹起來的時候,只有一個大拇指大小,那麼,怎麼會做成蠶絲被的呢,到底需要多少蠶寶寶呢?想要了解更多,快來蠶桑博覽園看看如何吧。
  • 「蠶絲被被曝光了!」長期蓋蠶絲被會有哪些變化?沒看的進來看看吧!
    願意花一輩子的精力和時間,把一事情做好,這在今天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對圓圓姐來說,一輩子用心做好蠶絲被就夠了。哪怕在家家戶戶養蠶的桐鄉,當地人也都會找圓圓姐定製蠶絲被。大家都稱讚圓圓姐養出來的蠶又白又嫩,成繭更大,出絲更長,品質優良。她剝出來的絲兜絲塊少,絲拉的均勻,撮的又清爽,手腳又快,圓圓姐做的蠶絲被,就是品質的保證!
  • 江蘇科大「蠶寶寶科普小課堂」開講啦
    為了豐富小學生暑期文化生活,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7月6日,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蠶寶寶科普小課堂」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江蘇科技大學附屬中心小學開講第一課。蠶寶寶的一生、選繭、煮繭剝絲、並絲,這些在大學生課堂才能學到的專業知識,在一年級小朋友的心中生根、發芽。
  • 蜘蛛的絲是吐出來的嗎?
    很多人都會說蛛絲是蜘蛛吐出來的,古人也多持此觀點,比如蘇拯的《蜘蛛諭》寫道:「蜘蛛吐出絲,飛蟲成聚血。」梅堯臣在《詠蜘蛛》一詩中則說:「日結一尺網,知吐幾尺絲。」 然而,蛛絲真的是蜘蛛「吐」出來的嗎?
  • 你不知道的蠶絲被的那些事兒
    到底是什麼事兒?對的,就是蠶絲被是非常適合寶寶蓋的被子沒有之一環保安全大家都知道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公認的最重要的那就是安全與健康!尤其是孩子天天睡覺用的被子!眾所周知 ,蠶絲被是蠶寶寶吐的絲做成的。否則蠶寶寶就會生病或死亡!對於孩子每天都會長時間密切接觸的被子來說,蠶絲被是配得上綠色、環保、安全這些名號的。輕盈透氣在我們睡眠過程中,人體皮膚表面的氣孔是鬆弛張開的,當被內溫度逐漸升高,人體的汗氣也會越來越多,一旦反吸入這些溼氣,孩子很容易因此落下溼疹,蕁麻疹,過敏性皮膚問題。這個時候一床蠶絲被就可以幫你解決這個頭疼的問題。
  • 蠶絲被和羽絨被,究竟哪個好?看完終於知道該怎麼選了
    導讀:蠶絲被和羽絨被,究竟哪個好?看完終於知道該怎麼選了被子選得好,老公回家早!人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床上度過,所以好的床品,在我們的生活中至關重要!現在的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可是最佳卻越來越容易焦慮失眠了。
  • 蠶寶寶讓我親手來養你
    蠶寶寶有幾隻腳?蠶的一生要蛻幾次皮?蠶在晚上還吃桑葉嗎?……昨天上午,3000多名孩子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領到一隻裝有蠶寶寶的飼養盒和一把桑葉,帶著無數的問題,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銀桑杯」杭州市少兒養蠶實踐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養蠶知識和桑蠶文化,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桐鄉市銀桑被服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這次實踐活動。
  • 浙大學子破解了蠶寶寶的「鐵蠶」病
    實踐經歷:初到宜州,狀況和我在實驗室想像的完全不同,雖說這裡的蠶桑基地面積已經全國第一,但配套技術沒有跟上,衛生條件不理想,很容易暴發蠶病。  蠶農聽說我們要去作報告,很激動。我們剛到,就看見村長和村民拉著一塊歡迎的橫幅等我們。炎炎烈日下,300多位蠶農神情專注地聽我們從頭講到尾。我讀博士時負責編寫一本全國性的月刊《蠶業信息》,這次帶去的50本被一搶而空。
  • 5分鐘看完蠶寶寶的生命旅程
    3、盒子的底部可以鋪一層白紙,再放桑葉,再將蠶寶寶輕輕的轉移到桑葉上。4、桑葉要嫩綠,比較適合初生的蠶。初生的蠶食量比較小,可以把桑葉剪成一條一條。5、溫度差不多的情況下,蠶寶寶孵化出來的速度是差不多的,放腋下臺 燈下可以加速蠶寶寶的孵化,但不能加熱太久。6、幼蟲有絲,不太好轉移,怎麼辦?
  • 一次性把蠶絲被講清楚(建議收藏)
    如果你也想睡得舒服,睡得健康那你可得好好了解一下這位心靈手巧的桐鄉蠶農的故事01「蠶農」有巧手,名揚千裡他叫老陳來自「世界蠶絲被之鄉」浙江桐鄉老陳家世代育蠶制被他的制被手藝更是「桐鄉一絕」蠶桑業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通道「絲綢之路」的源泉
  • 夫妻倆長期蓋蠶絲被發生了這樣的改變
    01「蠶農」有巧手,名揚千裡絲泰祥老陳來自「蠶絲被之鄉」浙江桐鄉老陳家世代育蠶制被他的制被手藝更是「桐鄉本地特色」自黃帝之妻嫘祖始育蠶之後養蠶制絲就是我國古代基本的產業之一也是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即使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依舊傳承至今這都是因為它的好處實在太
  • 一次性把桐鄉蠶絲被講清楚!(建議收藏)
    如果你也想睡得舒服,睡得健康那你可得好好了解一下這位心靈手巧的桐鄉蠶農的故事01「蠶農」有巧手,名揚千裡他叫老陳來自「世界蠶絲被之鄉」浙江桐鄉老陳家世代育蠶制被他的制被手藝更是「桐鄉一絕」蠶桑業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通道「絲綢之路」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