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19時,板樟山新增機動車隧道順利結束了為期一天的試通車運行。至此,歷經近兩年的施工建設,備受關注的板樟山新增隧道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板樟山新增隧道是以珠海市公路局為項目業主單位,華發集團下屬單位珠海城建地產公司作為代建單位組織實施的珠海市重點項目。目前板樟山隧道車行隧道、人行隧道施工內容已全部完成,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最新的板樟山新增隧道長什麼樣?車應該怎麼開?一起先睹為快!
新增隧道包括車行雙車道上行、下行隧道各一條、慢行隧道一條,長度分別為1.220km、1.235km、1.235km。
這次試通車測試過程中
除了北向南的公交車
和翠微路過來的車輛
只能選擇新隧道外
其它車輛按照現場道路標識
和電子顯示屏的指示行駛即可
市民們對新增隧道充滿了好奇
看到新增隧道開放試運行
許多過往車輛都來「趕新鮮」
現場車行順暢,秩序井然
正式通車後行車限速
將與既有隧道一樣為70km/h
新增的兩條機動車隧道建成後
與既有的兩條隧道形成
雙向八車道的隧道體系
將日通行量從4萬次
提升到15萬次
交通擁堵的現狀
將得到極大改善
除新增機動車行隧道外
市民關注的慢行隧道也已完成
待最後的收尾施工
慢行隧道內的天棚彩繪
是市民最期待的「藍天白雲」
兩側牆壁則是滿載海洋元素的掛畫
待慢行隧道投入使用
將徹底改變行人、非機動車
不能直接通過板樟山隧道的歷史
極大方便市民的生活和出行
據了解,目前新增隧道還有一些開口處的標線等附屬工程沒有完成。這次利用大約一天的時間試通車,主要是為了對新增隧道的壓力和流量等做一些數據測試,比如標誌標線、早晚高峰流量數據的採集、信號控制的優化等,為下一步的正式通車做好精準施策的信息儲備。
板樟山新增隧道工程於2018年6月進場開工,2019年9月6日完成爆破施工作業,隧道全線貫通。最近半年受疫情影響,前期工程節點有所延後。但華發城建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全力追趕工期,最終使這一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可以按原定計劃、高標準高質量地交給市民使用。
除板樟山新增隧道外,今年珠海市還有一大批重點工程如珠海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航展館新館、洪鶴大橋、金琴快線等也都將集中收官,引發市民極大關注。
華發代建的兩大珠海地標——航展中心配套服務一期項目(新館),珠海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也將於今年內與大家見面。航展館新館的主體結構已於5月14日全面封頂,將為於今年11月10日-15日在珠海如期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的順利舉辦,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而位於情侶路與梅華路交匯處珠海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是珠海市的重點文化工程,是珠海彰顯獨特城市氣質、展示豐富文化內涵和發展規劃成果的重要窗口,承載著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市民長久的期盼。項目於2011年正式動工,目前已進入最關鍵的收尾衝刺階段,將在8月底前正式開館。
作為珠海城市建設的主力軍,華發集團將傳承特區精神,繼續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國計民生中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加速提升,煥發全新活力,向市民交出滿意答卷,也為促進珠海經濟穩定增長、社會持續向好發展貢獻華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