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冷凍食品總是檢出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冷凍食品|核酸檢測|...

2020-12-01 騰訊網

本文授權轉載自丁香醫生

ID:DingXiangYiSheng

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的冷凍食品包裝已多次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昨日,西安一市場的進口蝦包裝又檢出陽性,引發公眾關注。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曾在央視一檔新聞節目中表示,北京、大連疫情均與海產品加工與銷售有關。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最近出現「新冠陽性」新聞最多的社會焦點。僅最近幾天,權威渠道公開新聞報導的案例就有:

8 月 9 日,煙臺 3 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冷凍海鮮產品,3 份外包裝樣本核酸陽性;

8 月 11 日,深圳市龍崗區一份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核酸檢測陽性;

8 月 12 日,蕪湖一家餐飲店的冷凍海鮮核酸檢測呈陽性;

8 月 13 日,西安方欣市場的厄瓜多進口蝦包裝核酸陽性;

為什麼陽性的總是冷凍食品的表面與包裝?難道新冠病毒偏愛冷凍環境嗎?各種冷凍海鮮、肉類還能吃嗎?

1

低溫和塑料,確實利於病毒保存

不單是新冠病毒,很多病毒都耐冷不耐熱,非常不怕凍。

許多病毒可以在 4 °C 的冷藏室環境下保存一個月,在冷凍條件下保存數年,在超低溫和凍幹條件下穩定存活。

在這個過程中,病毒雖然不能複製,但能保證自己的生物結構不破壞,一旦從冰箱裡出來化了凍,仍有興風作浪的可能。

所以,實驗室對需要保持活性的病毒通常選擇低溫保存,用迅速冰凍或冰凍乾燥的方式,避免反覆化凍,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新冠病毒( SARS-CoV-2 )直接的冷凍研究尚未出現,但它所屬的冠狀病毒家族普遍不怕凍。已知的冠狀病毒在 -20 °C 條件下至少可以保存兩年。

如果是冷藏條件,新冠病毒比不少其他冠狀病毒的冷藏穩定性強。

有研究顯示,它在 4 °C 條件下存放了 14 天,仍幾乎沒有失活,而同為冠狀病毒的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MERS-CoV)只能存活三天左右。

縱列為病毒滴度,單位為 Log TCID50/mL,0 代表無法檢出

圖片來源:根據參考文獻 [5] 數據製作

此外,新冠病毒很能「粘」,能附在各種材質表面並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下圖中,疫情早期的一項研究對比了新冠病毒(紅色)和非典病毒(藍色)在常溫條件下,不同材質表面上的衰減情況。可以看出,兩者的衰減曲線是比較接近的。

而且兩種病毒都是在塑料表面上存活得最好。

常溫條件下,在空氣中只能存活三小時的病毒,在塑料上需要三天左右,才會下降到感染力水平以下。

病毒在 21 到 23 °C 、 40% 相對溼度的環境下被塗在材質上,停留七天。縱列為病毒滴度,氣溶膠組的單位為 TCID 50/升空氣,材料組的單位為 TCID 50/ml介質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3]

除了物理條件外,不管是海鮮加工廠、貿易物流站,還是生鮮市場,這些場所相對封閉,低溫潮溼,人群密集,充滿了體力勞動和大喊大叫帶來的深呼吸,更有利於病毒的傳播。

這也就難怪新冠病毒會鍾愛冷凍食品了。

但大家也不用慌,這並不意味著各種冷凍產品就能傳播新冠病毒。

2

冷凍產品能照常吃,不用恐慌

這裡要說明,食物檢測出病毒 ≠ 吃食物能感染病毒。

一方面,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新冠病毒「食物傳人」的確鑿證據。

新冠病毒只能感染活的生物體,而不能感染已死的食材並在其中複製。海鮮和豬、狗、雞、鴨等家畜也很難感染新冠病毒,所以尚未出現在食材內部發現新冠病毒的案例。

鬧得沸沸揚揚的「三文魚」,也只是表面粘了病毒核酸而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另一方面,即使是塑料皮上「粘」著病毒,也不代表它有感染性。

每次新聞出來,都有不少讀者留言詢問:各種冷凍產品是不是不能吃了?

答案是:不必過度擔心。必要的防疫意識當然重要,但不必因此拒絕所有冷凍食品。

這首先是「量」的問題。所謂「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這一規律病毒也滿足。要能感染人、能致病,不但要有一定量,還有活性方面的要求。

核酸檢測陽性只能證明採樣的地方存在過病毒,至於是活病毒還是死病毒、病毒有多大量、能否致病,則需要用其他手段來檢驗。不過,出於防疫的考慮,相關部門會優先封存銷毀這批食材,並向公眾通報。

這些經過大半個月的國際冷鏈運輸過來的食材,上面的病毒往往已經數量減少、活性降低,傳染性不再高了。比如上面提到的煙臺三家企業,對接觸陽性樣本的 43 名工作人員進行核酸及抗體檢測,對追蹤到的 306 名相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當然,「量」的問題並不絕對,國家能夠快速檢出問題產品,也是一重關鍵保障。

海鮮加工廠溼冷、擁擠、吵鬧的環境利於病毒傳播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中國的檢驗檢疫系統一直在緊盯著進口冷鏈食品,在保證正常貿易的同時,不停地開展風險監測,限制從疫情嚴重的地區和企業進口,並要求企業自檢自查,盡力將絕大部分危險攔在民眾的日常採購和接觸之外。

那為什麼不像網友們說的那樣,乾脆暫停進口冷凍水產和肉類食品?

因為儘管新聞頻發,但從實際的統計數據來看,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概率仍然極低。

在 7 月 11 日公布的全國海關風險監測數據中,全國共抽樣檢測樣本 227934 個,其中只有 5 個陽性。如果因噎廢食,一概禁止進口,反倒會影響國內市場的平衡,造成食品連鎖漲價。

當然,很多人都會有「萬一……」的疑問,那也不用怕。

3

肉類做熟 + 勤洗手,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即使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買到了可能存在潛在風險的產品,也不用過於擔心,加熱做熟就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新冠病毒和大多數病毒一樣,有個致命弱點:怕熱。

圖片來源:

NIAID https://www.flickr.com/photos/niaid/49534865371/

病毒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蛋白質外殼,裡面裝著少量遺傳物質。加熱會使蛋白質變性、遺傳物質失活,進而消滅病毒。加熱到 56 °C,保持 30 分鐘,就可以徹底殺死新冠病毒,煮沸則更快。

只要在購物和烹飪的時候注意以下要點,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將病毒吃進肚裡:

購買生鮮和冷凍食材時,避免直接用手觸摸,或及時進行手部消毒;

生食拿回家後,可用醫用酒精消毒表面;

烹飪時注意生熟分開;

食材儘量烹熟,也可以防止細菌、寄生蟲作祟;

外出回家、處理完食材後,一定記得好好洗手。

根據專家和權威機構的預測,新冠疫情將會在全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要用正確的心態對待可能會不斷出現的「陽性」消息。

而勤洗手、勤通風、生熟分開……這些習慣不應該是在疫情期間才被重視,而是應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好習慣。

本文經過病毒研究領域專業人士審核

監製feidi

作者徐子銘

製圖徐子銘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Leclerc Q J, Fuller N M, Knight L E, et al. What settings have been linked to SARS-CoV-2 transmission clusters?[J]. Wellcome Open Research, 2020, 5(83): 83.

[2]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5/why-do-some-covid-19-patients-infect-many-others-whereas-most-don-t-spread-virus-all

[3]Van Doremalen N, Bushmaker T, Morris D H, et al.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2(16): 1564-1567.

[4]https://www.who.int/zh/news-room/q-a-detail/questions-relating-to-food-businesses

[5]Chin A, Chu J, Perera M, et al. Stability of SARS-CoV-2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J]. medRxiv, 2020.

[6]S. J. 弗林特等. 病毒學原理[M].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5.

[7]季維智, 宿兵. 遺傳多樣性研究的原理與方法[M].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1999. ISBN:7-5341-1246-X/Q·29 http://www.cncdiversitas.org/zh-hans/node/1989

[8]Chan K H, Peiris J S M, Lam S Y, et al.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viability of the SARS coronavirus[J]. Advances in virology, 2011, 2011.

[9]Casanova L M, Jeon S, Rutala W A, et al. Effect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coronavirus survival on surfaces[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0, 76(9): 2712-2717.

[10]Sajadi M M, Habibzadeh P, Vintzileos A, et al. Temperature and latitude analysis to predict potential spread and seasonality for COVID-19[J]. Available at SSRN 3550308, 2020.

[12]http://www.gov.cn/xinwen/2020-07/11/content_5525840.htm

本文授權轉載自丁香醫生(DingXiangYiSheng),二次轉載或合作請聯繫 WeChat:DingDangDXYS。有溫度、有知識、有態度。丁香醫生,新一代大眾健康品牌。

編輯:笪文武 審校:陳雪禮

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智利1批冷凍帝王蟹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進口冷凍食品還敢...
    冷凍帝王蟹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資料圖)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8日電 據海關總署網站28日消息,因從智利進口1批冷凍帝王蟹1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智利水產品生產企業PESQUERA ISLA DEL
  • 全國幾個大城市進口冷凍食品檢測出新冠病毒,進口食品還安全嗎
    最近幾天連續爆料出全國幾個大型省會城市進口的冷凍食品檢測出新冠病毒。先是蘭州的焦家灣冷鏈廠進口的冷凍食品中抽檢出新冠病毒;後濟南蓋世物流園區冷庫儲存的進口冷凍食品的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接著是鄭州從阿根廷進口的冷凍豬肉外包裝標本中抽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武漢:在進口冷凍牛肉、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1份外包裝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原文如下:我市在巴西進口冷凍牛肉、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未流入市場  11月27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湖高新區冷庫、江岸區肉聯冷庫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東湖高新區冷庫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2份外包裝樣本、江岸區肉聯冷庫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
  •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新冠病毒|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
    11月10日,南京市疾控中心按照南京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即到即檢」的要求,對江蘇省蘇食公司冷藏分公司冷庫中從上海洋山港入關的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有樣本結果呈陽性。
  • 中國疾控中心: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昨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還能放心吃冷凍食品嗎?
  • 武漢:進口冷凍豬肉、牛肉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新華社武漢12月6日電 武漢市衛健委官網6日發布消息稱,武漢市疾控部門5日對洪山區昌晶冷鏈倉儲中心進口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和烏拉圭進口冷凍去骨牛肉包裝樣本上各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疑似新冠病毒檢測陽性凍雞翅流入?多地發公告
    近日針對網傳「疑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冷凍雞翅流入」的消息廣西東興市等地均發布公告廣西北流8月7日凌晨,廣西北流市獲悉:一批巴西SIF1661廠生產的外包裝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疑似陽性的冷凍雞翼,已銷售到北流市3家冷庫。
  • 武漢:在巴西冷凍牛肉、越南冷凍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
    據武漢衛健委消息,11月27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湖高新區冷庫、江岸區肉聯冷庫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東湖高新區冷庫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2份外包裝樣本、江岸區肉聯冷庫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1份外包裝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 蝦也被檢出新冠病毒!這3類食物千萬別給寶寶吃
    冷凍食品又出問題繼「三文魚被檢出新冠病毒」後,又有冷凍食品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7月3日,大連海關在來自南美厄瓜多的凍鮮蝦食品外包裝上檢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為保護消費者健康,海關總署決定:暫停三家厄瓜多企業在華註冊資格,對暫扣的貨物採取退貨銷毀等處理措施。冷凍食品會不會成為新傳染源?
  • 深圳盒馬員工確診,為何冷凍食品總「爆雷」?還能吃嗎?
    其實,自7月以來,我國已有9地先後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老百姓最擔心的是,冷凍海鮮產品還能買?為何「中招」總是冷凍食品?多地疫情「禍起海鮮」,廣東出現散發病例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最近出現「新冠陽性」新聞最多的社會焦點。
  • 春節還能購買冷凍食品嗎?權威專家解讀
    近來因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人們對疫情和食物安全關聯的關注度加大。春節臨近,大家還能像往年一樣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表示,要正確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特點和傳播途徑,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包括冷凍海鮮、冷凍肉類。
  • 秦皇島市對進口冷凍食品、餐飲單位、農貿市場進行核酸...
    為評估我市存在的疫情風險,進一步做好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目前國內疫情防控新形勢,在做好日常防控工作的基礎上,6月19日,秦皇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秦皇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中心城區大型超市的進口冷凍食品相關環節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盒馬員工確診,為何冷凍食品總「爆雷」?最新解答來了!
    14日,廣東省衛健委發布通報,一名在深圳工作的女性陳某在老家汕尾陸豐市確診為新冠肺炎。通報稱:患者為羅湖區水貝IBC盒馬鮮生超市酸奶銷售員。15日8時13分,盒馬在微博發布通知,深圳21家盒馬門店暫停營業,進行門店消殺。「海鮮」「低溫」「冷鏈」成了當下國內疫情的關鍵詞。其實,自7月以來,我國已有9地先後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 進口冷凍食品檢出陽性!「中國蝦王」也中招了,專家警示:這類快遞要...
    進口冷凍食品檢出陽性,「中國蝦王」也中招了,專家警示:這類快遞要注意11月14日,蘭州市衛健委官網發布對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抽樣檢測結果的通告稱,11月13日,蘭州市疾控部門對城關區焦家灣冷凍廠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抽樣檢測,發現從天津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蝦內包裝樣本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繼新發地三文魚以後:厄瓜多冰凍白蝦,也被檢測出了新冠病毒
    7月10日,因厄瓜多三家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其中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因此,中國海關暫停這三家厄瓜多企業的產品進口。上次北京新發地農貿產品交易市場上的三文魚被檢測出有新冠肺炎病毒,並引發了北京的第二波疫情,經關閉新發地、嚴防死守、管控出入新發地的人員等隔離措施,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但經驗教訓仍然要吸取,千萬不可輕易忘記。
  • 不是蝦本身檢出!是貨櫃內壁、包裝檢出!蝦不具備感染新冠...
    不是蝦本身檢出!是貨櫃內壁、包裝檢出!蝦不具備感染新冠可能性!安全可食用2020-07-11 09:3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凍品攻略        瀏覽量: 7273 次 我要評論 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專家說明: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冷凍、冷藏海鮮和肉類作為傳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
  • 【武漢市在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武漢市衛生健康...
    文 / 夏洛特2020-11-19 01:01:45來源:FX168 【武漢市在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消息,11月18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西湖區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
  • 疑似核酸檢測陽性冷凍雞翅流入?多地緊急發布公告!
    近日,針對網傳「疑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冷凍雞翅流入」的消息,廣西東興市等地均發布公告。廣西北流8月7日凌晨,廣西北流市獲悉:一批巴西SIF1661廠生產的外包裝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疑似陽性的冷凍雞翼,已銷售到北流市3家冷庫。
  • 武漢:在巴西進口冷凍牛肉、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
    東湖高新區冷庫300個外環境樣本、4550個外包裝樣本、295名職工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江岸區肉聯冷庫225個外環境樣本、3777個外包裝樣本、886名職工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附原文:11月27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湖高新區冷庫、江岸區肉聯冷庫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東湖高新區冷庫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2份外包裝樣本、江岸區肉聯冷庫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1份外包裝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 ...肉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疾控專家談冷鏈食品,能吃嗎怎麼吃
    冷鏈食品分為冷卻食品和凍結食品,前者是指將食品的溫度降到接近凍結點,並在此溫度下保藏的食品,比如果蔬類和冰鮮類肉食;後者是指凍結後在低於凍結點的溫度保藏的食品,比如冷凍禽肉類。低溫環境有利於病毒存活就新冠病毒目前的研究來看,它的物理特性表現為「粘」,尤其是能吸附在塑料和紙板一類的材質上並能持續生存很久,而常用冰凍食品的外包裝正是此類。在低溫環境下,病毒雖然無法複製,但是其生物結構沒有破壞,只要換個環境,它就可能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