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是一種美麗又致命的動物,雖然不同種類毒蛇的毒性有高低之分,但它們的毒液對大部分生物都有著一定的威脅。毒性高的毒蛇致命,而毒性低的毒蛇雖然不容易致命,但有的也是破壞力十足,所以一定都不能輕視。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蛇類就是這麼一種毒性不高,但破壞力十足的毒蛇——原矛頭蝮。
菜花原矛頭蝮
"烙鐵頭"——原矛頭蝮
很多人也許對"原矛頭蝮"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說到"烙鐵頭"就很熟悉了。其實原矛頭蝮就是我們常說的烙鐵頭蛇,因其頭部形似「烙鐵」而得名,屬於蝰蛇科原矛頭蝮屬的毒蛇。(我們熟知的「莽山烙鐵頭」和「菜花烙鐵頭」也都是原矛頭蝮屬的成員。)
原矛頭蝮位列我國十大毒蛇之一,也是國內很常見的毒蛇之一。在國內十餘省均有分布,尤其在南方地區更為常見。6至9月更是它們的活動高峰時期,在戶外一定要注意防範。它們的體色和花紋與樹枝相似,又喜好在樹上或雜草中棲息,所以有著一定的隱蔽性,不易被人發現。
"死罪可免的毒性,活罪難逃的破壞力"
原矛頭蝮是典型的蝰科三角頭毒蛇,對於蝰蛇科的毒蛇相信不少人都有些了解,被蝰蛇科的成員咬傷後,除非是幹咬沒注毒的情況,否則大部分傷口處都會讓人"終生難忘"。
原矛頭蝮的平均皮下LD50毒性成績僅為10.35mg/kg,這種毒性在國內十大毒蛇中只能位列最後一位。
甚至連平均排毒量也只是中下水平的27mg。而原矛頭蝮對人的致死量估算通常在50毫克左右。所以這種毒蛇一般不易傷及生命。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因為蝰蛇科毒蛇的毒液類型多為血液循環毒、溶血和抗凝血毒素,這種毒液的破壞性較強,比較容易造成被咬部位傷口的出血、腫脹、血泡甚至潰爛。而原矛頭蝮就是這種類型的毒蛇,甚至曾經還被許多人賦予了毒蛇界的"爛肉王"稱號。
(後來人們發現舟山眼鏡蛇和五步蛇,也就是尖吻蝮,它們的毒液破壞力更超原矛頭蝮,所以「爛肉王」的稱號就比較少聽說了。)
原矛頭蝮
「山寨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之所以能位列我國十大毒蛇之一,除了它毒液的破壞力外,還因為它的分布地廣,所以造成的傷人數量較多。但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原矛頭蝮「背黑鍋」的案例。
因為國內還有另外兩種有毒蛇類與原矛頭蝮的外表十分相似,但是它們的毒性比起原矛頭蝮來說,都可以說是微毒與劇毒的差距了。而這兩種微毒蛇就是「絞花林蛇」和「繁花林蛇」。
那麼,我們該怎麼區別它們呢?
原矛頭蝮
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看頭部。
原矛頭蝮的頭部鱗片都是細小狀,沒有大鱗片分布。
絞花林蛇的頭部則有好幾塊明顯的大鱗片分布。
繁花林蛇的頭部更是有獨特的黑斑紋分布。
三者的頭部各不相同,最好區分。
原矛頭蝮(上),絞花林蛇(中),繁花林蛇(下)
其次,雖然它們的外表極為相似,但也可以仔細看它們的紋路來區分。
原矛頭蝮的斑紋是上下對齊的,而另外兩種蛇的斑紋都是上下錯開分布的。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在戶外遇到蛇類,分不清是有毒還是無毒的話,都一律當作毒蛇處理。不要隨意挑逗,儘快遠離才是上策。
文|裡昂裡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