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闊別179天,經過寒冬,春日,初夏,電影院終於迎來了復工的消息。
福州的電影院將有序恢復營業,據新聞報導,預計在這周末,我們就可以重新走進電影院,重赴一場光影之約。
很久沒去電影院了,我很想念它。
你呢?
"
•••
太宰治說:「電影院,是脆弱的人暗自飲泣的地方」。
安德列在《電影是什麼》裡寫道:「電影是一種儀式。這種儀式必定要在幽閉的劇場裡,才能夠完成。」
你還記不記得那場熱切的約會,精心挑選要穿的衣服,在影院門口等待著喜歡的人,心臟怦怦跳,電影裡的情侶接吻,手被身邊的人輕輕握住。
又或者是一個人的狂歡,深夜場,巨大的熒幕包裹住你的孤獨,這個地方可以包容都市人的感性。
你想念電影院嗎?你在哪個電影院留下過難忘的記憶?電影院開業在即,你想去看哪場電影?
闊別電影院許久,回憶起和電影院的故事,也許也正像一場場人生電影。
@wanqing,31歲,大學輔導員
我很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而且尤其喜歡一個人去。
這樣比較自由,想去看什麼,就買什麼票,想去哪個影院看,就坐上公交車前往。
去過福州很多影院,最喜歡去八一七路那的大眾電影院,場子有點小,有點老,有感覺。
這個影院年紀大了,曾經的繁華熱鬧褪盡之後,有種慢悠悠的人情味,沒有電梯,去放映廳要慢慢走上樓去。
太久沒去了,我記得沒錯的話,門上應該是掛著黑布,開始放映前有工作人員來拉上,不是其他影院那種厚厚的門。
△大眾電影院的小廳
這個電影院確實是慢啊,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總感覺這裡放文藝片的時間,比其他影院要長,我就在這看的《路邊野餐》。
當熒幕作為電影院裡唯一光源的時候,我總有一種人生暫停的感覺。
四周一片暗淡,呼吸聲,空調風在頭頂掠過……放映廳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空間,給了每個人暫時擱置瑣事的機會,專注於眼前的聲光。
在場燈亮起來之前,所有人的體驗都是相似的,大家同處一個浪漫宇宙,在影像藝術面前,完成了短暫的共鳴。
我想,真正去了蕩麥(《路邊野餐》中的場景,意為一個隱秘的地方,不存在的地方)的,可能是我們這些觀眾吧。
在小小的影廳裡,跟著導演的長鏡頭,看那些愛情,巧合,回憶,聽著演員哼起《小茉莉》,做了一場大夢。
@蜜粥粥,24歲,銀行職員
和喜歡的人確認戀愛關係的地方,每個人應該都會印象很深吧。
我跟我男朋友,在一個地方確認戀愛關係,還在一個地方複合,這個神奇的地方就在寶龍廣場旁邊,是一個電影院:中瑞國際影城。
我倆都喜歡看電影,高中的時候是隔壁班同學,高考考去不同的城市,他去廈門,我留在福州。
雖然有好感,但是誰都沒告白,2016年12月20日,我們去看了《羅曼蒂克消亡史》,我們進了電梯,人很擠,他握住了我的手。
選了個中午吃飯時間的場次,除了我們倆,影廳裡沒什麼人,我們一起看大人物、小人物的羅曼蒂克,看他們逃亡、醉酒、槍戰,看他們愛得死去活來,最後又無話可說。
走出電影院,還有點沉浸在氛圍裡走不出來。他說下午他就坐動車回去了,要準備高數考試。
我說:「你怎麼也跟打仗似的,日程真滿,怪不得電影裡的人沒時間好好談戀愛」。
他說:「但是我們可以」。
想起《2046》裡有這樣的臺詞:「愛情這東西,時間很關鍵,認識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告白的時間,也很關鍵吧。
後來我們分手,說好一起去看的《頭號玩家》我自己去了,電影很精彩,結局很圓滿,我卻還是哭了。
2018年6月,《阿飛正傳》在內地首次公映,我去寶龍買東西,下午就一個人去看了,兩點的場次,外面烈日當頭,我覺得自己肯定會包場。
結果廣告剛結束,就有個人進來,坐到了我身後。
我沒有回頭,但是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他是誰,我知道他已經放假回了福州,但是怎麼會這麼剛剛好……就像電影情節一樣。
阿飛正在和蘇麗珍討論「一分鐘的朋友」,王家衛的電影我們一起看過很多遍,臺詞都能背著說。
「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我明天會再來。 」
我好像聽到他在輕輕跟著念,可是這究竟是真實,還是幻覺呢?
很多個一分鐘過去了,保潔人員進來,燈也打開,他在我身後站起來:「臺詞我還記得,你不會都忘了吧?」
愛情這東西,時間確實很關鍵吧,如果我當時沒有回答,也許又是不一樣的結局。
電影院的空調冷風吹著我,我慢慢轉過頭去:「記得不太清楚了,要不然我們有時間再一起重新看一遍?」
後來的故事是無聊的團圓結局,但是我很喜歡。
我們重新在一起了,又看了一遍《阿飛正傳》。
@一隻小軟啊,20歲,學生
小時候,我爸愛帶我去看電影,他說我不吵不鬧,知道安安靜靜地坐著,給他減少了很多育兒壓力。
去的最多的就是我家旁邊的西湖影劇院,我們小區的人一般都去那看電影,就散個步的距離,特方便。
後來他出門做生意,特忙,經常不回家,我媽一接他的電話,就是吵架。
吵著吵著,就不吵了,結婚證換了張離婚證。又過了幾年,他把店開回了福州,說以後有時間了,要多陪陪我。
可是話都會說,真正做到卻很難。
到了周末,我爸問我想做些什麼,是要去買衣服,還是去森林公園玩。我只搖了搖頭,說最想去看電影,看什麼都行。
真的太久太久,沒有一起去電影院了。
是真的去了,可是陌生感也更明顯了,小時候來過的地方,似乎成為了他後來「不負責任」的證明,他很不自在,躲著我的目光。
進了影廳看電影,不吃我買的零食,注意力也不在電影上,只發出幾聲刻意的笑。
到了後半段,他看了下手機,就出去了。等到電影散場十幾分鐘了,才發來微信:「我有點事,先走了。」
是真的有事,還是和我待在一起尷尬呢……電影院裡這樣的空間,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可能有點太近了,也可能是菸癮犯了,耐不住在座位上待兩個小時吧。
我小時候,爸爸還不會抽菸啊。
後來,我約我爸看了《狗十三》,還是在西湖影劇院,看少女李玩的青春,看她爸爸和她的親密、爭吵與重歸於好。電影講的不僅是少女的成長,也講了作為父親的男人的成長。
我偷偷觀察著爸爸,電影裡,李玩的爸爸在車上唱起歌的時候,他的眼角好像溼潤了。
我開始懊悔自己有些任性的舉動,用這樣的方式來質詢他對我的關心,好像是有些過了。
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年人,沒辦法把所有事都做得盡善盡美。
是因為在外面做生意很難,才養成抽菸的習慣嗎?
爸爸不會像電影中的爸爸一樣吐露自己的心聲,他只是在電影結束時愣了愣,然後笑著問我一會要不要去吃點什麼。
我問他電影好不好看,他又愣住,很認真地說了句「好看」。
我沒再問別的,只是跟他講起學校裡發生的事情。走到電影院出口,身邊一起出去的觀眾,好像也都是熟面孔,恍然間,好像就又回到了小時候。
一起看完那場電影之後,我和爸爸好像和解了。
我想,這個電影院就像一個回憶存檔點吧,雖然我也長大了,爸爸也變了一些,但是一起看場電影,就能找回以前那種陪伴的感覺,也能重新找到一種互相理解的方式。
海德格爾曾說:「坐落在遙遠地方的最古老時代的文化遺址,可以從電影上看到,似乎它們就處在當下車水馬龍的市街上。」
「對一切遙遠之可能性的廢除,已由電影臻於頂峰。」
格裡菲斯也曾指出:「電影在未來將成為新的世界語言,凡看者,都能理解。」
電影院,就是一個展現無窮世界的神秘空間。在這裡,只要觀看著同一部影片,我們可以和其他人共享同一份感動、淚水與歡笑,做到了「天涯共此時」。
電影院也可以讓我們進入另一個宇宙,讓自己從匆忙的都市生活中抽身片刻,進入自由的領域。
近六個月,179天,和電影院分離的日子有些長了,讓我們對它們說一句:「好久不見」。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受訪者
互動一下
你最常去福州哪個電影院?
電影院重新開業後
你最想去看什麼電影?
你對電影院
有什麼難忘的回憶?
電影院對你來說
意味著什麼?
在家裡看電影和去電影院看電影
對你來說又有著什麼不同之處呢?
歡迎在評論區
分享給我們
近期回顧
熱情的夏夜裡,我只想在王莊放肆地吃吃吃|暴走福州
王莊美食,量足味美價格低~~
悠長夏日,咖啡續命 | 福州社區咖啡指南
超低均價的社區咖啡推薦
一首城市交響,聽聽夏日福州的專屬聲音
聽,福州的聲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