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傳統服飾,很多人會首先想到漢服。其實,還有一種服飾,在中國歷史上也曾佔據重要的地位,那就是旗袍。旗袍,是中國女性傳統服飾之一,90年前還被定為國家禮服。它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裡,旗袍也經歷了繁榮、衰落、繁榮的變化。
中國的旗袍形成的年代,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上個世紀的20年代 ,有的認為旗袍的起源大約在先秦兩漢時期就有了 。這裡我們要說的主要就是民國時期的旗袍。在民國20年代之後,旗袍已經成為中國最普遍的女子服裝了,旗袍開始風行全國,並且還在1929年被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可見旗袍在當時的地位。
在現在的一些歷史影視劇中,你經常會看到旗袍的存在。比如大上海的夜晚,不論是街頭還是高級酒會,身著精緻旗袍的女人們,都是那麼的風姿綽約。這種迷人的傳統服裝,把東方女性之美詮釋地淋漓盡致。旗袍,也是中國的國粹。在當時一些宣傳畫招貼上,經常能看到身著旗袍的民國美女畫像。旗袍,是張愛玲等時代女性的標配服飾。
中國旗袍經歷了多次的演變,比如領子的樣式,就有交領、直領、圓領、立領等變化。衣襟的款式變化,就有單襟、雙襟等。旗袍袖子的款式就有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等。裙擺變化上就有直擺、禮服擺、魚尾擺、鋸齒擺等。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人們對審美的變化,直接反映在旗袍的設計上。
旗袍的款式經歷這些變化後,使得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讓東方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成為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對新事物的嚮往,人們開始喜歡和追求新潮的服飾。此時,女性的服飾呈現出了多樣化,旗袍也就一度淡出人們的視線。
而到了新時代,人們對服飾的喜愛,開始回歸到傳統。隨著傳統文化重新被重視,旗袍也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最能襯託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重新走入人們的視線。比如在一些文化活動上,禮儀小姐身著傳統旗袍;時常能看到一些旗袍大賽;一些服裝設計師,在設計中有意加入旗袍的元素;在國際文化交往中,外國人也喜歡穿中國的旗袍。
國粹旗袍,體現東方女性美的傳統服裝,從90年前被定為國家禮服,到現在的重新被重視。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一直在傳承,沒有被割斷。人們對審美的回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