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王東北虎和草原之王非洲獅子一度被譽為動物之王,然而兩者如果展開巔峰對決,誰才是最強王者呢?
東北虎又叫西伯利亞虎,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東北虎的頭大而圓,前額上的數條黑色橫紋,中間常被串通,極似&34;字。其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作為山地林棲動物,東北虎主要生活在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位於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於山脊、矮林灌叢和巖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故有&34;之美稱。
非洲獅是非洲最大的貓科動物,廣泛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北的草原上。它們頭大而圓,吻部較短皮毛柔軟,軀體均勻,四肢有力。非洲獅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有&34;的美譽。
第一,從體型上來看,東北虎作為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體型大於非洲最大貓科動物的非洲獅。成年雄性東北虎的平均體重大約是300公斤左右,體長約為2.6米,肩高約1.1米,尾長超過1米;成年母虎平均體重約為160公斤左右,體長約為1.7米,肩高0.8米左右,尾長0.8米左右。非洲獅天生雄壯,雄性非洲獅平均體重大約是250公斤左右,肩高1.2米,體長1.5米,尾長一米。雄性非洲獅與雌性非洲獅的體型外形差異明顯,極易分辨。雄獅頭部較大,臉型頗寬,鼻骨較長,鼻子是黑色的。雄獅的耳朵既短又圓,雌獅的耳朵是個短短的半圓,此外,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第二,從氣勢上來看,東北虎和非洲獅都通過吼叫聲展現其震懾力。東北虎的吼叫十分響亮,音量超大,非常強悍。對於東北虎的震懾力的描述,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武松打虎》中對那隻吊睛白額大虎吼聲的精彩描寫 &34;一聲虎嘯,半天霹靂,地動山搖,山中走獸不寒而慄,聞聲而逃,可見東北虎的吼聲極具震懾力。而非洲雄獅的吼聲低沉有力,穿透力和殺傷力力極高,它的吼聲使得其他草原動物聞風喪膽,敬而遠之。在我國功夫中便有&34;這一門,一聲獅吼,誰與爭鋒。非洲獅雄渾的吼聲也奠定了它草原霸主的至尊地位。
第三,從肺活量對比來看。哺乳動物的生存能力和殺傷力與它的肺活量有一定的聯繫。東北虎心臟容量大於非洲獅,這可以讓東北虎具有更大的爆發力,更好的耐力和體能恢復能力,不過非洲獅是大型猛獸,肺活量也不會小到哪去,面對生死之戰,它們都會拼盡全力,奮力一搏。
第四,由於生長環境不同,東北虎和非洲獅的捕食對象也不同,東北虎主要捕食野豬,以及馬鹿、水鹿、獾、麝、麂等有蹄類動物,偶爾亦捕食野禽,秋季亦採食漿果和大型昆蟲。而非洲獅主要捕食通常捕食眼前見到的一切獵物,例如野牛、羚羊當然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等等也不會放過。有時還會仗著自己體型大,順手搶其他的食物。另外,它們在食物匱乏的情況下還會吃動物輔食,甚至野果。生長環境和捕食對象的不同也決定了他們的捕食方式和捕食能力的不同。
第五,從殺傷力來說。同為百獸之王,東北虎和非洲獅在各自食物鏈頂端,幾乎沒有天敵,不需要躲避追殺和逃跑。他們是捕食者。東北虎白天多潛伏休息,直到黃昏傍晚時分才開始活動,進行捕殺獵物。東北虎的活動範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範圍可達數十公裡。他們通常的捕獵方式是藉助樹林,選擇潛伏點靜伏,等待獵物經過進行捕殺,或者跟隨潛行至一定距離,在獵物放鬆警惕之時突然襲擊,快速猛撲過去,不等獵物反應過來,直接咬住被捕動物的頸部,使獵物無法逃脫。別看東北虎身形龐大,行動起來卻快如閃電,迅速敏捷,兇猛無敵,極具殺傷力。它們可以輕鬆地跳躍三米多高進行撲咬,甚至可以進行短暫的站立,鋒利的爪子左右掄出形成恐怖的力量,而他的尾巴也是捕獵的武器之一,強而有力的尾巴一掃而過,像是一個巨大的棒子,讓獵物毫無防備無處逃竄。東北虎不僅經常利用其鋒利的爪子和有力尾巴對獵物進行攻擊,它最強大的武器便是虎牙。它的鎖喉絕招能給獵物帶來最致命的一招,虎牙的咬合力可達400公斤,會讓獵物瞬間斃命。在東北虎敏捷的行動、強大的殺傷力和快準狠的咬合之下,沒有獵物能逃過一命。與東北虎相比,非洲獅雖然沒有跳躍技巧,和站立擊打能力,但是它的捕食能力也不容小覷。非洲雄獅厚厚的鬃毛就像一個天然的盾牌,能夠很好的隱藏它們自己。非洲獅的毛髮顏色與非洲草原的顏色極為相近,有利於進行隱藏自己,對獵物進行暗殺。面對獵物,非洲獅常常蓄勢待發,在高高的草叢的掩蔽下進行觀察和伏擊,一旦看準時機立馬出擊,一張大嘴就是鎖喉的必殺技,六釐米左右的牙齒,加上400公斤的咬合力,雖然沒有東北虎那麼強悍,但是如果被它鎖喉,也很難活命。
通過以上對比來看,叢林之王東北虎和草原之王非洲獅同為王者各有千秋,如果一定要兩者一決高下,一定是兩敗俱傷,難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