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的強大,一隻小龍蝦都可以進化成無性生殖,那人類呢?

2021-01-09 閒話百姓

小編先節選一篇報導,關於「大理石紋小龍蝦」的,這種小龍蝦是甲殼綱十足目中唯一能夠無性繁殖的,它們均來自於無受精卵子的克隆,因此這個種群只有雌性。

真可謂一隻小龍蝦能夠養活N多的生物。

接下來我們來扯一扯人類能不能無性生殖。

在世界造人的神話裡,還普遍存在無性生殖的思想。所謂無性生殖就是單性生殖,即精子和卵子不結合的生殖。

《聖經》中說,上帝先創造了一個亞當,但亞當一個人生活得十分寂寞,於是上帝取出亞當的一根肋骨創造了夏娃。《西遊記》開篇寫孫悟空的來歷說,「花果山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周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用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盤古開天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通靈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出生與此相類。夏娃實際上是亞當的複製品,而孫悟空和賈寶玉也都是自己生出自己,實際就是自己複製自己,他們都屬於無性生殖。

1902年,奧地利的生物學家哈布蘭特曾預言:人類終究會有一天成功地實現無性生殖。20世紀60年代,英國牛津大學的生物學家高登,成功地實現了非洲青蛙的無性生殖。據最近的有關報導,人體無性生殖的技術已經突破,從技術上講,目前複製一個人已不再是幻想。美國就有一位大富翁要求「複製」一個自我,以補償幼年的不幸。

但是,複製人的技術現正引起科學界的極大爭議,它涉及人類道德及有關社會管理方面的問題,不少科學家認為,複製人體技術不利於人類總進化。諾貝爾獎得主、遺傳學家列德·波克也指出,人類的無性生殖技術不僅可能,而且會「將人類驅逐到進化道路上的混亂邊沿。」

所有的學術性爭議留給科學家、社會學家和法律學家去解決,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無性生殖這一高科技思想為什麼會出現在上古神話當中?如果我們將無性生殖這類神話,與上引漢代繪畫所表示的女媧和伏羲用高科技造人的傳說聯繫起來,不難發現神話內在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它們反映了同一個內藏著的主題:神用高科技創造了人,無性生殖的遺傳學成果只是造人過程當中的一個細節而已。因此,我們認為,上古神話中無性生殖的思想來自於人類被創造的記憶。

神話,外星人,太空人,人類,各種零碎的片段似乎組成了一段支離破碎的傳說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我們人類的地球統治地位是被外星人或者太空人賦予的,或許它們也沒有想到人類能夠統治地球,或者這也是它們的目的之一。

喜歡本文的請關注小編,小編一直喜歡收集這類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事情。用來打發時間,這也是本人興趣之一。

相關焦點

  • 變異的小龍蝦攻陷了大半個歐洲,是怎麼一回事呢?
    背景最近網上流傳一種變異的小龍蝦攻陷了大半個歐洲,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件事要從1995年說起,那年美國佛羅裡達國家公園捕到了一隻小龍蝦,這是一隻被嚇壞了的雌蝦,看起來像北美龍螯蝦,但也有不同,因為它是白色和白色大理石紋理圖案。
  • 孤雌生殖是什麼?符合達爾文進化論嗎?
    導讀:關於什麼是孤雌生殖的問題,是不是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孤雌生殖是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我們先來看看孤雌生殖與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論,然後看看孤雌生殖現象是不是滿足達爾文進化論的推斷。孤雌生殖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孤雌生殖。
  • 德國發現無性繁殖小龍蝦
    德國發現無性繁殖小龍蝦   晨報訊 據新華社倫敦電 德國水族市場上最近出現一種神秘小龍蝦,能夠進行無性繁殖。科學家擔心,如果它進入野生環境,可能會對歐洲同類淡水生物造成嚴重威脅。
  • 生物為什麼會進化出性別?科學家:這正是進化的意義!
    如果說生命的誕生是一個偶然,那進化之路便是對這種偶然性的顛覆!生命從誕生開始,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形成了地球豐富的生態系統以及幾千萬種物種!雖然這些物種千奇百怪,但卻有一個神奇的規律:越是低級的生物性別概念越是模糊,越是高級的生物性別概念越是分明,這是為什麼呢?
  • 人類既然是猴子進化來的,那為什麼現在的猴子卻沒有進化成人類?
    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目前科學界比較認可的,可以解釋人類的由來的一種科學說法。他提出,人類是由非洲猿猴進化而來,又是被自然選擇的產物。所以,人類的祖先可能就是猿猴。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人類是猿猴進化而來,那麼為什麼現在的猿猴沒有再進化成人類呢?
  • 動物園50歲巨蟒,15年沒見雄性卻下了7個蛋,我們在見證進化
    在鳥類中,我們最熟悉的雞也有這種能力,在沒有公雞的情況下,雌性可以下蛋,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蛋都不能孵出小雞。但是總有那麼很小的概率,沒有受精的雞蛋也能進行正常的分裂形成胚胎發育成一隻健康的小雞。不過孤雌生殖孵出來的小雞都是雄性。
  • 動物園50歲巨蟒,15年沒見雄性卻下了7個蛋,我們在見證進化
    但是總有那麼很小的概率,沒有受精的雞蛋也能進行正常的分裂形成胚胎發育成一隻健康的小雞。不過孤雌生殖孵出來的小雞都是雄性。以前我們一直認為無性生殖是一種繁殖的下等策略,你看在哺乳動物這種高級生物中是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能夠進行無性繁殖的,哺乳動物的生殖策略已經完全被有性生殖取代。
  • 人類為何不能無性繁殖?為何得男女繁殖?
    人類沒有進化出無性繁殖的能力,是因為人類演化起點就是兩性繁殖的,相對來說更利於保存種群。「性」這個東西還是有點好處的,人類無法也不能自主選擇是否放棄。從演化的過程上來看,有性生殖比無性生殖更麻煩,步驟要多不少,按照以往的生物進化觀,這一過程是生物由簡到繁的進化歷程,也就是有性生殖相對於無性繁殖更高級。雖然這個說法在現代看來是錯誤的,因為生物進化沒有明確方向,哪種演化適應生存,最終哪種生殖方式就會稱為主流。有性繁殖被自然選擇固定下來,說明這種方式有利於生物的生存。
  • 沒有雄性,靠無性繁殖「統治世界」,這種小龍蝦做到了!
    試想一個恐怖的電影情節:一種通過無性繁殖的突變生物,悄悄入侵全球的生態系統,並且在短短二十年內,迅速傳播遍及歐洲和非洲,甚至威脅當地本土物種,給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事實上,這樣的故事真實存在,而故事的主角就是大理石紋小龍蝦。這種小龍蝦是甲殼綱十足目中唯一能夠無性繁殖的,它們均來自於無受精卵子的克隆,因此這個種群只有雌性。
  • 是進化的結果,還是大自然的「人為設定」?
    圖為嫁接技術有網友不禁會問道:「有性繁殖可以孕育後代,那麼無性繁殖如何孕育生命的呢?到底什麼是無性繁殖呢?」從某個層面來說,在自然界中「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幾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有性行為,每一個物種發生的性行為都是獨特的,無論是單細胞原生動物,還是果蠅或者是人類,發生的性行為都是各不相同的。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性也出現了分化,在六億多年前的古藻類化石上,科學家們就發現雌雄生殖器官的分化,這是迄今為止全球重大發現。有了性的進化,就有了繁殖,進而出現的是大量的生物。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進化論破除了人類直覺所製造的一系列迷信,解釋了很多神創論解釋不了的現象,理解進化論會幫助人類更加了解自己。進化論和相對論一樣,都是科學領域裡少數幾個經久不衰的全民話題。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雅克·莫諾的話來說,「進化論有個奇怪的特點,那就是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這句話放在很多活躍在網際網路上的科學愛好者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 熱門進化論話題!黑白蛾,長頸鹿,眼睛,大理石紋螯蝦!
    最近咱們一直在討論進化論方面的話題,首先我發現好多人對演化的過程好像還存在一些誤區,比如有觀眾說:人類在演化的過程當中為什麼沒把眼睛的缺陷矯正過來呢?可能有好多觀眾都有類似的理解,就是認為動物的器官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進化,而且這樣確實很符合「進化」這兩個字的字面意思,但實際上它們進化的過程並不是這樣的。
  • 進化論的勝利!紅毛猩猩助人類脫離困境,智商進化超乎想像
    隨後,因勞累過度,盤古亦倒下了,他身體各個部位都化成了世界的某些物體,比如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化作了月亮。世界有了,環境優美,但始終缺乏了一絲生氣, 因而女媧用泥巴和水,捏出了一個個人類,讓他們認識交往,教導種植之術,繁衍生息,一個數目龐大是種族生物逐漸形成。在西方世界,亦有神創世界的傳說,民間還流傳著不少這種故事。
  • 若達爾文進化論成立,人類未來會進化成什麼樣?答案意想不到
    不過,如果不是20多億年前線粒體的出現,地球上或許至今仍然是非常原始的生命結構,也不可能存在人類這種高等生命,可以說,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任何環節出現了一點的差池,人類也都會不復存在。那麼,如果達爾文的進化論是成立的(其實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一種假說,存在著很多不合理之處,並不是100%的可以當做是地球生命進化史的依據),人類未來最終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呢?
  • 進化論被眾人質疑?人類祖先或不是古猿,而是海裡的一條魚!
    人類誕生幾百萬年時間內變得越來越強大,達爾文的進化論曾明確指出,人類是古猿人進化而來的,後續大部分人也相信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通過一步步的改變自身情況,變成了現在的高智慧文明,進入工業革命以後,不斷創造出高科技產品,才有了現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人類的祖先真的是古猿?
  • 變異的小龍蝦被發現,它僅花了25年,便繁殖出幾百萬隻小龍蝦
    小龍蝦的適應性很強,無論是30℃還是零下10℃的環境,不管是在池塘,河流還是水溝它都可以生存下去。而且它們是雜食動物,不管是死的魚還是其他的水中生物,還是水底植物,甚至是河底的泥,它們都來之不拒。所以它們的生存能力十分強,無論環境多麼惡劣,它們都可以生存下去。
  • 螞蟻比恐龍存在的還久,為什麼它沒有進化成高等生物呢?原來如此
    螞蟻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渺小的,我們走在路上可能都發現不了它,螞蟻在地面上活動也隨時有被我們踩死的可能。不過螞蟻這個生物也十分的神奇,它雖然很小,但是它的力氣卻很大,據力學家測定,一隻螞蟻能夠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而它能夠拖運的物體的重量,更是超過了自身體重的1700倍。
  •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說到物種的進化,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吧。的確,自從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進化論》之後,人類的許多未解之謎都有了答案。比如,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等等。
  • 猴子是人類的祖先,為什麼猩猩卻沒進化成人?你可能誤解了進化論
    人類一直被認為是靈長類動物最出色的一支,科學家們也證實我們的基因與其他靈長類動物有相似之處。不知何時起,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的說法卻流傳開來,甚至這是很多人對進化論的第一印象,其實這根本就是對進化論的誤解。
  • 無性繁殖多方便省事,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進行後代繁衍?
    引言:凡是生物都需要通過繁殖來延續種群的生命,而繁殖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相比起有性生殖來說,無性生殖不需要另一半就能夠自己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十分方便省事,可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呢?世界上很多本質都可以被分為兩種對立的類別,例如邪惡與正義、光明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