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是什麼?30首你只知道半句的詩詞

2021-01-10 史為今用123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01

蘇軾《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02

陳於之《題桃花扇》

玉樹歌殘聲已陳, 南朝宮殿柳條新。

福王少小風流慣, 不愛江山愛美人。

03

魏子安《花月痕·第十五回詩》

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

香巢乍結鴛鴦社,新句猶書翡翠屏。

不為別離已腸斷,淚痕也滿舊衫青。

04

歐陽修《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05

黃增《集杭州俗語詩》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

有緣千裡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

06

黃景仁《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07

白居易《浪淘沙》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08

辛棄疾《鷓鴣天》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

09

黃庭堅《竹枝詞》

浮雲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

10

王貞白《白鹿洞》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11

羅隱《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12

陶谷《自嘲》

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

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13

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14

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15

李商隱《賈誼》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6

李益《寫情》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裡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17

陸遊《病起書懷》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裡客江幹。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18

黃巢《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19

蘇軾《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20

林逋《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218

朱熹《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2

賈島《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23

李世民《賜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24

崔郊《贈去婢》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25

《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26

《民歌》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他鄉?

27

慈禧《祝母壽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28

秦韜玉《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29

元稹《遣悲懷·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30

龔自珍《夜作》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迴腸盪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誰家的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像雷海為那樣,對於詩句張口就來,說起詩來滔滔不絕。可是又有誰能教孩子呢?畢竟自己會的也不多。自己都不會該怎麼教給孩子呢。所以我向大家推薦《飛花令》這本書。

這本書是北大才女琬如編寫而成。這本書裡包含了《中國詩詞大會》的詩集大全,有經典的詩歌,還有注釋賞析。而且還是彩畫繪本,不管是用來給孩子講解還是讓自家的孩子自己閱讀,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本書不但能讓孩子自己閱讀裡面的詩句,而且每一篇詩都有相對應的註解和翻譯。每一篇詩裡都會有相應的一個彩色插畫,讓孩子們讓你在閱讀故事的時候,通過插畫來認識更寬廣更美麗的世界。

而且價錢也不貴,只有79元。整整的4本,只要79元,只是我們在外面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接觸詩詞的薰陶,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還能集詩詞文化與一身,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世人皆用「腹有詩書氣自華」誇人,卻從不說上一句,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都會引用一句話叫「腹有詩書氣自華」,雖然會用,但是知道是誰說的,有不少人不知道。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這又是為什麼呢?「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蘇軾的《和董傳留別》一詩,這首詩是蘇軾送別好朋友董傳而寫,詩中句句充滿了友誼的味道,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讀書,切忌「食古不化」:「應讓一個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說到讀書,遠的能想到李清照、謝道韞,近的能想到楊瀾、董卿,以及詩詞大會。她們不僅才名甚高,還把詩書中的內容,靈學活用變成了自己精神上的一部分。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裡的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的美無人能及!
    最高端的美是由內而外,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美。 美人何面?以詩詞為心,以優雅為情,以真實為本,以智慧為才,以氣質為雅,以教養為魂,所謂美人之心。
  • 腹有詩書氣自華,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好處原來這麼多
    當天下午,我收到了學校年級主任發來的簡訊:你女兒被我校錄取了,她非常優秀!後來,拒女兒班主任說,年級主任每次見到她,都會說,你班的XXX是我面談第一個學生,太優秀了!女兒小學是在西安一所普通學校上的,校外報的班除了畫畫就是書法。但她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閱讀,尤其詩詞方面的說。從最初的《唐詩三百首》到後來的《宋詞》《詩經》《元曲》。
  • 絕美的董卿老師:一個把腹有詩書氣自華展現得淋漓精緻的奇女子!
    董卿一身黑色亮片裙亮相,看起來狀態是相當的好,真的是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老師果然把氣質與美麗都拿捏得死死的~董卿老師可以說是大家最熟悉的主持人不為過吧?2005年,董卿首次亮相央視春晚,隨即被觀眾所熟知。此後,連續十三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13年,每一年搜能在春晚的舞臺上看見董卿老師的身影,永遠都能給大家展現出優雅知性的一面,真的是非常優秀的女子了。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十句經典詩詞名句,看看自己知道多少
    詩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詩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詩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隔窗點滴到天明。
  •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然而學成歸來的董卿從此開啟了收穫季,《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董卿文化功底的表現讓觀眾大吃一驚,就連一個國防大學的教授說她文學修養令人讚嘆,一位文學教授忍不住發微博問:「董卿是真的這麼厲害,還是節目組幫她準備的?」
  • 名偵探柯南:腹有詩書氣自華,工藤家的書房是時候了解一下了
    本期我們繼續來聊《名偵探柯南》,蘇軾曾言「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對於全世界都是通用的,所以,我們的話題就出來了,和傾醬一起走進工藤家的書房吧,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時候了解一下了!從外觀上看是很舒服的,也很有寓意,知識是無止境的,終身學習,不懈追求,才配得上對書的讚賞!那麼書架上都有哪些書籍呢?推理類如《福爾摩斯探案集》,以及各類的偵探小說,比如江戶川亂步的小說,大多數還包括工藤優作曾經的案件的卷宗,也可能會有優作曾經發表過的小說,如《暗夜公爵》。
  • 功勳公訴人|郭菲力:腹有詩書氣自華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郭菲力,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公訴一處主任檢察官,三級高級檢察官。某資深律師評價:「郭菲力(在法庭上)是客客氣氣、寸步不讓」。全國首個抗辯式實戰庭1996年修改的刑事訴訟法明確了新型檢辯審關係,庭審模式從糾問式轉為抗辯式。郭菲力精心挑選了一起搶劫、妨害公務案作為全國首個抗辯式實戰庭在徐匯法院開庭,上海政法系統領導及80餘人旁聽,對郭菲力庭審表現給予高度評價和肯定,各媒體也做了廣泛報導。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蓮)篇
    《秋興八首》 唐·杜甫15、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蓮花》 唐·溫庭筠16、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採蓮曲》 唐·李白17、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春別曲》 唐·張籍18、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宋·李清照19、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鳥)篇
    >35、 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 唐 · 杜甫《秋興八首》36、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 唐 · 杜牧《金谷園》37、 經雨不隨山鳥散,倚風疑共路人言 —— 唐 · 羅隱《梅花》38、 平沙萬裡餘,飛鳥宿何處 —— 唐 · 王昌齡《從軍行二首》39、 鳥棲知故道,帆過宿誰家 —— 唐 · 杜甫《絕句六首》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475句(花)篇
    —— 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63 稠花亂蕊畏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 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64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 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65 不是愛花即肯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 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66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 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解說詞(第八集)腹有詩書氣...
    本集《腹有詩書氣自華》從三個層面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勸學」的思想:第一部分,從「學如弓弩,才如箭鏃」這一典故切入,以「學習是人生成長之梯」為重點,闡發「為何學」的問題;第二部分,基於「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一典故,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各種知識書籍和優秀傳統文化書籍」等方面,闡發「學什麼」的問題;第三部分,從「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一典故講起,以「學用結合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學)篇
    《天上謠》 唐·李賀30、 借問路傍名利客,無如此處學長生。《行經華陰》 唐·崔顥31、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五代·馮延巳32、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柏學士茅屋》 唐·杜甫33、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鍾虛嘆息。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邊)篇
    《從軍行七首》 唐·王昌齡27、 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兵車行》 唐·杜甫28、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少年行四首》 唐·王維29、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少年行四首》 唐·王維30、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韋莊31、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究竟有什麼好處?答案就在這5個方面
    蘇東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即衣著,賦予我們外在的美;讀書,賦予我們的是氣質上的美。擁有了書,生命也就有了寄託。在閱讀中,天上人間,盡收眼底;五湖四海,就在腳下;古今中外,醒然可觀。讀書,讓我們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讀書,讓我們豐富了自己、升華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冰)篇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唐·王昌齡12、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臨江仙·寒柳》 清·納蘭性德13、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稚子弄冰》 宋·楊萬裡14、 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從軍行》 隋·盧思道15、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驚)篇
    《秋興八首》 唐·杜甫39、 殘燭猶存月尚明,幾家幃幌夢魂驚。《春曉》 唐·李中40、 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唐·李白41、 花裡黃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蝶戀花·海燕雙來歸畫棟》 宋·歐陽修42、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宋·蘇軾43、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夜)篇
    17、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唐 · 李商隱《夜雨寄北》18、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唐 · 李商隱《夜雨寄北》19、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宋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20、今夜偏知春氣暖
  • 腹有詩書氣自華,繼續《塞外奇俠傳》第四回之五
    楊振雄先生說那是因為書卷氣,大戶人家的小姐都讀過詩書,詩書的雅致融入到了氣質中,這樣自然美如詩畫。看看納蘭明慧就是如此,看她說話,猶如打開一卷詩書。美得不但有氣質,更有意境。那種美是說不清楚的,所以一筆帶過,並不多提。而這種美使人留戀,也是情理之中,也就難怪楊雲驄陷入其中而不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