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話,請關注小貝殼美術,每天為你推薦更多更有趣的少兒美術作品創作方法,讓我們在教育的路上與你同行!
知識點:歸納造型/畫與貼結合
課時:2課時
教學對象:3——6歲
教學材料:卡紙、勾邊筆、水粉顏料、水粉筆、調色盤、抹布、小水桶、圍裙、手撕紙、雙面膠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狐狸的外形特點,學會將狐狸的腦袋、耳朵、身體概括為幾何圖形,鍛鍊學生的概括造型能力。
2、簡單學習葡萄的生長形態,注意葡萄架、葡萄葉與葡萄之間的遮擋關係。學習手撕畫,鍛鍊學生手腦協調能力。
3、狐狸身上毛的添加,培養學生做事耐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簡單學習狐狸的外形特點及動態,並運用手撕圖形的形式進行拼貼創作。
2)狐狸毛的添加是練習點線的運用。
3)對葡萄的刻畫和表現,注意形式美的組合排列。
4)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狐狸吃葡萄》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狐狸吃葡萄》的故事,講的是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隻狐狸走過一個果園,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從早上到現在一點兒東西也沒吃!狐狸想:我正口渴呢。於是他後退了幾步,向前一衝,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狸後退了幾步繼續試著夠葡萄。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夠到葡萄。狐狸試了又試,都沒有成功。最後,它決定放棄,於是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說:「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告訴了準備摘葡萄的長頸鹿,長頸鹿沒有摘,長頸鹿告訴了樹上的猴子,猴子說:「我才不信呢,我種的葡萄我不知道嗎?肯定是甜的。」猴子說著便摘了一串吃了起來,它大聲說「這裡的葡萄非常香甜」。
小朋友們,你覺得狐狸這樣做對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實事求是,不要因為自己得不到就欺騙別人說這個東西不好。
作品要求:
1、狐狸的數量儘量控制在1-2隻。
2、畫葡萄時注意添加高光。學生作品欣賞
課題延伸
小朋友們,都知道狐狸狡猾而又聰明,其實自然界中還有很多小動物都具備這樣的特性,開動你的小腦筋列舉幾個吧!並將與它們有關的故事分享給身邊的小夥伴。好嗎?
課題解讀:
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寓意深刻,小朋友們課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個故事並領悟其中的道理,可以嘗試利用手撕紙拼貼其他動物,練習絨毛的畫法及點、線的運用。
請關注小貝殼美術,每天為你推薦更多更有趣的少兒美術作品創作方法等!
在這裡,我想為你呈現一幅中國兒童美術教育的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