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隨著天氣變得炎熱,蟲子也隨之活躍起來,加上市民戶外活動逐漸增多,不可避免地與各種蟲子有親密接觸。有種小蟲子,雖然個頭不大,但是不可小視、不得不防,它就是蜱蟲。
近日,市一醫院皮膚科胡建鋒醫師接診了多位皮膚起「小包」的患者,通過仔細檢查,均考慮蜱蟲叮咬。胡建鋒給患者進行液體石蠟厚塗,後用鑷子輕輕拉出,檢查蜱蟲口器,並對傷口進行消毒。
活潑好動的程同學放學後喜歡和朋友在草地上打鬧嬉戲,傍晚洗頭時家人發現其頭皮上長了個「小包」,無明顯疼痛,不像外傷導致的包塊。長在腦袋上可不敢馬虎,家人馬上帶他去醫院。退休後的金大爺,最大的愛好就是翻種門前的菜園地,在一次摘黃瓜回家後,無意間發現脖子皮膚上長了個「小腫瘤」,當時未在意,但沒過幾天「小腫瘤」變大了,在老伴的催促下也去了醫院。其實他們都是被蜱蟲咬了。
蜱又稱「壁蝨」,常寄生於人和動物的體表,可直接造成傷害或傳播各類病原體。不吸血時,乾癟如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變成黃豆般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蜱蟲叮咬後嚴重者可出現「蜱麻痺」「蜱咬熱」,亦有死亡案例,須引起足夠重視。
胡建鋒醫生提醒廣大市民,平時要注重改善環境衛生,清除住所周圍的雜草,並噴灑殺蟲劑。進入林區或野外工作時要戴上帽子,穿長褲長袖,紮好袖口褲腿,頸部系上毛巾,回家後及時洗澡更衣。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蜱蟲喜歡叮咬頭皮、脖子、腋下等人體比較鬆軟的部位,尤其是兒童,一旦叮咬後,為了吸血,它會拼命地把自己的頭往裡鑽,埋進皮肉裡,不會輕易鬆口。所以當發現停留在皮膚表面的蜱蟲時,不能用手硬拽,以免蜱蟲口器折斷在皮內,建議及時去醫院處置。
(記者 謝婷 通訊員 餘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