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一點,能走到世界盃冠軍領獎臺的隊伍沒有「水貨」,基於這個認知基礎上我們再去比較誰的實力更強才更加合理。在巡邏官看來還是趕上球星盛世的98年世界盃冠軍法國隊更強。
98年世界盃雖然大家都在為巔峰羅納爾多的巴西隊遺憾,但以圖拉姆和齊達內為首的法國隊所展現出的實力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要知道世界足壇自進入90年代後便迎來了球星井噴的足球盛世,巴西、阿根廷、義大利、法國、英格蘭、德國、法國、荷蘭等足球強國一水的全明星陣容,球隊實力伯仲之間,即使是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丹麥、智利、克羅埃西亞等國的陣容同樣不缺大牌球星領銜。在此基礎上,98年世界盃不論是32支球隊的比賽平均水準還是幾支最強球隊間的爭冠最高水準都是要強過後面幾屆比賽的。
具體到法國隊的奪冠之路,淘汰賽碰到的對手是巴拉圭、義大利、克羅埃西亞和巴西,兩支超一流強隊和兩支一流強隊,巴拉圭和義大利守強於攻,克羅埃西亞和巴西攻強於守,法國隊皆能應付自如,對義大利雖然是點球大戰晉級,但對比連續三屆大賽倒在點球點的義大利隊,法國隊贏下點球決戰除了運氣顯然還有心理意志力的因素在裡面。
從現在的角度看02年世界盃,擁有3R的巴西隊陣容星光璀璨,但實際上那時候的大羅重傷初愈,身體已略有發福,過往恐怖的爆發力大幅削減,小羅剛剛成名,戰術地位在3R中最低,只有尚處在最後巔峰的裡瓦爾多是真正的100%發揮出水準。加上當時的中後衛盧西奧、儒尼奧爾,中場吉爾伯託席爾瓦等人還未進入巔峰期,導致整個巴西隊體系並不均衡,呈現出來的風格就是攻強於守。大賽之上從來都是信奉「防守贏得冠軍」,巴西隊能以攻代守最終奪冠,除了因為擁有邊路雙卡和3R以外,賽程的優勢也不得不提。巴西隊淘汰賽的對手分別是比利時 、英格蘭、土耳其和德國,前面三位全是攻強於守的球隊,對攻之下顯然沒人是巴西隊的對手,而決賽對手德國卻在最關鍵時刻損失了攻防兩端最為關鍵的核心——巴拉克,雙方的較量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在對等的層面上。眾所周知,02年世界盃因為東道主韓國的搶戲,導致陣容、狀態非常好的義大利和西班牙隊接連被淘汰,以致於八強戰後真正的巔峰對決只剩下巴西VS英格蘭和最後不對等的決賽,含金量大大降低,也進而導致我們很難真正去衡量那支擁有3R的冠軍巴西隊真實的戰鬥力。
06年的冠軍義大利隊無論是顏值還是跌宕的奪冠之路,都散發著讓人著迷的氣息,那一年的藍衣軍團陣容上達到另一個頂峰,但從實力對比上講,這屆比賽各隊整體實力還是弱了一些,尤其是淘汰的對手澳大利亞和烏克蘭隊也不夠有說服力,只有半決賽對陣德國隊,義大利演繹了下什麼叫做真正的意式防反,到了決賽面對已過巔峰的齊達內,義大利並沒有展現出更強的實力。
很多人認為2010年世界盃冠軍西班牙隊最強,根據無非是巔峰哈白布+西班牙隊的世界盃、歐洲杯兩連冠,但在我看來由於沒有巔峰梅西這個超級爆點的存在,那屆主打傳控的西班牙隊雖然很強,但遠遠沒有達到最強冠軍隊的地步。我們很難直觀地比較他和98年的法國隊誰強,但這裡邊有個很好地參照就是荷蘭隊,2010年西班牙隊的決賽對手荷蘭隊主打的正是以防反為主的4231陣型,依靠著穩固的後防線和斯內德、羅本、範佩西「三棍客」的豪華攻擊線,一步步走到決賽,和98年法國隊的戰術基調非常相似。從決賽表現來看,西班牙隊和荷蘭隊不分伯仲,如若不是小飛俠接連浪費機會和伊涅斯塔把握住了機會,勝負還很難料。
98法國隊的防守質量和中場攻守層次都是要強於這支荷蘭隊的,雖然反擊機會上可能不如荷蘭隊多,但防守更加穩固,而且法國隊依靠定位球得分的能力是要遠遠強於西班牙和荷蘭隊的,再加上齊達內和圖拉姆等球星關鍵時刻的表現更加給力,我不認為西班牙隊會比98年法國隊更強。
2014年的冠軍德國隊,勒夫把傳統強調身體和戰術紀律的德國足球和瓜迪奧拉推崇的傳控足球結合起來,一路摧枯拉朽,淘汰賽接連擊敗奈及利亞和法國,半決賽更是殘忍的7:1血虐巴西,展現出的實力恐怖又令人信服,只不過打到決賽碰到梅西領先的阿根廷,場面非常焦灼,僅僅依靠加時賽格策的進球擊敗對手奪得冠軍。由於當屆大賽阿根廷主打的依然是防守反擊並取得立近幾屆杯賽最好的亞軍成績,再一次充分說明大賽上以防守為主的重要。也正是基於此,我認為防守遠好於阿根廷的98法國能夠擊敗2014年的德國。
至於2018年的法國隊,主教練德尚顯然玩的是和98年法國隊一樣的套路,但對比球隊陣容和對手陣容,顯然都比98年的時候下降了一個檔次。
綜上所述,我認為98年的法國隊是近20年來最強的世界盃冠軍,有時候大家不認可他,想必還是因為心中都有一個未能圓了英雄夢的「羅納爾多」情節。
(體育巡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