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起,更要看得好」 灌南醫改招招緊扣「百姓得實惠」-醫改 村...

2021-01-08 東方網

原標題: 「看得起,更要看得好」 灌南醫改招招緊扣「百姓得實惠」

  東方網12月1日消息:感冒發燒二、三十元就能治好;血透一次20元即能搞定;足不出戶就能享受質優價廉的上門服務;家門口的鄉鎮衛生院同樣也能看「大病」……近日,記者深入走訪連雲港灌南城鄉多家醫院深切感受到,該縣醫改讓這裡的百姓真真切切得到了實惠。

  「因病致貧」夢魘不再:新農合大病險重燃生存希望

  25日上午,灌南縣人民醫院,溫馨敞亮的血透室裡,38歲的胡順紅正安靜地躺在病床上。2013年7月,家住灌南縣湯溝鎮的她不幸患上了腎衰竭,不得不開始進行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治療。「真是趕上好時代了!幸虧有了新農合大病保險,不然只有躺在家裡等死了,真心感謝這個好政策。」提起醫改給自己帶來的變化,胡順紅誠懇樸實的話語裡滿懷感激。她告訴記者,如果沒有新農合,不包括藥費和檢查費,光血透一次就得花400元錢,但現如今,基本醫療給報掉了360元,大病保險又給報掉了20元,她每次只需花20元就行;不僅如此,其它的費用還可再按70%比例報銷,算下來,一年多來就省掉了8、9萬。對於這個目前靠丈夫三四千元收入,還負擔著兩個孩子的家庭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

  據了解,2014年,該縣像胡順紅這樣享受到新農合大病保險救助的患者共有700餘人,大病保險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因病致貧的問題。

  「雖然是經濟薄弱縣,但涉及民生的醫療問題必須保障到位。」如今,灌南醫改織就的醫療保障網已覆蓋到全縣每個角落。據灌南縣衛生局長周達華介紹,2014年,全縣共有62.8萬農民參加新農合,實現應保盡保。截至10月底,新農合支出基本醫療保障共1.91億元資金,補償重大疾病584.51萬元,大病保險賠付661人,理賠272.7萬元。

  不僅如此,為方便患者費用領取,今年,灌南縣還開通了大病保險實時結報,參合人員在縣內及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出院時新農合基本醫療及大病保險報銷均可在醫院直接補償,極大地方便了病人。

  「捨近求遠」悄然改變:鄉鎮衛生院也能看「大病」

  碰上感冒發燒這樣的小問題,人們可能會選擇去離家更近的衛生院,可是遇上需要手術的情況,多半就不會考慮衛生院了。如今,這樣的情形在灌南農村正發生著悄然改變。

  採訪中,灌南三口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單高剛對記者提及了兩例從大醫院回流的患者。一個是38歲的舒友明,去年10月份脛骨骨折,一個是82歲的盛廣嶽,今年1月份胃穿孔,二人均先是在外求醫又都因手術費用太貴,回到了三口鎮中心衛生院,結果,不但手術做得十分成功,並且費用還便宜了一大截:原來分別要花1.5萬元和2.3萬元的手術,只分別花5千元和6千元就搞定了。提及之前輾轉求醫的經歷,兩位患者都後悔不已:「早知衛生院也能做這樣的手術,就不捨近求遠到外面去瞎折騰了!」

  據了解,原本只有2、3百萬元業務量的三口鎮中心衛生院,近年來業務量節節攀升,特別是今年,10月底前就已完成850萬元的全年目標。事實上,今年,灌南全縣的中心衛生院醫療業務量已佔到了全縣衛生總業務量的45%,遠超往年。

  這也正是灌南近年來積極推行「強基」工程,大力改善鄉村醫院醫療設施,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帶來的明顯成效。據介紹,灌南今年共投資2600餘萬元,對田樓、三口、新集等鄉鎮衛生院實施了提檔升級改造工程,同時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領辦村衛生室,標準化規範村衛生室建設,加快實現鄉村機構一體化管理,使全縣259家村衛生室通過省規範衛生院驗收,達標率95%。與此同時,灌南大力培養和引進醫衛人才,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各醫療機構按月提取醫療業務收入1.5%,全縣統籌,設立「人才培養基金」,鼓勵縣、鄉、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和相關業務考試,提高學歷水平和業務能力。

  「讓百姓不但要看得起病,還要看得好病。」周達華局長透露,總投資5億元、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的縣第一人民醫院主體工程12月底即將完工,明年底前可投入使用。不僅如此,灌南未來4年內還將投資5000萬元,使鄉鎮中心衛生院全部達到二級醫療機構標準。

  「藥價虛高」威風不再:「水分」被擠掉百姓獲利好

  「看病貴」的一大原因在於「藥價貴」。幾元的藥品,到患者手時就翻了數倍甚至數十倍,這已不是什麼秘密。這給患者特別是那些需要長期服藥的糖尿病、肝炎等慢性病患者帶來了極為沉重的經濟與精神負擔。不過,在灌南,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最基層村衛生室的全面推廣實施使得這一現象得到了根本性扭轉。

  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全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緩解農村居民看病貴問題的有效舉措。記者在灌南鄉鎮衛生院和衛生室採訪時看到,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宣傳欄和藥品價格公示欄赫然在目:一盒阿司匹林片原價10元,現價2.89元;一瓶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原價12.2元,現價3.2元……常用藥品執行零差價銷售後的現執行價被清晰地列出,讓前來購藥的群眾一目了然。11月24日下午,正在該縣田樓鎮三興社區衛生室帶著自己3歲孩子輸液的村民周玲花則告訴記者,看好孩子的感冒發燒,她在這裡只需花上二三十塊!價格之便宜令人驚訝。

  據周達華局長介紹,2013年,灌南縣率先在全縣17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並嚴格實行「零差率」銷售的基礎上,在全縣村衛生室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保證不流形式,不走過場,該縣對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給予每人每年8400元的定額補償,將40%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補助經費交由村衛生室,村衛生室設立每人次7元的一般診療費。目前,全縣216個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並執行零差率銷售,行政村覆蓋面達90.8%。自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後,該縣平均藥品下降幅度67%左右。

  不但如此,為了進一步擠掉藥品水分,讓利於民,同時遏制採購不正之風,該縣公立醫療機構用耗材實行全縣集中採購,對二級醫院部分虛高藥品實行價格談判。公立二級醫療機構在藥品採購前,遴選出重點品種,從省招標平臺中邀請3家以上大型藥品配送企業參與價格談判,每年可節約醫藥成本800餘萬元。

  「醫療模式」創新亮眼:村醫籤約、醫養結合更貼「民心」

  71歲的陳雨蓮是灌南縣堆溝港鎮腰莊村村民,雖然陳大爺自己身體還算硬朗,但其70歲的老伴解培蘭卻患有心臟、胃、膽囊等方面多種疾病。要在以前,老倆口去趟醫院可真是麻煩,不僅是車費人力搭進去不少,一次檢查也要耗個千兒八百的。不過,自打籤約了村醫服務後,陳大爺覺得日子是越過越舒暢了。「每月都有醫生定期上門探訪,平時身體有點毛病打個電話醫生就來,每年還安排免費做一次體檢,測測血糖量量血壓,還有肝腎功能、心電圖、B超什麼的,都做!」提及服務的項目,陳大爺讚不絕口,「便捷還少花錢,心裡踏實多了!」

  近年來,灌南為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醫療服務的新模式,廣受百姓歡迎。村醫籤約服務、醫養結合正是其中兩大亮點。

  2014年,作為省衛生廳確定的鄉村醫生籤約服務工作試點縣,灌南選擇了堆溝、三口、湯溝3個鄉鎮5個村先行開展籤約服務試點。村醫作為「籤約服務」的第一責任人,為群眾提供免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當然,每個家庭還可根據自身情況籤約有償項目,不過收費極為便宜。據了解,縣衛生局補助每個試點村1萬元經費,並統一配備數位化全科診斷儀、霧化吸收器、血糖儀等設備,提升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同時,還將有償「服務包」的費用納入村衛生室門診補償範圍,新農合按50%的比例補償,降低群眾負擔。

  據了解,陳大爺家所籤項目就是最高級別的有償「服務包」,需要交200元/年,不過,陳大爺很樂意交這錢,他告訴記者,不說別的,現在光老倆口體檢一次就能節省1600多塊錢。

  據悉,目前,灌南5個試點村的村醫服務籤約率達100%,34%的農戶籤訂了有償服務包,且比例還在不斷上升。

  醫養結合,受到了越來越多慢性病老年患者的青睞。圖為25日在灌南新安鎮衛生院天瑞護理院所見。

  醫養結合,是灌南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的又一成果。它將養老與就醫相結合,充分體現醫療特色,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並隨時提供醫療救助和臨終關懷。

  「這對一些高齡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尤其重要,家庭護理及一般養老院護理達不到專業的護理水平和醫治條件,往往會延誤第一搶救時間,而兩者的結合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弊端。」周達華說。

  在灌南新安鎮衛生院天瑞護理院養老的孫俊老人告訴記者,她幾次在夜間突發心臟疾病,都是醫護人員及時搶救,才轉危為安的,「這裡最好的就是有專業的醫生、護士給看病、做身體檢查。養老又治病,真的非常好!」

  據新安鎮衛生院副院長陳學琴介紹,此舉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慢性病老人的青睞。目前,該院開放的40張床位,已入住了39名老人。

  大病有了保障、藥價不再虛高,鄉村醫院醫療水平可贊、各種特色醫療服務更貼心……在灌南,百姓從醫改中享有的實惠越來越多,「小病拖,大病扛」的歷史已漸漸遠去,而病有所醫的夢想正日益成為清晰可觸的現實。

相關焦點

  • 著名醫改專家李玲告訴你答案
    現在全都看得起了,而且要更好的醫療服務。現在各行各業都過剩,中國現在生產能力太強了,各行各業都過剩,但是好象短缺的一個就是好的醫院。醫院門口生意不過剩,都是短缺。還有就是好的學校,當然還有住房等等。這個很有意思,大家想一想,全面經濟過剩,但是我們醫療的稀缺還是很嚴重。為什麼老百姓抱怨看病貴?看一下這個數據,這些年政府主要做了什麼事情。
  • 馮世良:財政投入是新醫改的生命線
    新醫改以後,如果我們今後把收支兩條線劃開以後這個事就可以避免了,因為你不管開哪種藥,醫療保險的數是有用的,而且第一目錄藥不加價了。第二、加價以後,它比它收入要高你們醫院也得不著。醫改也像小平同志說的那句話,摸著石頭過河,雖然新醫改已經發布實施了,但是實施過程當中還會發現新的問題,還會感覺有些問題需要重新進行修正和更改,這些是正常的。
  • 以降藥價為突破口 泉州深化「三醫聯動」醫改舉措
    報銷水平提上去藥品價格降下來泉州網12月24日訊(記者 郭雅瑩 通訊員 陳志波)「十三五」期間,泉州市認真按照國家、省有關決策部署,持續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全面推進綜合醫改,以降藥價為突破口,不斷健全醫保管理和籌資機制,推進藥品醫用耗材領域改革,把報銷水平提上去,把藥品價格降下來
  • 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鄒小廣:啃下「醫改」的硬骨頭,打造「一帶一...
    他認為,問題的源頭還是要回到「醫改」這個「命題大考」上,「醫改是個很籠統的概念,但公立醫院還是要回歸它的功能和定位,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讓當地的老百姓能夠就地診療,從而降低醫療費用,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遠和看病貴的問題。」「要充分利用好廣東省援疆資源強自身」,鄒小廣早已在心中有規劃。
  • 2020年醫改展望:「十大變革」加速!
    2020年醫改展望:「十大變革」加速譽方醫管創始人兼首席諮詢師:秦永方醫改2019回眸 「十大關鍵詞」盤點,醫改「立柱架梁」工作基本完成,展望2020醫改「亮劍」大行動,「十大變革」加速行。
  • 推廣「三明經驗」全面深化醫改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于偉國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深化醫改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深化醫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強化貫徹落實,充分發揮典型經驗對全局改革的示範、突破、帶動作用,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近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我們要認真抓好落實,制定好福建省《意見》及配套文件,推動醫改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 北京醫改三日:患者對調價有預期 三級醫院門診量同期減少
    「原來掛號一次是7塊錢,自己交5塊,現在掛號一次得20。我一禮拜至少針灸3次,掛號的花費確實漲了。」陳阿姨告訴記者,自己對「醫改」後的價格變化有明顯感受。同時她也表示,感覺今天在醫院掛號「比以往容易一些」。 4月8日,北京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消掛號費、診療費和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其中,多項改革政策涉及到老百姓看病支出費用的變化。
  • 法官裁定「歐巴馬醫改」違憲,川普:偉大的裁決
    【文/觀察者網 徐蕾】 作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最重要的政治遺產之——歐巴馬醫改,即「平價醫療法」被裁定違憲。 15日,川普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說,「這是一個偉大的裁決」。 視頻截圖 據《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12月14日報導,當天,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聯邦法官裡德·奧康納裁定,歐巴馬醫改違反憲法,裁定理由是該法案強制要求人們購買醫療保險。
  • 創新醫改|瀏陽市:就醫「一卡通」 便捷群眾就醫路
    編者按:健康是幸福之基,醫改關係民生福祉。日前,長沙市進行2019年度醫改工作綜合評估,10家單位獲評「醫改創新突出單位」。如何通過醫改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難點?醫改工作如何跟隨時代發展而創新變革?紅網時刻新聞記者走進10家「醫改創新突出單位」,深入探尋長沙醫改之道。
  • 深圳羅湖醫改:醫生薪水擬與患者滿意度掛鈎
    在已經拉開帷幕的羅湖醫改中,分級診療、藥品和設備招標等將作為重點進行攻堅。今年4月11日,羅湖區召開公立醫院改革首輪論證會,會上釋放出羅湖將組建醫院集團,羅湖人民醫院、羅湖中醫院、羅湖婦幼保健院、康復醫院、腫瘤醫院以及醫養融合老年病醫院將被納入到羅湖醫院集團管理。
  • 一聲知會|齊越峰:什麼是醫改永恆的主題
    「北京中醫院資源眾多,三級的、二級的、科學院的、大學的、市屬的、區屬的,不勝枚舉,各醫院的院內製劑也都源自多年來老中醫們的經驗傳承,不僅療效好,老百姓也願意使用。將更多的中醫醫療機構院內製劑納入醫保可謂一舉三得:第一,鼓勵和扶持中藥事業,中醫學得以繁衍、傳承、綿延不斷;第二,對北京市醫保基金壓力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第三,隨著醫改的深入、控費,合理使用、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必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通過合理的辨證論治,中藥院內製劑的使用將發揮更大的治療作用,讓老百姓花最少的錢用上最合適的藥。」
  • 我國成立醫院醫保管理專業委員會順應深化醫改需求
    新華網北京2月21日電(記者周婷玉)為適應深化醫改的新形勢,加強醫院醫保的管理,中國醫院協會21日在北京成立醫院醫保管理專業委員會。武警總醫院院長鄭靜晨當選為委員會主任委員。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化,醫療保障覆蓋面將擴大,參保人數也將大大增加,如何讓廣大參保人員享受好國家醫保政策和醫療服務是醫院醫保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也是一項新的挑戰。在這種新形勢下,成立醫保專業委員會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我省明確今年醫改38項重點 大病集中救治病種擴大到25個 建檔立卡...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曼英通訊員孫苗  昨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推進健康湖北行動暨醫改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我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圍繞落實預防為主,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明確了2019年我省醫改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13項政策和38項重點任務。
  • 醫改眾生相:恆瑞、正大天晴更大更強 信立泰失色VS華東醫藥覺醒
    格局重塑 冰火兩重頻頻王炸,預示著醫改加速破局深水區,攪動行業格局,各方利益牽扯中,幾多歡喜幾多愁。喜笑顏開的自然是消費者。想來,這也是第三次集採高熱度的邏輯所在,亦是醫改初衷。以第二批國家集採為例,32個品種採購成功,覆蓋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和罕見病等治療領域。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93%。外資原研藥平均降幅82%,個別品種甚至達到全球最低價。
  • 市一醫醫共體經濟開發區分院 下好健康「先手棋」賦能「百姓健康夢」
    市一醫總院下沉分院行政查房10年專車接送村民體檢,「貼心服務」走進百姓心自2010年開發區分院建院以來,棟隴、長恬、蘇溪等村就一直堅持指派大巴車接送村民體檢。「十多年如一日地用大巴車接送村民體檢,不簡單!」見到此情此景,市衛健局局長李興周由衷讚嘆。健康體檢是基層衛生院的一項重點工作。
  • 三明將鄉鎮衛生院延伸到村 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
    原標題:三明將鄉鎮衛生院延伸到村 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   2月18日,三明市召開推進鄉鎮衛生院在行政村設立衛生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通報基層第二輪綜合改革情況,研究部署全市推進鄉鎮衛生院在行政村設立衛生所工作。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醫改領導小組組長詹積富出席會議並講話。
  • 山西「十三五」醫改成績單出爐 136興醫工程藍圖繪製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張文娟)醫改是一項關乎民生的長期性改革任務。記者從近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西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 速讀長三角: 第三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結果正式揭曉!
    上海第三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結果正式揭曉!【附名單】由上海市醫改辦、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指導,《解放日報》社聯合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組織開展,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協辦的第三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結果今日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