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各種磨難,各種疾病的困擾。比如某些傳染病,它的降臨是沒法預測的,但卻可能危害寶寶的生命或導致殘障等。
因此,為了預防和抵抗這些傳染疾病對寶寶可能的困擾,我們發明了疫苗。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疫苗的普及也越來越廣,現在,接種一類疫苗已經成了每一位寶寶必經的一件事情。畢竟,接種疫苗不僅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寶寶的抵抗力。
不過各位家長們可還記得自家寶寶在第一次接種疫苗時的情況呢?前段時間,網上就熱傳一段寶爸帶寶寶打疫苗的視頻,只見視頻中寶爸帶著寶寶來到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開始,小傢伙還沒意識到即將要發生什麼,還瞪著大眼睛到處好奇地打量著周圍,時不時的還喝點奶,坐在寶寶的大腿上那表情是一臉的淡定。
即便是護士姐姐掀起了寶寶的衣服露出胳膊,寶寶也沒在意,依然一臉享受地喝著奶。直到針管扎進了胳膊,寶寶感覺到疼痛才哭了起來,這可好,小臉上的表情瞬間就變了,奶也不喝了,哭得稀裡譁啦的。但這時候,抱著寶寶的寶爸不但沒有安慰寶寶,反而很不厚道地放聲大笑起來,嘴都合不攏了。
網友們看到這段後也是樂得不行,紛紛評價道:「這寶寶混得也太差了吧!簡直就是全網『最慘寶寶』啊」。
不過樂歸樂,也有不少網友吐槽這位寶爸一看就是新手爸爸,寶寶都哭成這樣了也不安慰一下,還在一邊笑得這麼開心,寶寶打針的時候還給喝奶,也不怕寶寶嗆奶,顯然是沒什麼經驗。
的確,有很多新手爸媽們對寶寶疫苗接種前後的一些注意事項都不太了解,網上也經常會碰到類似的諮詢,那麼,在寶寶疫苗接種的前後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一、疫苗接種前
1、首先諮詢下打算去的衛生院是否有注射疫苗?確定寶寶到了該注射疫苗的時間,免得白跑一趟。
2、準備好相關的物品。寶爸寶媽們可以準備一些寶寶的奶粉、水壺、玩具、尿不溼等,還有最重要的《兒童預防接種證》,這是寶寶接種疫苗的身份證明,以後寶寶要上幼兒園、上小學的時候也都需要查驗的。
3、確定寶寶是否有身體不適,如果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腎炎、心臟病、溼疹、免疫缺陷病、皮膚敏感者等需要暫緩接種。
4、做好寶寶的工作,最好在寶寶開心健康的狀態下接種,接種的前一天可以給寶寶洗個澡,清潔一下皮膚,換內衣,對接種部位保持清潔,防止感染。當天最好穿清潔寬鬆的衣服,便於醫生施種。
5、和醫生講述一下寶寶的既往病史、過敏史、家族史及以往接種疫苗的反應史等,寶寶有什麼禁忌症或慎用症,也都要讓醫生準確地知道,以便保護好寶寶安全。
6、最好不要讓寶寶在空腹時或者過度疲勞時接種,以免引起暈針。
二、疫苗接種中
家長應採用正確的姿勢抱住寶寶,讓寶寶在家人的懷抱中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並告知寶寶如果覺得痛、有情緒時可以適當的宣洩。
哭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多抱一抱安慰一下,讓寶寶知道這是為了以後少生病。如果寶寶沒哭,記得馬上誇獎、鼓勵,給予寶寶正面的稱讚。
三、疫苗接種後
1、接種注射疫苗後護士一般都會給一根棉籤讓家長按住針眼幾分鐘,家長注意不要揉搓接種部位,等針眼不出血了再拿開棉籤,並丟入醫療垃圾專用的垃圾桶。
2、接種完疫苗後家長要陪著寶寶在接種場所休息觀察三十分鐘左右,確認無反應後,方可離開。因此家長們可以帶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給寶寶,以防出現厭煩情緒。如果寶寶出現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可以請醫生處理。
3、家長需注意,口服脊灰疫苗後半小時內不能進食任何溫、熱的食物或飲品。如果寶寶接種百白破疫苗後接種部位出現硬結的情況,在接種後的第二天家長可以開始進行熱敷,幫助硬結消退。
4、如果寶寶在室內待不住,可以到戶外走一走,但應避免長時間劇烈的活動、玩耍,讓寶寶多喝水,好好休息。
5、接種疫苗後,絕大多數寶寶不會有什麼異常感覺和表現。少數寶寶可能會發生發熱、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煩躁不安、吃飯比正常少、哭鬧的現象等,都屬預防接種一般反應,正常不需特殊處理,只要多飲水、適當休息等對症處理,一般幾天內會自動消失。
6、如果寶寶注射疫苗後出現高熱、接種部位硬結比較大、過敏性皮疹等情況,就要及時與接種門診聯繫,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