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在家中的貓看似「衣」食無憂,其實依然會遇到三道難關。這會決定你的貓到底能活多久,也會影響到貓和鏟屎官友誼的深度。
你需要先記住貓的三道難關,並在相應的時間做出針對性布置,讓貓順利應對挑戰,並最終獲得更美好的狀態。
家貓的10個月會遇到一個難度期。這和野外的貓大為不同,野貓一旦平安長到8個月大,便會進入一段相對穩健的歲月。除非環境出現較大變化,否則貓很少會在8~15個月之間遇到很大的煩惱。
這和貓媽媽幫助幼貓打下的底子有關。許多營養物可以在幼貓體內持續數月,換言之幼貓並不需要額外補充這些營養,體內殘留的部分足以應對成長需求。
比如在貓糧界的明星物質「Omega-3」,其實對於許多10個月大的幼貓而言,真的不需要額外補充這種物質。源自貓媽媽的營養,會持續起到作用。
但家貓和野外的貓會有不同。在原本的穩健周期,家貓會遇到煩惱。10個月大的家貓,其實會出現一個容易得病、受傷的時期。造成這個現象的核心原因,是貓從10個月開始出現的飲食體系的「成型期」。這其實是一個緩慢的周期,和幼貓時期不同,這段期間內,貓開始進食和成貓類似的食物,而貓對於營養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
飲食成型期對於野外的貓而言,可以通過捕食目標的改變來調解,但這個過程其實還包含了貓運動量的增加。從10個月開始,野外的貓開始承受更多的挑戰,但這種消耗量和貓獲得的食物其實是等價的。
但家貓就會遇到「營養和消耗失衡」。於是許多貓從10個月大開始出現積食問題。你會發現10個月大的貓腹部贅肉逐漸明顯。你的貓甚至會出現一個貓的「便秘周期」在這段期間內,貓經常便秘、嘔吐,這都意味著貓的消化體系正在經歷挑戰。
這裡的6歲就是指貓的第六年。這是家貓特有的一個艱難歲月。對野外的貓而言,6歲已經算是長壽貓的標誌之一。許多野外生活的貓並不能見證貓的六歲。
家貓在6歲這一年的經歷會決定貓之後的壽命長度。對一些品種貓而言,這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鏟屎官可以將貓6歲~8歲的整個周期都視為這個難關期間。
在這段時間內,貓需要開始應對最早出現的衰老現象。消化體系依然會成為貓的煩惱所在。大部分貓會在這段時間內開始對食物有所選擇,在此之前,一些胃口很好的貓對食物保持「來者不拒的態度」但此時的貓會對過于堅硬、不新鮮的食物表示明確拒絕。
這絕非貓的挑食,而是貓逐漸衰老的消化體系已經無法承擔這些粗糙的食物。一些鏟屎官進入了養貓誤區:給幼貓很好的食物,卻給6歲左右的大貓一般的食物。說實話,這完全是相反的方式,正確的情況是一直保持優質食物,如果實在有壓力,應當保持貓在6歲時得到更好的食物。
對6~8歲的貓而言,優質的食物必須有三個標準:易於咀嚼、低代謝物、營養多元。許多貓糧存在的最嚴重問題,就是通過添加劑改變了「結果」。比如讓貓的糞便看起來柔軟,但這並非真的幫助到了貓,而是改變了貓的排洩物而已。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對成年貓而言,優質的食物往往意味著排洩物更少。如果某種食物導致貓的排洩量增加,那麼你需要慎重。
一些大牌貓糧會給人錯誤的引導,讓你誤以為「貓喜歡吃」和「對貓很好」等同。對於6~8歲的貓而言,有時這種假象會給貓帶來致命的煩惱:貓的消化體系被進一步人為弱化。
能活到15歲的家貓並非很多。在環境汙染的影響下,許多家貓受到了難以察覺的不利影響。貓的飲水、空氣品質、房間內的聲音壓力,其實都會影響你的貓。
15歲開始,貓會遇到第三個挑戰周期。但這並非「不可逆」的。雖然貓的恢復能力變慢,但你需要開始借力貓內在的力量:貓的情緒。
一些養貓者誤以為此時經常讓貓去「治療」便能延緩貓的衰老。他們會帶著貓頻繁去動物醫院,或者經常給貓吃補品。
實際上在貓10~12歲左右,這樣做的效果最佳。從貓15歲開始,更重要的是讓貓感到開心。這包括了三個關鍵的養貓原則:固定的生態、減少打擾以及食物多元化。
最重要的其實是固定的生態。在貓15歲時,鏟屎官需要減少對貓生活環境的改變。你的改變並不會讓此時的貓感到有趣,只是會增加貓的壓力。甚至你需要減少清理的時間:不包括貓砂盆的清理。比如貓睡覺的地方,如果此前你每天都會清理一次,此時你可以延緩到3天清理兩次。
這是因為貓衰老後,一些氣味會變淡。如果依然頻繁更換、清理這些東西,貓反而會感到壓力很大。適當讓貓的氣味更為集中,可以幫助衰老的貓找到信心。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如果貓順利適應了15歲的變化,一些貓可能會繼續存活數年。實際上貓的潛力有時候是無法想像的,一些貓在15歲時表現得很虛弱,但是在鏟屎官的調理下,貓依然活到了20歲。
鏟屎官需要讀懂你的貓:你不要被貓的表象影響,要觀察到貓的本質變化。食量、運動能力才是真正可以看出貓狀態的細節。千萬不能通過貓「看起來衰老的樣子」去簡單判斷。但是對於能吃且喜動的貓,鏟屎官也不能大意,因為一些貓會在很短時間內迅速衰老。這其實是貓自己的緣分,並非人力可以改變。貓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並非鏟屎官的「東西」,有時候你可以讓貓吃得好一些,但無法決定貓最終的命運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