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電動汽車開始出現在消費者的視野中,隨著全球變暖和環境的惡化,相關部門對汽車排放的檢查和規定越發嚴格,小排量甚至零排放成為新的宣稱口號,一些車企加入了製造電動汽車的陣營中,但在10年前,電池容量密度非常低,續航裡程完全無法滿足長距離出行的需求,一般電動車的續航在100公裡以內,而像日產聆風等熱銷電動車的續航也僅僅為175公裡,於是誕生了增程式電動車,以雪佛蘭沃蘭達為代表的車型解決了初期電動車續航短的問題,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增程式電動車越來越少,混合動力卻越來越多。如今市面上有理想ONE等屈指可數的增程式電動車,那麼增程式電動車和混合動力到底哪個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案,今天我們選車偵探就來詳細分析。
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原理
混合動力汽車本質上是一種以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動機驅動的汽車,附帶的電機只是為了增加動力,同時降低油耗,電動機直接通過機械傳動系統來為汽車提供動力,目前有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和HEV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最近流行的48V輕度混合動力,其中PHEV不僅擁有動能回收系統,電池容量比較大,同時還可以通過插頭為電池充電,目前PHEV的車型大多數在純電模式下續航可以超過60公裡。而HEV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僅靠動能回收來補充電量,電機主要用來輔助發動機,增加低速響應,目前這類主要在超級跑車上,增加車輛的性能。
而E-REV增程式電動汽車的驅動完全靠電機來完成,不同於普通電動車,增程式電動車帶有小號內燃機,來在需要的時候為電池充電,在短行程下,增程式電動車不會啟動內燃機,只有在電量將至預設的下限時內燃機才會啟動開始發電,由於增程式電動車的內燃機只需要滿足平均功率需求,以恆定、高效的轉速運轉,因此內燃機比混合動力的更小,變速器也只有一個檔位。
能耗對比,哪種車花費更少
在耗油少的同時,增程式電動車耗電量要比混合動力更多,那麼綜合能耗哪種車更加划算。以第一代雪佛蘭沃蘭達為例,其搭載的電池組總容量為16.5千瓦時,在EPA測試下,沃蘭達續航裡程為61公裡,增程後總續航裡程為610公裡。目前對於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測試最標準的就是美國環保局EPA,在 EPA 能耗測試中,純電動汽車會用能耗 MPGe 等效表示油耗,換算標準是一加侖汽油等於 33.7kWh電,根據計算,可以得出百公裡油耗 = 235.215 /MPGe 能耗。
增程式電動車測試時,首先車輛在純電模式下行駛,計算最小能耗,到達內燃機啟動的臨界點後,再計算油耗,也就是最大能耗。而插電式混動汽車會在純電模式下行駛15英裡,包含城市和高速路況,算出車輛的最小能耗,然後車輛將在純燃油模式下行駛至燃油用盡,再計算車輛最大能耗,也就是油耗。以雪佛蘭沃蘭達增程式電動汽車和中國市場有售的寶馬 530e進行對比。
沃蘭達在內燃機未啟動時最小能耗為98MPGe,等效百公裡油耗為2.4L,內燃機啟動後油耗為37MPG,即百公裡油耗6.35L。2019款寶馬530e混動模式下最小能耗為72MPGe ,等效百公裡油耗 3.26L ,在純燃油模式下油耗為28MPG,即百公裡油耗 8.4L 。假設兩款車均行駛100公裡,沃蘭達增程式純電跑50公裡後,內燃機介入,前50公裡等效油耗為1.2L,後50公裡內燃機和電機同時工作,油耗為4.37L,也就是百公裡等效油耗為5.77L,而寶馬530e可以一直保持混動模式,也就是等效百公裡油耗3.26L,可以看出插電式混動的能耗要低於增程式電動。
選車偵探觀點:增程式電動車雖然使用小內燃機,但是由於匹配單速變速箱,內燃機轉速較高,加上內燃機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中能量有所損失,多了一層能量損耗的流程,整體來看效率一般,隨著純電動電池容量的增加,作為過渡方案的增程式在海外市場被逐漸淘汰。那麼你覺得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哪種是更好的解決方案,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