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徐思佳 編輯/孫濤
2018年的聖誕節,韓金龍(ID:大司馬)臨時起意,開了三個小時的車從蕪湖的家開到南京的「真皮網咖」。晚上七點,正是晚餐時間,各色工裝的外賣小哥聚在門口,巴望著網吧裡熱火朝天,不舍離開屏幕的青年們。
深咖色的羽絨服,單調的休閒褲,一身普通裝扮的大司馬還沒進大門,網咖就沸騰了,青年們紛紛扔下手裡的滑鼠,退出遊戲,掏出手機圍在門口,等著合影。
不用介紹,大家都認出了這個坐擁1700萬粉絲的主播——在這裡,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網吧的「老闆」。
昔日逃學的少年:抓住就被「毒打」一頓的破舊網吧卻是「天堂」
網吧裡的一切,都有大司馬的影子。
整個網吧,最顯眼的就是門口那面用大司馬直播的流行語拼成的口號牆;包間是用他曾經生活的地方命名的;每個包間的門上都掛著他的卡通漫畫像,甚至包括衛生間;天花板上的Led屏裡循環播放著網友給他改編的歌詞《雙皮棍》,「中山橋的濃霧瀰漫,橋下是遊戲館,店裡面的愣頭青白銀有三段。」
一進店,大司馬就繞到了角落裡的水吧、後廚。中學讀完就出來闖蕩的大司馬當過網管、幫廚,這些瑣碎的工作內容對他來說,很熟悉。
從小學開始,大司馬就時常逃課去網吧、遊戲廳,「街霸、 網遊但凡市面上有的遊戲,我基本都玩過。父母總去網吧抓我,抓到就是一頓'毒打'。」儘管伴著被打的苦痛,但在他的記憶裡,「網吧就是天堂,有遊戲打,有泡麵吃就開心得不行。」
「那個時候的網吧,都是大屁股的顯示器,一個房間也就20臺機器,簡陋得不行。任何時候,網吧都坐滿了人,趕上節假日的晚上,去晚了,你就只有在門口排隊的份兒。」
沒考上高中的大司馬,讀的是個技校,學校裡的課他一點兒也提不起興致,得了空就往網吧跑,技校還沒畢業,他就跑出來打工。那時的他,第一個能想到的「好工作」,就是網管,「能上網,不花錢,還能賺錢。」
「網管、收銀、工廠、餐飲服務生,基本上這些零零碎碎的工作我都做過,吃虧吃習慣了,就變成了'鐵羅漢』。」 大司馬說,「我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家裡從來不給我一分錢,所有的衣食住行全得靠自己。我去面試工作,人家看我沒有一點經驗,像'鬼屎』一樣就沒要,就去做了服務生,每天都過的很辛苦,工資抽個煙,吃個飯就沒有了,上班都要靠步行,一走就是好幾站地,路費省下來能多上兩小時網。」
「老大不小了,沒個正經工作,你就不想想以後嗎?」身邊的人常常會在他耳邊質疑著他的「活法」。這些刺耳的話驚醒了大司馬,「論學習,我是不行了。我就想著遊戲,這個東西究竟能不能成一個正道,這樣我就能一個立足之地,有一個養活自己的職業。」
在看到別人做視頻解說時,他來了靈感,開始嘗試在業餘時間做視頻教程,「如果自己也能做的話,也算有了事業,步入正軌了吧?」因為不會視頻剪輯,他就在網上搜了搜教程,照著步驟自學剪輯,簡單拼剪一下就上傳了。
率「網吧隊」爆冷擊敗豪門OMG:破舊的房間是電競夢最初的模樣
大司馬的ID來源於《真三國》,早期,他是這款遊戲裡名氣不小的「大神玩家」,因為喜歡玩司馬懿,他就給人物起名就叫「小司馬」,後來年紀漸長就改成了「大司馬」。
大司馬在南京的「真皮網咖」,正中間就是被隔開的對戰區,紅藍兩色的兩排電競椅相對而設,玻璃房裡還有專業的解說、轉播設備。兩周前,這裡才剛剛舉辦了南京市的一個高校校際電競比賽。二十公裡外的江寧區,就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南廣學院,2017年,那裡開設了中國第一個電競本科專業,藝術與科技(電子競技分析方向)。
這個專業的學生學的第一門電競專業課叫《電子競技概論》,大司馬還是這門專業課程教材的編審。
網吧裡,一個暫時閒置的包間叫「訓練室」,30平米的屋子裡掛著兩臺大彩電還有五個獨立的卡位,無論隔音、布置還是硬體設施都是整個網吧裡最高端的,在他的設想裡,未來這裡可以供職業戰隊訓練、備戰使用,「我希望能有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戰隊」。
大司馬的心裡,那個最初的電競夢從未熄滅過。
從S1賽季開始,大司馬開始接觸英雄聯盟。憑藉著在《真三國》時期積攢下的經驗,他打到了電一艾歐尼亞的第八名,在S3的時候,更是用打野螳螂打上國服第九名,在視頻作者小漠的國服第一系列裡,大司馬被稱為「國服第一螳螂」。
大司馬在遊戲圈也漸漸有了名氣,有朋友和資方提議組一支LOL戰隊,邀請大司馬擔當教練。起初由於戰隊沒有名氣,大司馬只能在排位時物色隊友,「發現不錯的就私聊問問,但很多人不願意來完全招不到我想要的人選,隊員被換了一批又一批。」
由於戰隊缺乏替補隊員,身為教練的他還得作為替補隊員參加比賽。大司馬在管理和BP上都很有自己的風格,剛改積分制時,為了激勵隊員,他還立下了一個特別的隊規:隊員如果在一個月之內打不到最強王者的前幾名,就要被勸離隊。
就是這樣一支「半業餘」的CC戰隊在G聯賽2013賽季的預選賽中聲名大噪,一舉擊敗了極其強勢的豪門OMG戰隊,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話題。
在那個電競是屬於「富二代的遊戲」時代裡,組職業戰隊是項燒錢的投資。好景不長,原本抱著打進職業聯賽的CC戰隊因為缺少資金解散,隊員轉會,教練大司馬也「失業」了。
「十年王者無人識 一朝瓜皮天下知」
戰隊解散後,陷入低谷的大司馬做起了直播。他在火車站旁租了個小單間,屋子的朝向不好,光線很差。他特意買了個立式的燈,直播的時候必須開著才夠亮。書桌是老式木製的,樣式很久,高度不夠他就在四個角上墊了幾本書。
窗外時常傳來火車的轟鳴聲,透過耳麥,直播間的那端也聽得一清二楚。老粉絲們都調侃,「大象又在叫了,老馬你其實是動物園飼養員吧?」
剛起步時,大司馬始終堅持"用心製作,良心教學"的教學風格,從開始的思路分析,到兵線處理,對支援時機的分析,特別是那個對各個上單英雄的模擬對線操作,大司馬在遊戲中都會認真講解,但每個視頻的點擊量仍然慘澹。
在某次英雄聯盟盒子首頁上,小漠國服第一系列有一千萬點擊,小智七百多萬,小蒼、miss等人的點擊量也輕鬆破百萬,而那個時候大司馬的視頻,僅僅只有7.8萬點擊量。
大司馬還開了個淘寶店賣外設,幾乎是他主要的收入來源,生意不好的時候,他在直播裡辛酸地打著廣告,「我快堅持不下去了,現在我的淘寶店銷量,一天也就幾個,收入勉強夠交一交水電費的,還想看到我的,大家就去我的淘寶店買點東西吧!」
在那段最窘迫的時間裡,他付不起房租、被迫戒掉了煙、甚至連三餐都得酌情吃些便宜的夥食,吃飯就用一口老式的搪瓷缸,後來被網友戲稱為「司馬缸」。
「一開始,直播打遊戲我基本不太願意講話,房間就幾千個人。我後來才發現,你要把它搬到熒幕前展示給觀眾的時候,就必須得表現一些東西,有自己的風格。」2016年,轉換風格後的大司馬一下子聚攬了超高的人氣。「十年王者無人識,一招瓜皮天下知。說實話,我就是一手皮,別的就沒了。」
「走位走位」、「回首掏」、「頭皮發麻」、「手裡幹」,這些直播裡的口頭禪都被傳成了圈子裡的流行語。
現在日子過得好了,光是一天的打賞禮物就有上萬元,大司馬還是留在那個租來的老房子裡直播,背景牆上掛著的「金牌講師」牌匾一直沒換。他還組建了自己的工會和戰隊,招募隊員、主播,也時常被邀請錄製各種節目、講座,但他說的最多的卻是,「年輕人還是別像我走那麼多彎路,應該學點本事,如果可以我想去學計算機方面的專業,製作遊戲或者視頻。」
網吧的「網紅時代」:「合伙人」打賞了幾十萬
真皮網吧的合伙人是大司馬的鐵桿粉絲潮法官和老張,他們之間的相識是從「超級火箭」開始的。這裡的超級火箭,不是什麼飛行器而是這個直播平臺的虛擬禮物中最昂貴的一種,一個超級火箭,要2000個魚翅,約合人民幣3000塊錢。
每隔一段時間,潮法官和老張就會在大司馬的直播間裡「刷火箭」,有時一連就是兩三個,在粉絲總貢獻榜裡,潮法官和老張排在第一和第四名。
「這兩年,也打賞了幾十萬了吧,幸虧我是給老馬刷的,要是給個女主播刷,人家可能以為我有什麼別的企圖了。」30歲的老張在南京從事金融工作,和大司馬同齡的他始終覺得,老馬就像是身邊的一個朋友,「挺接地氣的,說話還帶很多著方言和自己的梗,有點傻但挺有趣的。以前我不看直播的時候不理解那些刷禮物的人,但是你真正喜歡一個人,就像談戀愛一樣,你就願意給他花錢。
之所以起名叫潮法官,是因為他是法學博士,曾是湖南某高校的老師,後來到了投資機構工作。作為大司馬最忠實、花錢最多的鐵粉,潮法官在大司馬的粉絲群中很有號召力,在同個直播平臺裡,潮法官也有近萬名粉絲。
2017年3月17日,大司馬30歲的生日。在當天的直播裡,他戴著生日帽,吹滅了蛋糕上的蠟燭,悄悄地許下了自己的生日願望:「希望我身體健康,以後以後開一個大司馬真皮網咖。」
「可能是種情懷,總想著之前的夢想,有個網吧上網就高興得不行,我記得我在直播的時候,跟大家閒聊,一聊到網吧的話題,彈幕裡就有好多感同身受的人,慢慢地想開網吧的決心就更足了。」大司馬回憶。
生活在長沙潮法官和南京的老張很快就大司馬達成了共識,在網吧的定位上,三個人一拍即合,「藉助大司馬的IP,做成有定位的『網紅'店」。
水吧裡最火的飲品叫「翻皮水」、裝蓋飯的是大司馬直播時吃飯的同款「司馬缸」……大司馬說:「現在髒亂差的網吧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大家更崇尚網吧+電競、網吧+咖啡廳的新型模式。我希望來我這裡上網的粉絲能找到我當時在網吧裡的那種幸福的感覺,找到歸屬感。」
2017年10月,大司馬的第一家網吧在長沙開業,因為這間網吧,大司馬的直播裡也多了不少段子,有次,一個粉絲在大司馬的網吧開了個包廂連續玩了一星期,吃住都在店裡。店裡的網管沒轍索性撥通了大司馬的電話,大司馬直接在電話裡「教育」起粉絲來,「小夥子,你怎麼在我網吧上網不下機啊?要注意休息啊!」末了,大司馬還調侃了一句「不要偷我滑鼠墊好不好?」「偷滑鼠墊」,就這樣成為了粉絲和大司馬互動的一個梗。
如今,這個不願下網的網癮小夥已經成了網吧裡的廚師。合伙人老張說,開業初期店裡不少工作人員都是慕名而來應聘的粉絲,甚至還有正在讀大學的高考狀元來兼職。
「日復一日在這間房,嶄新的屏幕和泛黃的牆,在角落真皮沙發司馬缸,我想去星辰大海的方向。」幾個月前,大司馬跨界出了一首單曲,歌詞裡寫的都是自己的經歷,整首歌的MV取景全都在他的網吧裡,鏡頭有開業時粉絲排起的長隊,也有他在現場和粉絲對戰、解說比賽。
除了大司馬,「國服第一德萊文」文森特;WE老將微笑、草莓、若風;主播小漠、小智等也都開起了自己的網吧,更有周杰倫豪擲1800萬元在深圳打造「史上最高端」的網吧。這些圈內人紛紛開設網吧,在延續自己的電競情懷的同時也延伸了自己的IP。
1996年5月,一家名字叫「威蓋特」的網吧在上海開業,中國第一次出現網吧的身影。中國網吧二十餘年,經歷了從萌芽到火遍全國,從髒亂差到被嚴管嚴控。如今,隨著電競賽事的火熱,未來網咖的轉型也出現了更多的可能。
在這些名人、明星的帶動下,一個屬於網吧的「網紅時代」正悄然走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