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時,只需要「愛你」這一個理由;婚姻走到盡頭時,離婚的理由可能有一萬個。
我的一位朋友H,畢業後回老家,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在談婚論嫁的年紀時,接受了學歷比她低的同事的追求,交往半年左右就結了婚。婚後,H很快就有了孩子,為了全心照顧孩子,她忍痛辭掉了工作,只為好好經營那個家。
也許是生活壓力太大,H的老公在她辭職後,對她的態度與婚前判若兩人,有時候,為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除了責罵,竟然還對她動粗。H很能忍,明知道,男人動粗,有了第一次,就還會第二次、第三次……可每次,只要對方認個錯,做個保證,她也就相信了他。

H想方設法利用空閒時間創收,她嘗試過微商、學過投資,可她的這些努力,在老公的眼裡,卻成了「亂花錢」。H曾想著等女兒上幼兒園後就重回職場,可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在女兒剛上幼兒園那年,她又懷上了小寶。小寶順利降生,是個可愛的男孩,原本以為,兒女雙全的一家四口,會比從前多些熱鬧和快樂,可萬萬沒想到的是,H的丈夫,絲毫體會不到她照顧兩個孩子的艱辛,一個不如意,就拿她撒氣。
前段時間,忽然看到H的老公發了一條朋友圈,宣告他離婚。令人難過的是,他沒有檢討自己在婚姻過程中的過錯,卻說了很多H的壞話,配圖中的補充離婚協議,更是會讓不知內情的人以為,離婚的過錯全在H。
H對前夫那「狠絕」的不留情面,沒有半分辯解。
不論H有多大的過錯,她也是死裡逃生為他生了兩個孩子的人,就算夫妻緣分已盡,好聚好散就那麼難嗎?就算夫妻間半點情分都不剩,怎麼一點都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在朋友圈公開朝孩子的媽媽身上潑髒水,別人怎麼看待兩個孩子?

對比H的遭遇,古人「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和離,是多麼寬容和充滿智慧。
兩個人既然沒辦法共同生活,愉快地分開,對雙方都是好事一件。尤其是有孩子的夫妻,孩子最無辜。對孩子來講,沒有了完整的家庭,已經是一種傷害,父母如果相互詆毀,對孩子的傷害,更是雪上加霜。
不由得讓我想起《我的爸爸叫焦尼》這冊繪本來。
小男孩狄姆隨媽媽搬到了另一座城市後,很想念爸爸。
爸爸與狄姆見面的這天,狄姆異常開心。
狄姆恨不得自己生活在這座小城的每個人,都知道爸爸的名字:買熱狗的時候,狄姆開心地告訴熱狗店的阿姨,「我的爸爸叫焦尼」;進電影院時,狄姆興奮地告訴檢票的伯伯,「我和爸爸一起看電影」;在店裡吃比薩餅的時候,狄姆開心地告訴同住一座公寓樓的店員哥哥,「我和爸爸在一起,他叫焦尼」;圖書館借書的時候,狄姆高興地告訴庫妮拉,「我和爸爸一起來的,他叫焦尼」;在站臺揮手送爸爸時,狄姆熱情地告訴站臺工作人員,「我在送爸爸呢,我的爸爸叫焦尼」。
狄姆的爸爸也很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鐘,火車快要開啟時,他抓住最後的兩三分鐘,抱著狄姆上火車,把他介紹給同一個車廂的乘客,「這孩子,是我的兒子,最好的兒子,他叫狄姆」。
雖然看到狄姆父子分離的畫面,有點心疼,但整個故事,除了遺憾,我們還可以從裡面體會到狄姆爸爸媽媽對他深沉的愛。
大人之間的婚姻雖然破裂了,但在孩子面前,他們給了對方足夠的尊重,在孩子的眼裡,爸爸和媽媽,依然是自己心中最好的。
感情的世界,沒有對錯。如果愛,請深愛;如果無法繼續一起生活下去,請灑脫放手,既然愛過,就不要再添恨意!